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瘋直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五月中旬台灣爆發的疫情,不只瞬間把老師們變網紅之外,也逼得各行各業,從老闆到員工,每個人都開始嘗試直播,而且應用的範圍非常大,開會、上課,或者線上旅遊,甚至宮廟的拜拜,賣房子、健身教練……通通都在直播中。

科技公司老闆預言,「未來,所有企業主都要成為網紅,所有公司都要有電視台。」連負責辦種商業展覽的外貿協會,也改用直播做跨國展覽會,協助中小企業用直播連結世界,也改寫了過往「以一只皮箱走遍世界」的銷售模式。

有人斷言,直播風潮所顛覆的商業模式,即使疫情趨緩也不再會走回頭路,也將永遠改變從個人到企業的營運與管理方式。

以前銷售任何產品,業務員與客戶的互動技巧,很難經驗傳承,但當一切透過直播時,就可以仔細觀察每一分每一秒的效果,知道哪個橋段最受歡迎,也知道每位客戶在那個地方登入時停留與登出。

直播與現場演講的技巧不同,坊間也出現許多培訓直播主的課程,演講通常是用說服式的語氣,在直播時就得轉為邀請式的態度,而且演講時有環境整體場域與佈置創造的氛圍來烘托效果,同時講的時候能根據現場聽眾的反應而調整自己的表現方式,但是透過手機直播,觀眾通常只能看見上半身,沒有其他現場的情境可以幫忙,而且講的時候又感受不到聽眾的肢體語言,有點像對著空氣自說自話,沒練過還真的不行。

當對方只能看見你的上半身,甚至只是你的頭部,因此你的每個眼神,臉上不自覺的小動作,都會被放大,影響別人對你的解讀。

專家建議,鏡頭裡的眼神特別重要,必須將視訊鏡頭的位置墊高到與眼對齊,仰角或俯角都不好,而且眼神要看著鏡頭,不是看著螢幕畫面的投影片或對方的臉。

若是要加強互動的親和力,傳遞較溫暖的訊息,可以看著鏡頭下方5到10公分,若希望有影響力,想傳遞命令與指示,眼睛就直視鏡頭,而且每次至少三秒鐘。專家還建議,有些人就算是看著鏡頭,眼神似乎還是有點空洞,這時可以想像我們要說話的對象站在鏡頭後面二十到三十公分處,也就是要讓眼神穿越鏡頭。

若是要加強親切感,而且有些變化的話,可以視情況將身體往前傾,不過不能只有將頭往前傾,這會顯得彎腰駝背,而是將整個身體,也就是縮小腹,挺胸背部直挺挺地往前傾,因此,一開始講的時候身體不要緊貼桌子,最好能預留個二十公分左右的空間。

手的位置要出現在耳朵到胸部之間,因此可以打開手肘,放在桌上,讓頭和手臂形成三角形。在畫面上人要看起來夠大,才能突顯專業與存在感,方法是頭頂跟畫面頂端的距離,不要超過整個畫面的四分之一,也就是我們整個人要儘量佔滿畫面。

穿的衣服顏色不能和背景一樣,而且愈正式愈好,襯衫有領比沒領好,套裝比非套裝好,深色比淺色好,較挺的布料比軟皺的布料好。

而且線上溝通用詞要精煉,減少贅字,不要有廢話,直接講重點,要給對方整理過的訊息,最好能夠分點條列式且以結構化的概念呈現自己的內容。

背景的選擇最好與要傳達的訊息能夠搭配,如果沒有適合的,書櫃當背景是相對安全的,如果是主要的演講者,應該避免用虛擬的背景,因為若比手勢或表現出的細微動作,恐怕會延遲或被虛擬背景給蓋過,影響整體的精準度跟效果。

老師變網紅


因疫情學校全部採線上教學之後,即將意外造就許許多多未來的網紅。

這數萬,甚至數十萬來自各級教育體系的老師,原本大多數都忙於教室內的實體課程,如今被迫改採線上課程後,一定有不少唱作俱佳口條顏值俱優的老師,會發現自己線上課程的表現,不輸網紅,也可預想的,應該會有學生或老師自己,將那些影片整理後公開分享給大家。

除了正規教育之外,其他還有許多補習及社會教育的老師,比如瑜珈、健身、烹飪……等等,被迫轉往線上後,若因疫情禁止群聚的時間一拉長,大家愈來愈熟悉在線上授課,想必未來網路上各種精彩的課程會愈來愈多。

另外還有一個過去忽略的領域,台灣有許多高職及科技大學,其中的術科,比如美容化妝、美術、廣告設計、餐飲教學……等等,這些遠本在正規教育的教室裡上課的老師,也全都開始嘗試用攝影機拍下自己的操作過程,想必其中一定有一些具有創意的老師,能在線上將這些技能表現得生動有趣,那麼這些老師也都會是將來發光發熱的網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從孩子的學習領域,包括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都可以從引導孩子接近大自然來著手。   可是有許多家長會擔心地說,我對自然一竅不通,該怎麼辦?必須請老師來上課嗎?    寫《寂靜的春天》、也是世界環保運動啟蒙者,瑞秋卡森女士曾經說過:「假如我能向好心仙女祈求一個願望的
Thumbnail
2025/05/06
  從孩子的學習領域,包括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都可以從引導孩子接近大自然來著手。   可是有許多家長會擔心地說,我對自然一竅不通,該怎麼辦?必須請老師來上課嗎?    寫《寂靜的春天》、也是世界環保運動啟蒙者,瑞秋卡森女士曾經說過:「假如我能向好心仙女祈求一個願望的
Thumbnail
2025/05/05
希臘神話裡的智慧女神在羅馬神話裡稱為密涅瓦,她的身邊總有一隻貓頭鷹跟隨,因此貓頭鷹也成為智慧的象徵。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密涅瓦的貓頭鷹總要等到黃昏到來,才會展翅翱翔。」這裡的黃昏象徵著生命的晚年,也就是經歷了人生各種遭遇,累積許多經驗,才揮動翅膀出發,換句話說,隨著歲月成長,我們才能將
Thumbnail
2025/05/05
希臘神話裡的智慧女神在羅馬神話裡稱為密涅瓦,她的身邊總有一隻貓頭鷹跟隨,因此貓頭鷹也成為智慧的象徵。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密涅瓦的貓頭鷹總要等到黃昏到來,才會展翅翱翔。」這裡的黃昏象徵著生命的晚年,也就是經歷了人生各種遭遇,累積許多經驗,才揮動翅膀出發,換句話說,隨著歲月成長,我們才能將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