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做自己的小小領悟--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上)

2021/07/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在這時代,「做自己」這語彙雖然已經大量的在勵志書籍上被引用,但在日常生活互動中,很多時候,這個人「很自我」,仍然是常見的貶義詞,代表著自私、剛愎自用、過度自我感覺良好、不顧周圍人感受之類的意義。
在心理學中,「自我」是人格結構的一部分,是人為了適應外界環境、滿足自身需求建構而成的主觀意識,在精神分析學派和人本學派都有出現類似的語彙,但它本身是中性的,是心理學家對人觀察的結果。不過也確實有些人格特質,是比較不顧人際關係的。中文都叫自我,但是不知道差別在哪?
大學時,受到母親佛教思想的影響,我以為「自我」是不好的,人要能「無我」才能活得自在,活得有道德感、有價值,但用這樣的理解活了十幾年,卻只是讓自己活得想殺死自己,因為只有死了才不會給任何人造成麻煩,諷刺的是,在家人眼中,我依然是個「自我」,難以溝通的人。
接觸身心靈之後,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加上心理學的學習,我終於慢慢接受這樣其實不對勁。既然大部分的事情,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那每個人的「對」,是依據甚麼作為標準的?
能去影響他人的,很多時候並不是「對」,而是表達時的態度和信念的堅定程度,那些人是為什麼能堅信,自己相信的是「對」的?
就像傳統棒下出孝子的價值觀,和之後流行的給孩子快樂童年的想法,絕對都曾經出過有成就的人,那些所謂的教養成功者,是如何堅定的相信,並在自己的相信下,建立出一套有效的互動模式的?
心理學中的杜杜鳥效應,大意是指:每個學派在不同的假設下,發展建立出自己的一套治療方式,都會在某種情況下有效,也會出現他自己的限制。
人的活法其實很多種變化,開頭的信念就像是一個導航系統一樣,決定一個大致的方向,只要不要偏差得太厲害(如:人類是有罪的最好毀滅掉之類的大魔王想法),堅定的前行,依據現實狀況調整,都是有可能達成正向的目標,也同時產生某些限制
那麼一開始是如何確立這個假設的?
我想起之前在<情緒靈敏力>這本書中所看到的建議:
「聽從內心呼喚,依循價值觀而行」
「如果你不曾花時間釐清自己價值觀,你會經常即興發揮,浪費掉許多時間」
「找到自己珍視的價值」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常會受到整個社會認可的價值觀和周圍人的價值觀影響,像是:有錢、有房、有車才是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或是人生本來就是苦的,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等,如果你不去釐清就全盤接受,就很容易因為部分信念相衝突,而導致自己猶豫不決,浪費時間;或是因為覺得大家都這樣想,花很多時間精力追求物質生活,卻在坐擁金山時覺得空虛。
    2會員
    18內容數
    斷斷續續的學了幾年電腦繪圖和傳統繪圖....對如何練習繪圖有各大概的基本觀念.....試著想給自己派繪圖作業....增進自己想要的技能.....用這個部落格做為思緒整理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