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郊山]銀杏森林...霧中看金黃扇葉訪美女(溪頭四姝)

[南投郊山]銀杏森林...霧中看金黃扇葉訪美女(溪頭四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活動時間:2022.10.29

天氣:山谷中雲霧迷漫,仙氣逼人

參加隊伍:福氣美滿登山社

路線行程:台北(專車)南投→水桶寮林道→羊灣巷→樟空崙山→貓冬望山→大崙頭山→銀杏森林步道→樟仔林林道(快活林)→出杉林溪公路(O行)

秋天是轉成金黃色銀杏樹擅場的時節,在南投的銀杏森林是欣賞銀杏的勝地,想想我也沒有專門去賞銀杏過,這次就跟著福氣隊伍到南投溪頭附近去走走,第一天輕鬆的金黃色賞景之旅,順便摸摸茶園裡的幾個基點,第二天則走金柑樹山出杉林溪。

溪頭四姝:在溪頭風景區中,金柑樹山、鳳凰山及樟空崙山以三角之姿,盤踞溪頭南、北、西各一角,因此有溪頭三珠的美名,後來岳界又加入杉林溪的鹿屈山(就是水漾森林附近那個),美其名為溪頭四姝。咦?什麼時候又跑出溪頭四姝的集點活動啊!(小有集點癖,只是很不強求)看了一下四姝名單,欸~這樣我第一天撿了樟空崙山,第二天摸完金柑樹山,我的四位溪頭美女就都拜訪過了耶!(又是很敷衍的完成集點)

鹿谷賞銀杏

車子行駛在投95的杉林溪公路,隨著車子在山路上轉彎,才發現這條路上的彎,都是以動物命名,轉彎處也會放置那個動物的大立牌。

11:51 行駛到羊彎附近(午餐剛剛在車上吃便當),轉彎處下車,此處看到很多茶園和農場的廣告牌,有兩條叉路,一條大條的柏油路,小車可以駛入,就是通往著名的銀杏森林,另一條小路門口有柵門,是台大實驗林的林道,可以步行,車子就僅限申請的公務車或林農用車通行。

銀杏森林馬路口

銀杏森林馬路口

大家整裝後就出發走柏油路進去,在銀杏觀光旺季,這條柏油路上有不少車子在行駛(九人座的接駁車也有),所以走在路上要時常路況注意閃避車子。說是柏油路,也是有著林道之名的,一樣屬於台大的實驗林:水桶寮林道。

水桶寮林道

水桶寮林道

12:02 不知道是否秋冬時節,這一區的地勢午後就是比較容易起霧,道路兩側多是竹林。經過水桶寮林道0.5K。

raw-image

若不是車子多時有車煙,在深幽的竹林中散步,雖然有霧看不到什麼景,吸吐之間都覺得是充滿了綠色的氣體。

raw-image

12:17 沿途就是一直可以看到各家農場或茶園的廣告牌子,路旁也會有商家自製的路況警告標語,這個急下坡腳踏車注意的圖案也蠻可愛。

raw-image

路旁的山坡地由竹林轉成茶園風景,一列列的茶樹,順著山坡的坡度起伏排列。

raw-image

樟空崙山

12:34 走到農場、茶園、商家聚集之處,也是主要的觀光區域,算起來從入口步行進來大概30分鐘。在轉彎處的春景農場掛牌旁有階梯,由此上去是樟空崙山。

樟空崙山入口

樟空崙山入口

爬上水泥階梯後接土路,很清楚一條路,路旁是茶園和園中種植幾棵銀杏樹。只是山頂方向現在被霧氣籠罩。

raw-image

12:48 穿過一片孟宗竹林後,看到基地台塔和一塊空地,就是樟空崙山。
樟空崙山,H1520M,三等三角點(No.4200)。相較其他三位美女(鳳凰山、金柑樹山、鹿屈山)需要耗費一番體力,樟空崙山則是簡單就可以拜訪的。

樟空崙山-溪頭四姝之一

樟空崙山-溪頭四姝之一

樟空崙山晴天的時候展望應該不錯,剛好雲霧散開些,露出對面的稜線,拍完照沒多久,又全部害羞的掩面躲起來了。

raw-image

走原路下山,接近水泥階梯時,農家種植的野牡丹大盛開,在白霧中的滿樹紫色花朵更是顯眼而亮麗。

raw-image

13:11 階梯下來是三叉路口,除了我們進來時的路外,右轉往銀杏森林(道路旁停了整排車輛)左側路口則有一處觀景台。往銀杏森林去就是了,我們今天另一個目標是賞銀杏哩!由於此時遊客多,路旁不少商家有販售飲料、點心、咖啡簡餐或一些水果農產品等。經過恐龍小火鍋店,怎麼都是暴龍啊~

