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線鐵道自行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舊山線發展

浴廁整修的空擋出門透氣,
前一晚臨時起意上網訂票,
往勝興車站乘坐鐵道自行車。
兩年前搭過深澳線,
今天來欣賞舊山線風景。

raw-image
raw-image


為什麼稱作舊山線,
日本統治台灣掠奪物產,
需要鐵路運輸。
臺灣西部縱貫鐵路,
從規劃到完工歷經十年,
在1908年全線通車。
最艱難路段三義至豐原間,
穿過不少丘陵與河川,
坡度大、彎道急。
包含了4座橋樑與9座隧道。
通車典禮選在台中公園,
建造湖心亭作為會場。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日本親王從日本來參加。
所有來賓從台北乘坐火車,
經過舊山線路段見證,
日本高水準建築技術:
最大坡度、最大彎道、
最長花樑鋼橋、最長隧道群。
1980年代因應列車業務擴展,
開始雙軌化工程。
原線雙軌難度高、限制多,
因而在雙軌化工程中改線,
於1998年9月23日完工通車,
廢止路段則被稱為「舊山線」。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由於舊山線上保有勝興站
與龍騰斷橋等史蹟,
以及縱貫線最陡斜坡
「十六份坡」等諸多特色,
此段路線停用後,
反而吸引許多遊客前往遊覽觀光。
民國99年至102年,
地方爭取台鐵局行駛蒸氣列車
及柴電列車往返三義至舊泰安站,
惜因火車營運成本過大,
每季活動皆虧損百萬,
因缺乏經濟效益,
致復駛計畫無疾而終。

raw-image

但苗栗縣政府於105年
獲交通部觀光局
跨域亮點補助計畫,
以OT(民間參與)方式
推動苗栗勝興車站
至6號隧道北口,
全長6公里的鐵道自行車,
108年7月營運後,
成功吸引旅客帶動苗栗觀光。
並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目前的營運路線,
從勝興車站到六號隧道。
規劃 A、B、C 三條路線。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條路線含導覽,
大約都在70到80 分鐘。
A路線:
勝興站南斷橋秘境往返(經魚藤坪鐵橋)
沿途經過:勝興車站、
2號隧道(燈光投影)、
魚藤坪鐵橋(高33公尺)、
遠眺龍騰斷橋北段、
南斷橋秘境
B路線:
龍騰站勝興站往返
(此路線不經過魚藤坪鐵橋)
沿途經過:2號隧道(燈光投影)、
勝興車站(停留約30分鐘
含導覽解說,
亦可逛逛勝興老街)
C路線:
龍騰站6號隧道往返
(經魚藤坪鐵橋)
沿途經過:
魚藤坪鐵橋(高33公尺)、
遠眺龍騰斷橋北段、
3~6號隧道、
遠眺鯉魚潭水庫後池堰、
內社川鐵橋
(引自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官網)

勝興車站

我們選擇搭A路線,
9:20 出發的班次。
8點多到達勝興車站,
先在車站附近晃晃。
勝興車站是林鐵之外,
台灣海拔最高的車站。

raw-image
raw-image

岸式月台的軌道旁,
豎立著石造紀念碑,
標示車站高度402.326公尺。

raw-image
raw-image

石坡上有「十六份」拼字。
勝興車站位在山坳之中,
清朝時稱「伯公坑」,
因附近樟木叢生,
曾建有十六座樟腦蒸餾寮,
而改稱「十六份驛」。
勝興火車站的前身
是「十六份信號場」,
主要辦理上下列車
交會運轉業務。

raw-image
raw-image

即使後來設站,
莒光號以上的對號列車,
也都沒有停靠,
但時常在此暫停會車。
難怪當年到台北進修,
雖然每週都會搭火車,
對這個小站沒有特別印象。

1935年中部大地震,
十六份停車場
到台中間的舊山線鐵路
橋樑、隧道受損嚴重,
停駛整修3年,
到1938年才恢復通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台灣光復後,
車站附近設勝興村,
1958年十六份驛,
改名為勝興火車站。

raw-image
raw-image

舊山線停駛後,
勝興車站反而受到注意。
其海拔高度、建築歷史,
在台灣鐵道歷史文化上,
占有重要地位。

raw-image

1999年苗栗縣政府,
公告指定勝興火車站
包括車站主體、廣場、
月台、主副線鐵軌、
倉庫、道班房、油庫
都一併納入縣定古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團隊進駐,
營造成文創休憩園區。
車站主體為日式木造建築,
「油庫黑油咖啡」頗有特色,
將以前存放黑油的油庫,
改為存放咖啡。
在油庫錢打造蒸汽火車頭,
黑油和咖啡的顏色相近,
命名「油庫黑油咖啡」,
販賣咖啡和各式飲品。

raw-image


鐵道自行車A線

工作人員上班後,
拿手機購票憑證兌換票券,
觀賞自行車安全注意事項影片。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依照序號安排座車。
上車後要綁上安全帶,
每輛車搭乘4 人,
前後座之間設隔離帷幕。
由前座左側負責操控,
工作人員開啟電源鑰匙,
駕駛放開手煞車,
右手握把手轉到底,
車輛就會往前行駛。

