鹿寮坑賞桐 內灣賞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二月底報名了四月底的賞桐賞螢團,
但看網路消息,
今年少雨桐花好像開得不太多,
連螢火蟲好像數量也變少。
不過能夠出遊就開心。
出發的時間是中午,
我們提早到高鐵站,
趕上台中捷運試營運的最後一天,
搭到文心森林公園站再返回高鐵站。


raw-image
raw-image

鹿寮坑

鹿寮坑桐花步道對中部人來說,
應該算蠻陌生的。
領隊在車上先做了簡單的解說,
還特別強調有別於觀光熱點賞桐,
這條步道是比較原始自然。
車子走國道1號在新竹系統出口下交流道,
接國道3號在竹林出口下交流道,
往竹東方向前進後來轉進五和街,
道路前段是工業區,
沿途有不少工業廠房,
左側就是鹿寮坑溪。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鹿寮坑溪是頭前溪北一支細流,
客家人稱大山谷為「坑」小山谷為「窩」,
早期因山谷常有許多野鹿,
吸引原住民來此狩獵建寮,
故得名「鹿寮坑」。
遊覽車停在華龍村社區活動中心前的廣場,
我們一下車就有熱心的村民來打招呼。
這裡65歲以上人口比例高,
原來方圓500公尺內無公車路線經過,
2019年5月1日快捷6號公車由內灣發車,
開往竹東火車站的班次,
特別繞行至芎林鄉華龍村。
站牌就在石爺石娘廟旁。


raw-image

辦過婚禮的巨石


團員們排隊和石爺石娘拍照,
因為祂們唯一舉辦過「婚禮」的一對石爺石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原是鹿寮坑溪溪岸兩塊相依的巨石,
2001年納莉風災時,
這兩塊巨石被洪水沖至下游十幾公尺處,
並且分散為兩處。
2003年初華龍村民擲筊,
為石爺、石娘安排成親,
將重八點四公噸的石爺、
四公噸的石娘吊上岸,
分乘以花朵裝飾的大花轎遶境。
村民敲鑼打鼓,
出動媽祖、城隍爺出巡證婚,
也安排牛車、花鼓、龍隊、獅隊、八音與花童陣助興,
讓石爺與石娘在數百歲的老茄苳樹前合影,
再安座在村內土地公廟邊。
土地公廟前的棚亭,
掛滿各及父母官贈送的匾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賞桐步道

社區活動中心的廣場入口,
立有兩隻可愛的梅花鹿雕塑造景,
做為鹿寮坑的地景意像。

raw-image
raw-image

集合後領隊帶大家過馬路,
走親水公園旁的桐花步道。
是鹿寮坑地區最容易親近的一條桐花步道。
步道繞著山腰而行平緩好走,
路面大多為泥土、石塊,
屬於自然原始的步道,
沿途頗多油桐樹,
約二十分鐘即可走至終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接上產業道路下坡就是五和街。
產業道路和五和街交會處,
就是台星科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
沿著五和街走回活動中心。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骨董車夢工廠

石爺石娘廟附近,
看見堆放著大量汽車模具,
愛車的聰頭馬上被吸引,
直說這些都是骨董車零件模具。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但是工廠並不開放參觀,
上網搜尋資料,
真的是高手在民間,
這家合擎公司以復刻骨董車揚名世界,
被稱為骨董車夢工廠。

raw-image

九丁榕神木 茄苳神木

續沿著五和路上行約三百公尺,
過龍安橋後右轉先看到段木香菇招牌,
前行不遠即可看見九丁榕神木的指標。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神木不在大馬路邊是在小溪的另一端,
沿路可見用石頭砌成的駁坎,
鹿寮坑因礫石層地質山造就「石駁」地景,
早期社區都以疊石構築梯田、水道、水井等。
必須穿過香菇農場主人所搭建的涼亭兼橋樑。
走過小徑來到300多歲的九丁榕神木,
樹下方有一座石板建構的石棚伯公廟,
「廟不在大,心誠則靈」,
香菇農場主人田先生,
為了保護九丁榕神木,
買下其周圍的土地。
老樹上附生了許多植物,
這些植物和平共存,
並發展成為很多蛙類、昆蟲的樂園。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鹿寮坑還有三元宮、鍾家伙房、田屋炭窯等景點,
但在集合時間前徒步來回不夠時間,
於是我們決定往下走到茄苳巨樹。
茄苳巨樹在鹿寮坑驛站旁的伯公廟後方,
樹高20公尺,胸徑2公尺,樹圍6公尺,
樹冠幅達150平方公尺,
推測樹齡約300年以上,
是新竹縣最大的一棵茄苳巨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內灣戲院