恐龍小火鍋-我取的名字啦

恐龍小火鍋-我取的名字啦

貓冬望山

13:12 走一小段馬路,看到右側有木頭扶手階梯,前往大崙山觀光茶園

大崙頭觀景步道入口

大崙頭觀景步道入口

大崙山觀景步道,木頭鋪設的棧道,就穿越整片茶園,像切西瓜一樣,往上直剖。

raw-image

13:17 上來到稜線叉路口,右轉去觀景台(貓冬望山),左轉去武岫農園,先去觀景台,再回來往武岫農園。

raw-image

觀景台涼亭,位於這一片茶園的高處,旁邊還有步道繼續走到盡頭是觀景平台。

raw-image

這裡有一顆貓冬望山基石,別漏掉了。基石位於觀景台涼亭的腳邊,在木棧步道圍籬外,不是很起眼,如果不是要撿基點的人,大概走著步道就路過沒注意到。

觀景台涼亭-底下有基石

觀景台涼亭-底下有基石

貓冬望山,H1527M,山字水泥柱。

貓冬望山,山字水泥柱

貓冬望山,山字水泥柱

從涼亭繼續走步道至終點有一處觀景平台,欣賞整面茶園山坡。觀景平台前放置有視野開闊時的展望圖與介紹(名間,二水),但是此時反正白霧一片,就此作罷。

raw-image

走至底部觀景平台可以看到剛剛走去的樟空崙山,原來這麼尖!此處特色似乎是忽然雲來忽然霧散,轉眼間山谷雲霧翻湧的變化。

眺望樟空崙山

眺望樟空崙山

另一面解說牌則寫著大崙山開發史,我摘要如下:大崙山在民國74年以前都是種植孟宗竹,當時主管機關考量竹農運輸竹材及竹筍的困難,爭取經費逐年開通產業道路,79年連接至杉林溪公路的羊彎。且70年代末期孟宗竹受病害嚴重,農民只好伐除病害的竹林改種茶樹。80年縣政府基於水土保持,爭取農委會編列預算,進行種植造林樹種,執行混農、林業造林計畫。

raw-image

13:32 離開觀景涼亭往回走,順著茶園稜線走,經過剛剛的叉路口繼續往前,路邊一個好像寫著台大的基石。

台大基石

台大基石

走在這片茶園中,偶爾會看到白白黃黃的小花自整片綠色茶葉中冒出頭,是茶花啊~

raw-image

13:38 自步道下來至馬路,沿途有蜜蘋果等等農產品或茶飲販售攤位,老闆都會熱情的讓過路遊客試吃,蜜蘋果切開也是有含蜜心,喜歡就可以購買,嫌太重還可以寄物回來再取哩!

raw-image

繼續往前走在馬路上,抬頭看見正在進行辛勤的採茶工作,手採的喔!

採茶現場

採茶現場

大崙頭山

13:46 來到靠近武岫農圃旁的溫室和鐵皮屋,借道從旁邊水泥階梯進入,因為基點在鐵皮屋後方。

大崙頭山入口

大崙頭山入口

經過白鐵大水塔,進入私人茶園後請小心避開茶樹,在大水塔後的茶園中有著基石。
大崙頭山,H1480M,總督府圖根補點,基石位於私人茶園中。

大崙頭山,H1480M

大崙頭山,H1480M

銀杏步道

出來到馬路往前幾步,就是武岫農圃種植的銀杏步道,其實很短,可以繞一圈從農圃後方出來,這一區的銀杏樹都是種在茶園中或茶園旁,不知是否就是解說牌提到的造林種植獎勵。步道是鋪設好的木棧道,不過銀杏枝葉生長得有些紛亂,大家還是爭相和金黃的葉子合拍照。

銀杏步道

銀杏步道

除了金黃銀杏葉之外,茶園中也會有其他花色探頭出來,例如這個花絲掉落,像頭剃一半,很有個性的造型(我聯想到暴走族)。美洲合歡(朱櫻花,粉撲花)