raw-image
raw-image

每個人座位的腳踏板,
其實沒有作用。
中途不能放慢速度,
直到終點前幾公尺,
全車的人一起幫忙煞車。

raw-image
raw-image

深澳的鐵道自行車,
是兩個人搭一部車,
靠踩腳踏板才能前進。
需要觀察與前車的距離,
調整踩踏的速度,
否則會造成追撞。
去程我們在後座,
回程互換到前座,
由聰嫂駕駛。
A路線的特色包括:
二號隧道又稱「開天」隧道,
因為後藤新平題字「開天」。

raw-image
raw-image

隧道全長72公尺,
內建置有燈光投影,
變化不同的顏色。
兩旁牆壁每隔幾公尺,
投影舊山線特色景觀。

raw-image




經過龍騰站沒有停靠,
續往魚藤坪鐵橋,
騰空高33公尺,
瞬間覺得好涼快,
視野好開闊,
可遠眺龍騰斷橋北段。
在魚藤坪遊客中心下車,
造訪龍騰斷橋南段。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龍騰斷橋

龍騰斷橋是魚藤坪一代橋,
魚藤坪鐵橋則是二代橋。
魚藤坪是舊地名,
民國47年改名龍騰村。
1907年時魚藤坪橋,
被稱作經典之作,
海拔最高、跨距最大
的鐵道橋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以磚石砌造橋腳、連拱,
在設計之時就嚴密精算,
所使用的磚塊有不同尺寸,
在燒製磚塊時就定案,
引進荷蘭式砌磚工法,
採「一順一丁」砌法,
且磚塊上有兩條「貓爪溝」,
完美堆疊且堅固耐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但經不起關刀山大地震,
左右達1.5 公尺的甩動。
受損嚴重而停用。
因修復不易另建鐵橋。
魚藤坪鐵橋總長154.6公尺,
橋腳最高達到35.4公尺。
聽完導覽之後搭車回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內社川鐵橋

我們開車往內社川鐵橋,
途中經龍騰斷橋北段。
內社川鐵橋和魚藤坪鐵橋,
都是關山大地震後新建。
採取較高的抗震及承重標準,
以易於量產的鈑樑,
及耐震的鋼筋混凝土為構造,
至今仍保持良好機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車子停在鯉魚潭三角公園,
從公園旁的階梯往上,
階梯旁有碉堡,
特別告示不要入內便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到達六號隧道盡頭,
超大的火車頭意象鐵門,
後方就是內社川鐵橋,
鐵橋跨越鯉魚潭後池堰,
盡頭銜接七號隧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遇到搭C路線的導覽隊伍,
等他們往回走,
我們才進入6號隧道,
隧道內有3D投影表演。
鐵道自行車行走的5號隧道,
不能進入避免危險。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鯉魚潭鋸齒堰

