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WeiWei寫信—聽媽媽說話,擠麵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WeiWei:

昨天晚上吃過晚飯,看一下電視,打哈欠,快8點時,覺得想睡,去躺一下,睡著了。早上醒來時是3點多,再躺一躺,5點起來,坐著打哈欠,打幾下就結束了,最近打哈欠是有少多了。


你媽的檢查要3個月做一次啊?真多,沒有變大就不是惡性的。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有人聽她說話最好,你媽跟你說的時候,就聽她說,讓她將話說出來,你只要回答像:

「是喔!」

「是這樣的。」

「還有呢?」

「接下來呢?」

「你覺得怎麼樣呢?」

「你的想法是什麼?」

「你的感覺是什麼?」


這樣就好了,你有聽也好,沒注意聽也沒關係,重點是讓她說出來,你不用記得很清楚,只要她說出來,心中的鬱悶抒發出來,不會累積,對她的身心是比較好的。


不用給她建議,或勸她要做什麼、不做什麼—那都是沒用的,

她自己會找到方法,只有她自己找到的方法才有用。


對了,這是你和你媽的互動、交流的方式,不用花腦筋,也不用想話題,聽她講,回應一下,她會覺得你比較貼心喔!哈!



擠麵糰那事還可以寫得更細喔?真好,所以你是可以寫的,很有潛力喔!有這些過程的經驗加上情緒的出現、轉變,這麼寫出來的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找些空檔寫寫這些東西是很不錯的。


真的,許多事情教的人能教的有限,要本人親自去練習才有用,像學游泳、腳踏車等,講再多也沒用,


「很奇妙的是會的人看不會的人遇到的種種,
真的只能跟她們說加油就對了,
需要時間摸索,說再多自己的方法,
沒有融會貫通速度真的很難有進展,
但當你經驗過快的感覺後,就會突然開竅了! 」


──你有這些體悟很好耶!而且每個人學會的方法、途徑都不一樣。


「你臉書寫婆婆那段第一個回應下方出現好多 點點,
感覺上像是要消除,但它拖了好幾行, 還是本來安排就如此,哈」


──我當時寫給你的時候,是要你先想一下,別急著看我寫的,是故意這麼拖一點空間的;貼出來時照樣,也是要看的人想一下,留點想一下的空間,哈!


前幾天在方格子的貼文,是我在礁溪時預先排程好的,一天排一篇,週四那天貼了2篇後,就不想再貼了(不要勉強自己),所以今天沒有,等我明天回去後才會再貼。


看起來你有保持運動的習慣,真好!



6月下旬時,有位教瑜珈的朋友跟我line了一下,她開線上課,對著電腦一個人自言自語了2個小時,覺得經驗很特別,她說我之前關心過她的課程,所以跟我說一下。


跟她聊了一下,我想到一個構想,想跟她一起辦活動,不要管我有沒有力氣了,想辦的活動就去辦,只要記得我事情做得少少的就好。等警戒解除了,再去找她談。


我現在辦活動,都會一直問自己為什麼要辦?目的是什麼?我想要的是什麼?……,現在能量有限,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想辦就辦。


我來找一個人講一講好了。我們寫信快2個月了,寫了好多字,想跟你碰個面,當面講可以講比較多,就將這事跟你說一說,也聽聽你的感覺,哈!不知道你的意思怎麼樣?當然等疫情安心後再約。


擠麵糰

「擠麵團那段是我當天覺得情緒轉變最大的一件事,
剛好透過文字和你分享一下,
其實還能寫更細,哈
那段練習的過程也是一段心路歷程,
我也是在後面的新人來時,
再回想當下時的種種感覺會在腦海裡重新播放一次,
很奇妙的是會的人看不會的人遇到的種種,
真的只能跟她們說加油就對了,
需要時間摸索,說再多自己的方法,
沒有融會貫通速度真的很難有進展,
但當你經驗過快的感覺後,就會突然開竅了!

如果你覺得合用可以公開沒關係,我在意的是情感類的較不想公開!」

經過你的同意,那我就貼出來囉!

「我的工作:擠餅乾有時很療癒,有時很崩潰;
現在看來也是一種訓練靜心的工作,
剛開始學的時候看別人作真的好像不難,
但實際操作卻覺得比登天還難,哈
主要是以機器操作,把打好的麵團投入機器裡,按下啟動,
它就開始運轉,難的是手工曲奇餅乾是純手工包裝,
所以我們要負責講它的大小一致才能包進鐵盒排排站好,
麵團會隋著擺的位置和投入的重量導致重量忽大忽小
就是它會讓人崩潰的原因,
我從一開始一桶擠了快3小時,
練到目前1.5小時擠完,約1個多月,
方法只有太小加麵團或調大機器數值;反之亦然
會有這樣的差別是重量未到標準值時需要剷掉重來,
不斷的重來會變得越來越軟,更難擠!
最佳狀就是馬上調對數字,或放好適量的麵團,
不過那是需要練習的,老手也會敗在麵團打的不理想時或氣溫變化,
今天剛好就遇到同事K擠到情緒快要爆炸,
所有不順利全遇上了,
最後她要我接手幫她頂替一下,
我突然覺得自己對於這種崩潰的邊緣好像不再那麼易怒,
反而能心平氣和的接受它,哈! 然後慢慢擠完它~
因為煩躁只會愈難擠完,外加把周圍環境搞得像玩過泥巴大戰一般,哈
我今天第一次見到K火大到必需去WC冷靜一下,
才出來舒緩後續工作,哈」


2021.7.25.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9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3
作者註:雖然同婚通過了,但是平權和不歧視的對待並沒有理所當然地跟著來到,仍然要繼續努力。 我為網氏訪談「老年拉子情歸何處」焦點話題時,聽她們敍說的過程中覺得難過又心疼。她們都超過50歲,最年長的65歲,父母健在,也沒有缺手缺腳,更沒橫禍,都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正當的工作,表面上過著和「一般人
Thumbnail
2021/11/03
作者註:雖然同婚通過了,但是平權和不歧視的對待並沒有理所當然地跟著來到,仍然要繼續努力。 我為網氏訪談「老年拉子情歸何處」焦點話題時,聽她們敍說的過程中覺得難過又心疼。她們都超過50歲,最年長的65歲,父母健在,也沒有缺手缺腳,更沒橫禍,都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正當的工作,表面上過著和「一般人
Thumbnail
2021/11/02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2021/11/02
註:本文為訪談文 小學的時候,我和女同學互動時有不一樣的感覺,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同學間的要好到了互稱「老公」、「老婆」的程度。 國中時,我極端討厭男生,我想是因為基因,還有我的家庭背景重男輕女有關,為什麼女生就要做家事,男生不用?或許那時我的女性主義萌芽了。 高中時,我喜歡一位班上同學檬,我
Thumbnail
2021/10/25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2021/10/25
註:這是訪談文 小時候我家有傭人,幫忙照顧我們小孩,他領薪水時會買東西給我們,我要求他買男性化的衣服給我。那時候社會觀念保守,喜歡女生不敢表達,只用暗戀的方式。 稍大之後,我到圖書館找書看,像心理學的書,看它怎麼說?有一個說法是父母將女兒當男生養,長大後女兒是同性戀,這只講到T,至於說到婆,有的說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