粉撲花

粉撲花

從武岫農圃後方走出來,回到路口,這一圈短短的銀杏步道大家看不過癮,順著馬路回走到樟空崙山方向,此時霧氣稍散,路旁山坡茶園中的銀杏樹,也露出一些顏色。

raw-image

回到路口木造觀景平台,有銀杏森林周邊的交通及周邊景點介紹簡圖,清楚看到杉林溪公路上彎來彎去的動物們(以12生肖命名),大概是從羊彎進來,銀杏森林這裡面,這一區彎彎的小路就稱為羊灣巷,可愛的路名。

raw-image

14:44 觀景平台上立有步道標柱,旁邊有往下的階梯,可走下方茶園,欣賞茶園和銀杏樹交錯的風景。

觀景平台步道

觀景平台步道

今天的主題是賞金黃銀杏,當然要多看一點。

茶園與銀杏樹交錯

茶園與銀杏樹交錯

茶園中穿插種植著銀杏樹,也有鋪設階梯步道,設置木頭觀景平台。步道順著茶園的坡度而建,所以路徑狹窄也比較陡,而且還要走上坡回去,不過對習慣健行的人就像散步一樣。

raw-image

從上往下看覺得稀稀疏疏,走到茶園山坡下回頭看,就有比較多一點。

raw-image

雖然銀杏們沒有黃很滿,但忽而煙嵐瀰漫著茶園或霧氣籠罩著森林,忽而藍天再現映著黃綠色交錯的樹葉,短時間變幻莫測就是他的美。

茶園的銀杏步道

茶園的銀杏步道

是裸子植物啊~葉子像小扇子般。

細看銀杏葉

細看銀杏葉

走上到馬路人行道,也種植一排銀杏,且有唯一一棵有結果的銀杏(所以有特別放置標語不可摘採),抬頭看到生鮮的銀杏果實。銀杏算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可追溯至2.7億年前。銀杏生長緩慢,種子繁殖銀杏要20~30年才會結果,所需時間是人類子孫三代歲月(古時候的人),所以又稱為公孫樹。銀杏在台灣要高冷地區比較適合種植,所生的果實就是白果,不可食過量。因此路邊也有一兩攤位販賣處理過的銀杏果現場可當零食吃。

銀杏果實

銀杏果實

15:27 欣賞完銀杏森林主秀,順著來的路,要走回杉林溪公路。經過的茶園山坡,看到像被嚕過頭的模樣,可以了解到當初擔心大量種植茶樹而水土保持的問題,因此推廣混林植林。

raw-image

15:48 經過造林處,旁邊有山徑小路可走下去,俗稱為"快活林",領隊決定走下去從快活林出去。其實從溪頭一直往下走的路線:溪頭九連峰,也會連到此處下去。

快活林叉路口

快活林叉路口

走在茂密植林裡的山徑,還有一段是竹林。

往快活林

往快活林

16:00 出來到一條林道,看到台大實驗林的牌子,原來這一區塊是種植台灣杉啊~整片森林很清幽,可想像夏天也是涼爽舒服,另一端的森林中可以聽到遊客休憩聊天的聲音,難怪稱為快活林。

raw-image

林道右轉順著走就可以回到羊彎,路旁可以看到牌子,這條稱為:樟仔林林道

樟仔林林道

樟仔林林道

16:15 平緩的林道,大概走300公尺左右就出來到杉林溪公路的羊彎(樟仔林林道標示長度為3.7K)。由於公路旁不便停車,順著公路旁往上走,呼喊車子停放在較寬的路旁接我們上車。

raw-image

既然本部落格分類在旅遊美食類(為何沒有登山健行類?)所以還是小小展示一下爬山不會瘦的範例,當天晚餐吃附近的餐廳:台雞店(是甕仔雞的台雞店,不是TSMC--這個可吃不起),店外擺放著好幾個要烤雞的甕,而且還是用木頭燻烤。

台雞店

台雞店

當然不只這幾道菜,除了鎮店之寶甕仔雞外,竹筍、炒菇類、竹筍湯等,應該也算是南投這一區的特產入菜吧!