順道去鯉魚潭鋸齒堰,
全臺灣唯一的鋸齒堰溢洪道。
為什麼要設計成鋸齒狀?
是受限於原水庫的地形寬度,
鋸齒狀的總長度大於直線,
可增加溢洪道的排水量。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想觀賞壯盛的自然溢流,
要選在水量充沛下雨過後。
以去年缺水狀況就無緣。
今天的狀況雖不滿意可接受。
花蓮、南投和苗栗,
鯉魚潭集點完畢。
回程到三義木雕街用餐,
完成三義半日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3會員
378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2/01/26
2021/11/17 08:30新烏日火車站出發 09:30黃金小鎮單車樂活遊秘境之旅(含行前解說,專人導覽) ~12:00客家風味餐 ~13:00食農教育體驗:芋頭球 DIY 擠福菜體驗~15:00認識香藥草與食材解說 15:40快樂歸賦
Thumbnail
2022/01/26
2021/11/17 08:30新烏日火車站出發 09:30黃金小鎮單車樂活遊秘境之旅(含行前解說,專人導覽) ~12:00客家風味餐 ~13:00食農教育體驗:芋頭球 DIY 擠福菜體驗~15:00認識香藥草與食材解說 15:40快樂歸賦
Thumbnail
2021/12/13
2021/11/11 獅潭仙草花 鳴鳳古道 日新島
Thumbnail
2021/12/13
2021/11/11 獅潭仙草花 鳴鳳古道 日新島
Thumbnail
2020/12/13
2020/11/10銅鑼杭菊→擂茶+搗麻糬→南庄老街→品園
Thumbnail
2020/12/13
2020/11/10銅鑼杭菊→擂茶+搗麻糬→南庄老街→品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北迴鐵路是臺灣的十大建設之一,雖然長度僅80多公里,沿途卻經過崇山峻嶺,總共開鑿16座隧道,架設22座大型橋梁。通車後,北迴鐵路兼具客貨運輸功能,也直接帶動東部觀光產業發展,成為臺灣鐵路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助理研究員 吳雅卿 臺灣鐵路的興築始於清光緒年間,
Thumbnail
北迴鐵路是臺灣的十大建設之一,雖然長度僅80多公里,沿途卻經過崇山峻嶺,總共開鑿16座隧道,架設22座大型橋梁。通車後,北迴鐵路兼具客貨運輸功能,也直接帶動東部觀光產業發展,成為臺灣鐵路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助理研究員 吳雅卿 臺灣鐵路的興築始於清光緒年間,
Thumbnail
當您搭乘火車前往花東,穿越一座座隧道時,可曾想過這些隧道是怎麼開鑿的?開車經過臺北關渡大橋、高雄過港隧道,能否感受工程背後的挑戰?行經新中橫公路遠眺玉山,或遊歷臺北市立動物園,是否關懷環境保育?就讓我們回首臺灣建設時代,觀察從開發到保育並重的轉折。
Thumbnail
當您搭乘火車前往花東,穿越一座座隧道時,可曾想過這些隧道是怎麼開鑿的?開車經過臺北關渡大橋、高雄過港隧道,能否感受工程背後的挑戰?行經新中橫公路遠眺玉山,或遊歷臺北市立動物園,是否關懷環境保育?就讓我們回首臺灣建設時代,觀察從開發到保育並重的轉折。
Thumbnail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Thumbnail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Thumbnail
過年的時候位於臺中后里的泰安櫻花林因為賞花車潮上了新聞。但比起賞花的喧囂,我更熟悉的是汽笛聲已遠去許久的舊泰安車站。前些日子在結束拍火車的行程之後,我騎著Youbike來到了泰安車站,彷彿掉入1990年代的歲月,沉浸在平日上午的寧靜中。
Thumbnail
過年的時候位於臺中后里的泰安櫻花林因為賞花車潮上了新聞。但比起賞花的喧囂,我更熟悉的是汽笛聲已遠去許久的舊泰安車站。前些日子在結束拍火車的行程之後,我騎著Youbike來到了泰安車站,彷彿掉入1990年代的歲月,沉浸在平日上午的寧靜中。
Thumbnail
2022/08/04勝興車站→開天隧道→魚藤坪鐵橋→龍騰斷橋南段→內社川鐵橋→鯉魚潭鋸齒堰
Thumbnail
2022/08/04勝興車站→開天隧道→魚藤坪鐵橋→龍騰斷橋南段→內社川鐵橋→鯉魚潭鋸齒堰
Thumbnail
5/1這天,除了是勞動節,除了是台鐵史上首見的「類火車」替代鐵道運輸外,在台灣交通史上,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南橫公路的全線通車。
Thumbnail
5/1這天,除了是勞動節,除了是台鐵史上首見的「類火車」替代鐵道運輸外,在台灣交通史上,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南橫公路的全線通車。
Thumbnail
相信大家一定都座過火車,但是你對於台灣鐵路歷史了解有多少呢??小編截至目前寫過冬山車站、山佳車站、台中車站、新北投車站、七堵車站幾個台灣重要車站。新竹車站這個北台灣縱貫線鐵路最重要車站之一,在時代浪潮下至今保留著台灣少數難得日治時期保留到現在建築體車站。透過本文;一起去看看新竹車站有何特別之處。
Thumbnail
相信大家一定都座過火車,但是你對於台灣鐵路歷史了解有多少呢??小編截至目前寫過冬山車站、山佳車站、台中車站、新北投車站、七堵車站幾個台灣重要車站。新竹車站這個北台灣縱貫線鐵路最重要車站之一,在時代浪潮下至今保留著台灣少數難得日治時期保留到現在建築體車站。透過本文;一起去看看新竹車站有何特別之處。
Thumbnail
屏東鐵橋位在屏東線九曲堂車站和六塊厝車站之間,橫跨高屏溪,又稱為下淡水溪鐵橋,1911年日本為了運送屏東平原的沙糖等物資,而決定興建跨越下淡水溪的鐵橋,引領鐵路到屏東,並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著手規劃,從此開展了屏東的鐵路時代。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Thumbnail
屏東鐵橋位在屏東線九曲堂車站和六塊厝車站之間,橫跨高屏溪,又稱為下淡水溪鐵橋,1911年日本為了運送屏東平原的沙糖等物資,而決定興建跨越下淡水溪的鐵橋,引領鐵路到屏東,並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技師飯田豐二著手規劃,從此開展了屏東的鐵路時代。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Thumbnail
今天焦點─火車快飛~台灣南北高速鐵路 
Thumbnail
今天焦點─火車快飛~台灣南北高速鐵路 
Thumbnail
12/1 台中烏日高鐵站→舊鐵橋溼地生態公園+三和瓦窯→職人町→屏東總圖→海大山小→墾丁凱撒大飯店入住
Thumbnail
12/1 台中烏日高鐵站→舊鐵橋溼地生態公園+三和瓦窯→職人町→屏東總圖→海大山小→墾丁凱撒大飯店入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