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忘了是第幾次前往書店,疫情以前,我固定每週都會出沒在公館的誠品裡,早些年時,我待在B1讀書,爾後,我在綠蓋茶讀書。
讀著讀著,人變了,店員也變了。交替的新成員的遞補,讓我也見到了不同的人。
尚未三級警戒前,隨著新聞的熱度不同,整座誠品都有不同的人流。
大家也怕了。於是整棟樓彷彿也人去樓空了。
早年,頂溪站附近有一間誠品,隨著民眾對於書的購買力抵不過市場的壓力,於是歇業了。這也是為什麼,儘管網路書店的盛行以及折扣,仍讓我堅持固定買書。敦南誠品書店歇業前,我也有前往書店購買書籍,能想像這些原本版稅已經很少的書籍再做出清嗎?能想像這些知識可能是一個人一生的累積與沉澱,但用如此便宜的價格用文字呈現嗎?能想像這些用心的人出了這一本書,就再也不出書了嗎?
我最後閱讀一本書的時間是前天的時候。但我最後在書店閱讀書籍的時間應該有2個月以上的時間了。
書籍對我而言,是找方向的答案,我在求學過程中需要他,在工作時需要他。
因此我也希望,在紛亂世界裡閱讀,在疫情下閱讀10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