搭上車往內灣老街,
先讓團員自由活動吃晚餐,
18:00集合由導覽人員帶隊賞螢。
今天我們想找個可以地方久留,
決定到「內灣戲院」看電影吃晚餐。


raw-image
raw-image


尖石山區盛產林木及礦產,
而內灣進出尖石山區的最主要道路,
因此於 50 年代曾帶來許多的人潮,
隨著林業及礦業的產業沒落,
內灣的盛況也由嘈雜歸於平靜。
內灣戲院是內灣老街地標,
是地方仕紳楊盛泉先生在1950年籌建,
楊先生經營林場和製做樟腦,
內灣戲院的前身為「山場」的「料坪」,
即是當時放置林木材料的場地,
為體恤工人的休閒需要,
規劃建造成木造二層樓日式風格的戲院。

raw-image


建築主柱以清水紅磚砌成,
再以砂漿粉光,
屋架則是採日式大跨距木造組合工法完成,
以當時極為奢侈的建材「板材」構成牆面,
屋頂板、門窗、欄杆…等裝飾更花費不貲,
屋頂再覆蓋日式文化黑瓦,
整體景觀又以木造閣樓最迷人。
戲院內部為因應多功能使用狀況,
舞台也設計得特別深,
後來因演出歌舞表演而名噪一時。
為台灣保存最好的古老木造戲院,
電影「春秋茶室」、「多桑」都曾到此拍攝取景。
1981年戲院隨著礦業沒落而關閉,
曾經閒置了有約20年的時間。
20年前開始轉型觀光時,
由餐廳業者租用,
打造成充滿古早味的客家菜餐廳。


raw-image
raw-image


門口的柑仔店,
櫃檯上放置著金柑糖、陀螺、芒果乾、
大豬公、黑人牙膏糖、抽牌和戳洞換獎品,
全都是我們小時候的最愛。

raw-image


四周牆上貼滿民國四○至五○年代的電影海報,
還可看到古老放映電影機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連桌椅都利用古早裁縫機的當支架,
營造濃濃的古早風情。
經營餐廳美食也是重點,
評語是可口美味,
建議多人一起造訪,
才能多點幾道菜餚,
才不會有遺珠之憾。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內灣南窩賞螢

集合地點在內灣車站前,
先到四周走走晃晃。
來了內灣老街好幾次,
卻是第一次走上內灣吊橋。
內灣吊橋橫跨油羅溪的,
早年是連接內灣老街,
與對岸南坪地區最重要的交通要道,
是人車都可通行的。
隨著內灣大橋完工,
堅固且提供雙線道的內灣大橋,
成為最重要的橫跨油羅溪交通要道,
內灣吊橋則成為當地重要的觀光元素。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內灣賞螢大家都想到東窩,
但常常是遊客比螢火蟲多,
今天當地達人帶路,
我們要往南窩去。
走過內灣大橋接南坪古道,
我們往右轉繼續前進。
去年我們跟團走過南坪和馬胎登山步道,
所以對這裡還有印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導覽員用客家童謠開場:
「火焰蟲,唧唧蟲,
楊梅樹下吊燈籠,
燈籠光,照四方,
燈籠暗,跌落崁,
崁下一枚針,
拈來送觀音,
觀音面前一頭禾,
割到一擔又一籮,
分了你來ㄧㄞˊ又無。」

客家人稱螢火蟲為「火焰蟲」,
台語則稱「火金姑」。


raw-image

然後介紹螢火蟲的成長歷程:
螢火蟲會發光,
是因為在它們腹部末端的細胞中,
含有一種螢光素,
這種螢光素一旦與氧氣接觸,
就會產生發光酵素作用,
然後引起一連串生化反應,
而閃光只是生化反應之後的副產品。
如同海報標語:
「發光是為了遇見隊的牠」,
螢火蟲發功主要是為了繁衍下一代。
平常看到亮晶晶在飛的,
是雄蟲尾部有兩截發光器;
雌蟲體型較大,
多停留在草叢裡等,
尾部只有一個發光器。
螢火蟲壽命約在3-7天,
成蟲找配偶在交配後的1-2天,
公螢火蟲會先死亡;
母螢火蟲產卵後,
約1-2天也會死去。
都未交配的成蟲也會在約一週後死亡,
因為成蟲口器退化無法進食。
螢火蟲只有一個世代,
都是孤兒自立自強。
卵孵化後,
幼蟲以螺貝類、蛞蝓等軟體動物為主食,
用尖銳的口器和長而有力的大顎,
刺進蝸牛的腹足,
分泌消化液將貝肉分解成糜狀吸食,
繼續成長、蛻皮,
最後化蛹入土,
再蛻變為成蟲。


