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 絮語】-9 中國恆大地產的債務事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中國的恒大集團(Evergrande Group),簡稱恒大,是總部位於深圳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1996年由許家印在廣州創辦。該集團核心業務為房地產開發,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項目遍及全中國兩百多個城市。

根據《彭博社》7月19日(星期一)報導,引述中國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書指出,中國恒大(3333)在內地遭廣發銀行,申請凍結宜興市恆譽置業有限公司、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銀行存款 1.32 億元人民幣,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消息傳出後,恆大集團於香港的股價在7月19日上午收盤時,跌逾 7.1%,引發外間對該公司償還債務能力的擔憂。據報導恆大目前共欠債3020億美元(約新台幣8.45兆元)。

這個負債新台幣8.45兆元的規模是啥概念?

台灣一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約莫2兆台幣。也就是說這家公司的負債,大約是台灣政府4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中國單一家企業債務的規模真的大得嚇死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nus 的凝視 沙龍
284會員
148內容數
Janus 的凝視 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3
2025.2.13. 對命理稍有涉略的人,大概都知道老祖宗傳下來的祿命法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我們阿公的時代,台灣最為大眾所知的是子平八字法;紫微斗數大約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此外,占卜類的有大六壬、文王卦、梅花易數…..等等,這些術數都有人在研究。  在傳統的推算命運的方法中,最神
Thumbnail
2025/02/13
2025.2.13. 對命理稍有涉略的人,大概都知道老祖宗傳下來的祿命法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我們阿公的時代,台灣最為大眾所知的是子平八字法;紫微斗數大約在198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為人所知。此外,占卜類的有大六壬、文王卦、梅花易數…..等等,這些術數都有人在研究。  在傳統的推算命運的方法中,最神
Thumbnail
2025/02/05
2025.2.5. 春節假期前,接到研究子平八字法40餘年的前輩徐老師來電。 電話中他提到:前幾天,有位中國來的20出頭歲數的年輕人跟他碰面,年輕人說他研究紫微斗數已經一年多,宣稱可以推算到流分、流秒的程度。而且依此來推算股市的漲落會出現在幾分幾秒,非常準確云云。 該年輕人還大放厥詞:子平八字
Thumbnail
2025/02/05
2025.2.5. 春節假期前,接到研究子平八字法40餘年的前輩徐老師來電。 電話中他提到:前幾天,有位中國來的20出頭歲數的年輕人跟他碰面,年輕人說他研究紫微斗數已經一年多,宣稱可以推算到流分、流秒的程度。而且依此來推算股市的漲落會出現在幾分幾秒,非常準確云云。 該年輕人還大放厥詞:子平八字
Thumbnail
2024/10/08
上面這張上證指數的日k線圖,說明了最近中國的金融大震盪。他們的經濟情況如何?這次就能夠止穩打底?未來能否再創高峰?這是幾天來網路上最多人討論的幾個主題之一。 【最近的一些中國比較重要的經濟政策以及經濟數據現況】  中國人民銀行在9月27 日上午 8 時宣布,即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
Thumbnail
2024/10/08
上面這張上證指數的日k線圖,說明了最近中國的金融大震盪。他們的經濟情況如何?這次就能夠止穩打底?未來能否再創高峰?這是幾天來網路上最多人討論的幾個主題之一。 【最近的一些中國比較重要的經濟政策以及經濟數據現況】  中國人民銀行在9月27 日上午 8 時宣布,即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中國大陸「恒大集團」房地產商,總債務達到10.68兆台幣,已經向美國紐約曼哈頓破產法院聲請破產保護,而近期大陸「碧桂園」及「中植集團」房產商也接連傳出危機,過往在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裡,房地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佔整個中國大陸GDP的60%到70%,因疫情、中美貿易戰、供應鏈外移再加上中國政府打壓房地
Thumbnail
中國大陸「恒大集團」房地產商,總債務達到10.68兆台幣,已經向美國紐約曼哈頓破產法院聲請破產保護,而近期大陸「碧桂園」及「中植集團」房產商也接連傳出危機,過往在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裡,房地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佔整個中國大陸GDP的60%到70%,因疫情、中美貿易戰、供應鏈外移再加上中國政府打壓房地