raw-image

當晚夜宿於小半天的民宿,隔天就是此行主戲:金柑樹山。
雖然這一日在欣賞銀杏時順路摸的幾的茶園小山頭,海拔都在1500公尺左右,但要說中級山真的太牽強,就分類在散步郊山行囉!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0會員
111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龜毛原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天氣預報來苗栗避雨,也探一下小菊花們長多大了。車站後的大片菊花田,都只有小小綠色花苞,一時間我還認不出這整片都是杭菊田。可愛的龍貓土地公,雜草叢中的虎頭崁山,漆成藍色的天空步道。在雨中走陡坡土徑往長潭坑山途中,容易遇到越野機車跑山活動。到三通嶺後一路走挑炭古道往三義車站,雖沒挑著炭,也是累一波。
馬胎古道和南坪古道是早期尖石馬胎部落和內灣南坪兩地間往來及聯外採買重要生活道路,馬胎古道入口位於義興大橋南端路旁,南坪古道是早期灌溉用的水圳道,又稱情人谷步道。現在馬胎古道整理成觀光型步道,沿途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沿溪而行古樹蒼鬱行走在綠蔭中。還可以順由內灣老街,來一趟既享受大自然又兼具人文的小旅行。
以前走過七個七星,這兩年陸續有些七星山周圍的點位被發現,紛紛被取以七星之名,於是就有了七星12連走行程,我不再只有7顆龍珠,而是可以把七星山XX峰一次收齊。除此之外,在七星山的茂密箭竹林中,還有各種秘境:七星池、山神廟、恐龍接吻石、祭壇、金字塔等,完全是七星秘境大滿貫啦!
五指山在竹東大橋上觀看時,就是清楚的五指形狀。這次從上廣惠宮先經上坪山然後登五指山,是從小指頭開始走起(翹小指),一開始就毫不客氣陡上,拉繩、爬岩石都來,落差要將近800公尺,五根手指頭之間落差不大,前段也是五峰天際線的路線。之後走五指山步道過岩壁、一線天等都是規劃良好的步道,只是也要上上下下。
一直很想去大尖茶行,我就鼓吹領隊來趟大尖茶行+古道優美之旅。從大坪國小溪底分校出發,走富士古道先下溪邊探訪大尖茶行遺址,豎立的門柱彷彿躲在山中沉默精靈。順撿富士坪山來到富士坪草原,吃完午餐加送一顆大尖山,再從瑞泉古道出去,沿途享受淙淙的溪流,茶行遺跡、古厝地、可愛的石棚土地公、炭窯遺跡、收穫滿滿。
這次和朋友來個金瓜石網美景點隨意走,這次總算記得到溪邊看到完整的三層橋,經當地重要信仰的金福宮,來到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公園,從不知這裡曾存在戰俘營。望著彩色的祈堂老街和旁邊守護山城的巨大關公像,水金九雖不再開採金礦,但是這美麗的山海風景與豐富的人文過往,吸引遊客與登山者來訪,相信會有彩色的未來。
看天氣預報來苗栗避雨,也探一下小菊花們長多大了。車站後的大片菊花田,都只有小小綠色花苞,一時間我還認不出這整片都是杭菊田。可愛的龍貓土地公,雜草叢中的虎頭崁山,漆成藍色的天空步道。在雨中走陡坡土徑往長潭坑山途中,容易遇到越野機車跑山活動。到三通嶺後一路走挑炭古道往三義車站,雖沒挑著炭,也是累一波。
馬胎古道和南坪古道是早期尖石馬胎部落和內灣南坪兩地間往來及聯外採買重要生活道路,馬胎古道入口位於義興大橋南端路旁,南坪古道是早期灌溉用的水圳道,又稱情人谷步道。現在馬胎古道整理成觀光型步道,沿途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沿溪而行古樹蒼鬱行走在綠蔭中。還可以順由內灣老街,來一趟既享受大自然又兼具人文的小旅行。
以前走過七個七星,這兩年陸續有些七星山周圍的點位被發現,紛紛被取以七星之名,於是就有了七星12連走行程,我不再只有7顆龍珠,而是可以把七星山XX峰一次收齊。除此之外,在七星山的茂密箭竹林中,還有各種秘境:七星池、山神廟、恐龍接吻石、祭壇、金字塔等,完全是七星秘境大滿貫啦!
五指山在竹東大橋上觀看時,就是清楚的五指形狀。這次從上廣惠宮先經上坪山然後登五指山,是從小指頭開始走起(翹小指),一開始就毫不客氣陡上,拉繩、爬岩石都來,落差要將近800公尺,五根手指頭之間落差不大,前段也是五峰天際線的路線。之後走五指山步道過岩壁、一線天等都是規劃良好的步道,只是也要上上下下。
一直很想去大尖茶行,我就鼓吹領隊來趟大尖茶行+古道優美之旅。從大坪國小溪底分校出發,走富士古道先下溪邊探訪大尖茶行遺址,豎立的門柱彷彿躲在山中沉默精靈。順撿富士坪山來到富士坪草原,吃完午餐加送一顆大尖山,再從瑞泉古道出去,沿途享受淙淙的溪流,茶行遺跡、古厝地、可愛的石棚土地公、炭窯遺跡、收穫滿滿。
這次和朋友來個金瓜石網美景點隨意走,這次總算記得到溪邊看到完整的三層橋,經當地重要信仰的金福宮,來到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公園,從不知這裡曾存在戰俘營。望著彩色的祈堂老街和旁邊守護山城的巨大關公像,水金九雖不再開採金礦,但是這美麗的山海風景與豐富的人文過往,吸引遊客與登山者來訪,相信會有彩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