raw-image

天色開始轉暗了,
導覽員帶大家繼續往上走,
開始有螢火蟲出現,
團員們興奮得開始嘰嘰喳喳,
只用手機是很難拍下螢火蟲蹤跡,
聰頭帶的腳架忘記帶下車,
只能路邊找石塊墊高相機克難拍。
今年看到螢火蟲數量感覺是變少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導覽員準備了捕蟲網和觀察罐,
抓了幾隻螢火蟲讓大家觀察,
想起小時候課本讀過車胤囊螢照書,
刻苦讀書的勵志故事,
可以確定是荒唐不可信。
賞螢活動結束上車返程,
焰火蟲,再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2會員
355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3/08/30
2023/08/08 北埔冷泉 北埔老街覓食 馬武督探索森林
Thumbnail
2023/08/30
2023/08/08 北埔冷泉 北埔老街覓食 馬武督探索森林
Thumbnail
2022/10/31
2022/09/30 桃園虎頭山公園 軌道願景館 77藝文町 源鮮智慧農場
Thumbnail
2022/10/31
2022/09/30 桃園虎頭山公園 軌道願景館 77藝文町 源鮮智慧農場
Thumbnail
2022/08/16
2022/08/04勝興車站→開天隧道→魚藤坪鐵橋→龍騰斷橋南段→內社川鐵橋→鯉魚潭鋸齒堰
Thumbnail
2022/08/16
2022/08/04勝興車站→開天隧道→魚藤坪鐵橋→龍騰斷橋南段→內社川鐵橋→鯉魚潭鋸齒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過了「立秋」是艷紅鹿子百合開花季節,幾天前在網路上看到山友貼出大溪白石山開花的盛況,今天決定到平溪嶺腳村靈巖寺看看,這裡是欣賞「艷紅鹿子百合」最親民的路線,不論登山、健行、騎車或開車都很容易到達!
Thumbnail
過了「立秋」是艷紅鹿子百合開花季節,幾天前在網路上看到山友貼出大溪白石山開花的盛況,今天決定到平溪嶺腳村靈巖寺看看,這裡是欣賞「艷紅鹿子百合」最親民的路線,不論登山、健行、騎車或開車都很容易到達!
Thumbnail
小粗坑古道,原本是日治時期桃園龍潭運送物資至新竹關西的牛車道,如今已成為賞桐勝地 每年四五月份桐花綻放時節,遊客們都會湧向這個美麗的景點,一探這片充滿詩意的綠意世界。 五月桐花盛開,如同大雪飄落一般美麗,俗稱「五月雪」
Thumbnail
小粗坑古道,原本是日治時期桃園龍潭運送物資至新竹關西的牛車道,如今已成為賞桐勝地 每年四五月份桐花綻放時節,遊客們都會湧向這個美麗的景點,一探這片充滿詩意的綠意世界。 五月桐花盛開,如同大雪飄落一般美麗,俗稱「五月雪」
Thumbnail
第一天先來個輕鬆金黃色賞景之旅,到銀杏森林看滿頭金黃色葉海,順撿幾個基點>原來茶園裡的小山頭居然是溪頭四姝(金柑樹山、鳳凰山、樟空崙山、鹿堀山)之一,發現隔天走過金柑樹山我好像就算是訪過四姝了。雖然銀杏們沒有黃很滿,但忽而煙嵐瀰漫著茶園或霧氣籠罩著森林,短時間變幻莫測就是他的美。
Thumbnail
第一天先來個輕鬆金黃色賞景之旅,到銀杏森林看滿頭金黃色葉海,順撿幾個基點>原來茶園裡的小山頭居然是溪頭四姝(金柑樹山、鳳凰山、樟空崙山、鹿堀山)之一,發現隔天走過金柑樹山我好像就算是訪過四姝了。雖然銀杏們沒有黃很滿,但忽而煙嵐瀰漫著茶園或霧氣籠罩著森林,短時間變幻莫測就是他的美。
Thumbnail
看蕭郎記錄是聯合艦隊新整理好的路線,想說趁路跡新鮮來走一下,結論就是:嗯~前面和後面都要踢長長的產業道路。玉京山東峰和主峰就分別在大羅上仙府後左右側,根本和左右護法一樣。皇帝殿東峰岩稜上人潮眾多,拍個照都要排隊很久。石壁尾尖的路線雖新整理過,但冷門路線又沒基石少人走,可能不久路就會被草木淹沒。
Thumbnail
看蕭郎記錄是聯合艦隊新整理好的路線,想說趁路跡新鮮來走一下,結論就是:嗯~前面和後面都要踢長長的產業道路。玉京山東峰和主峰就分別在大羅上仙府後左右側,根本和左右護法一樣。皇帝殿東峰岩稜上人潮眾多,拍個照都要排隊很久。石壁尾尖的路線雖新整理過,但冷門路線又沒基石少人走,可能不久路就會被草木淹沒。
Thumbnail
2021/12/28 桃園大溪落羽松大道 大溪通議第 花鹿秘境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Thumbnail
2021/12/28 桃園大溪落羽松大道 大溪通議第 花鹿秘境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