Thumbnail
當一家全球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走到破產申請這一步,整個金融世界都會震撼。最近,中國恆大集團的財務風暴,無疑是金融圈裡的頭條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個消息,以下對於整個事件的分享,歡迎一起討論成長! 從高峰到低谷 恆大集團曾是中國的地產之星,但從2021年開始,大量舉債且違約的消息頻頻傳出,留下了
Thumbnail
當一家全球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走到破產申請這一步,整個金融世界都會震撼。最近,中國恆大集團的財務風暴,無疑是金融圈裡的頭條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個消息,以下對於整個事件的分享,歡迎一起討論成長! 從高峰到低谷 恆大集團曾是中國的地產之星,但從2021年開始,大量舉債且違約的消息頻頻傳出,留下了
Thumbnail
前言 今天起床沒多久,就被這則新聞通知的跳出欄位給狂轟濫炸,臉書河道上也充斥著恆大破產了的訊息,使得學徒我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咖啡杯,梳理一下這則新聞的資訊,跟讀者們報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中國通縮了>的下集,只能等下周再上傳了,先跟各位讀者致上歉意阿。
Thumbnail
前言 今天起床沒多久,就被這則新聞通知的跳出欄位給狂轟濫炸,臉書河道上也充斥著恆大破產了的訊息,使得學徒我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咖啡杯,梳理一下這則新聞的資訊,跟讀者們報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中國通縮了>的下集,只能等下周再上傳了,先跟各位讀者致上歉意阿。
Thumbnail
恆大和中共其他房地產公司的負面消息 已經成為中英文 甚至其他 世界主要國家媒體的每日必報新聞 而中共這個總值至少63兆美元的房地產泡沫 會在無人預料到的情況下爆破 連帶影響中共的國運和 習近平的終身掌權大計嗎 本文從最新的狀況 恆大已經引發的連鎖效應 等面相來探討這個本年的最重要的政治經濟議題
Thumbnail
恆大和中共其他房地產公司的負面消息 已經成為中英文 甚至其他 世界主要國家媒體的每日必報新聞 而中共這個總值至少63兆美元的房地產泡沫 會在無人預料到的情況下爆破 連帶影響中共的國運和 習近平的終身掌權大計嗎 本文從最新的狀況 恆大已經引發的連鎖效應 等面相來探討這個本年的最重要的政治經濟議題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與美國股市的泡沫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只是泡沫什麼時候會破,是誰也說不上來,如今,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正面臨破產的危險,也正是中國房地產泡沫面臨考驗的時機,中國政府會伸手幫一把嗎?全世界的股市都在看。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與美國股市的泡沫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只是泡沫什麼時候會破,是誰也說不上來,如今,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正面臨破產的危險,也正是中國房地產泡沫面臨考驗的時機,中國政府會伸手幫一把嗎?全世界的股市都在看。
Thumbnail
今年7月19日時,這個部落格專欄曾經就提過中國的大型房地產公司的債務問題。 E 拙文中提到:據報導恆大目前共欠債3020億美元(約新台幣8.45兆元)。 台灣一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約莫2兆台幣。也就是說這家公司的負債,大約是台灣政府4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這個金額非常龐大,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太多。本
Thumbnail
今年7月19日時,這個部落格專欄曾經就提過中國的大型房地產公司的債務問題。 E 拙文中提到:據報導恆大目前共欠債3020億美元(約新台幣8.45兆元)。 台灣一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約莫2兆台幣。也就是說這家公司的負債,大約是台灣政府4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 這個金額非常龐大,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太多。本
Thumbnail
首先大家知道恆大不動產嗎?恆大集團是中國現在最大的不動產公司多年來向多家銀行貸款、以超快速度成長的公司,這家公司也為了成長不惜一切的代價,因此看起來營業額有在維持高成長,但其實負債累累(3,300億USD),而且營業利益十多年來幾乎沒有起色。 十五日,恆大集團向主要融資的大銀行宣布他們還不起錢,恆
Thumbnail
首先大家知道恆大不動產嗎?恆大集團是中國現在最大的不動產公司多年來向多家銀行貸款、以超快速度成長的公司,這家公司也為了成長不惜一切的代價,因此看起來營業額有在維持高成長,但其實負債累累(3,300億USD),而且營業利益十多年來幾乎沒有起色。 十五日,恆大集團向主要融資的大銀行宣布他們還不起錢,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