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人生多難,佛菩薩都在身邊陪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有兩個兒子,正值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年紀,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們能有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童年,不要承受不屬於這個年紀的苦難。但,因果至公至正,該來的總是會來,誰都無法逃脫,只能帶著他們共同面對,勇敢地承擔一切。
先生還在世時,我曾與他商量,是否要告知孩子們先生因病即將往生,讓孩子們送他最後一程?先生覺得兩個兒子還小,希望在他們心裡留下最美好的一面;我心裡也不希望兒子們面臨失去爸爸的痛苦,這對孩子們太殘酷了!我甚至想好了,要告訴兒子們爸爸只是出國,不想讓別人嘲笑孩子們沒有爸爸。
在先生往生的前一晚,我和助念團的師兄聊一聊我的想法,師兄語重心長的跟我說:「您的做法要再考慮一下,您的先生是孩子們的爸爸,他們應該要知道爸爸的事,而不是隱瞞,您要讓他們學會面對。如果沒有了爸爸,更要讓他們明白媽媽的不容易,以後孩子們才會懂得孝順媽媽。」師兄的話如同當頭棒喝,我不該剝奪孩子們成長的機會,要讓他們面對現實,才能成長茁壯。最後我決定讓孩子們跟我一起唸佛,送先生最後一程。
送別的前一晚,為了不讓孩子們害怕、傷心,我特別跟他們說明情況:「明天我們會看到爸爸躺在一張小小的床裡睡覺,然後我們一起唸『阿彌陀佛』,讓阿彌陀佛來接爸爸去阿彌陀佛的家。」大兒子問我:「阿彌陀佛的家漂亮嗎?」我收集了一些極樂世界的圖片給他們看。兒子們說:「阿彌陀佛的家就像一個大大的皇宮,好漂亮啊!」我說:「對啊!阿彌陀佛的家是極樂世界,在那裡生活沒有苦痛,只有歡喜。極樂世界很漂亮,到處都有金色的欄杆圍繞著,還有七重寶珠編織而成的羅網、奇妙寶樹……等等,這些都是用金、銀、硨磲、瑪瑙、水晶等多種寶物裝飾而成的。那裡還有七寶池,水池周圍也是用多種珠寶組成的臺階和道路,上面有各種不同風格的樓閣建築,裝飾著金、銀、琉璃、赤珠、瑪瑙等奇妙珍寶,整個大皇宮都閃閃發光,美麗極了!極樂世界到處都有蓮花,上面坐著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兒子聽完後說:「爸爸太幸福了!可以去阿彌陀佛的家,以後就不用喝苦苦的中藥了。」
在殯儀館的告別儀式結束後,大兒子問道:「媽媽,阿彌陀佛來接爸爸了嗎?爸爸是不是坐著蓮花跟阿彌陀佛回家了。」我安慰兒子:「是的,爸爸已經去阿彌陀佛的家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兒子說:「我想爸爸了,我要記著爸爸的樣子,以後等我長大、變老後要去阿彌陀佛家找爸爸。」
我藉此機會再跟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好啊!但是我們如果想去找爸爸,我們就要做一個有善心的人,要做很多很多的好事,平時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要孝順長輩,愛護一切有生命的動物,而且不能殺生哦!連小螞蟻、小蚊子這些小動物也不可以去傷害牠們。絕對不能做壞事,不能偷、不能搶也不可以撒謊哦!平常要跟媽媽一起做功課,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功課,你現在可以多唸〈藥師灌頂真言〉和『阿彌陀佛』(平時在家做功課的時候,孩子們在旁邊聽到我唸,久而久之也能自己背誦了;學齡前的孩子記憶力比較好,這個時候建立觀念比較容易)。孩子,在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這些都是佛菩薩給我們的考試。」
兒子又問:「是不是考試沒通過就不能去阿彌陀佛的家呀?」我回答:「對啊!考試沒通過就需要重考,所以我們要加油喔!」
將先生的後事處理圓滿後,我帶著孩子到樓下的花園玩,一位常與兒子們玩的小朋友跑過來,問大兒子:「OO,你爸爸呢?」兒子沒有直接回答小朋友的問題,他卻接二連三的追問:「你爸爸呢?他去哪裡了?」若是以前的我,一定會馬上打斷這位小朋友的話,順便教育他一番;但我現在能保持冷靜,讓我的兒子學會面對現實、學會承受痛苦、學會解決問題。於是,我站在旁邊不出聲,看看兒子如何處理。
兒子比我想像中堅強,他一笑而過,沒有正面回答小朋友的問題,還把自己手上的果凍分給這位小朋友。小朋友離去後,我問兒子:「孩子,現在爸爸不在我們身邊,你的朋友問你爸爸去哪裡了,你會不會很傷心難過啊?」兒子說:「不會啊!爸爸是去了阿彌陀佛的家,我以後會去找爸爸的,所以不會傷心!」我想,引導孩子們能坦然地面對生老病死,讓他們從小培養正確的因果與道德觀念,讓他們能夠自己誦經唸佛,相信他們未來的人生路一定能走得平安。
人生的路上,總是充滿艱難與坎坷。我不必執著於他人的想法,但一定要強大自己的心。我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他們的人生也一定會遭遇挫折和困難,與其替他們擔心,不如幫他們鍛鍊一顆強大、堅定的心。
孩子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我只能教會他們自己保護自己,內心要堅定,才能不畏風雨;有修養和智慧,就能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保持清醒和睿智。如此,才能護我的兒子們一生周全。
(分享完畢)
每一個人,都會歷經自己的生老病死,也會面臨他人的生老病死。面對最親愛的家人、伴侶、親朋好友的生離死別,您是會捨不得、放不下、痛苦不堪,還是能寬心豁達、誠摯祝福呢?
人生中的歷練和功課不分年齡大小、貧富貴賤,該來的考驗、磨難在機緣成熟時就是會來,這時候就是鍛鍊堅定意志、提升心性的好時機。
上述有緣人分享,孩子們還小,先生就因病往生,身為母親的她,不忍孩子遭遇這麼殘酷的磨難,原本想告訴孩子們父親出國了,等孩子們長大些再告訴他們父親已往生事實。但是,鍛鍊孩子的心志越早開始越好,讓他們早點知道事實,就能早點獨立,也能體會母親養育他們的不容易。早經磨難的孩子早當家,挫折和困難從來都是最好的生命教育老師。不要怕孩子們受挫,父母過度的保護,會讓孩子長成溫室裡的花朵,過度溺愛是變相的殘害,最後只會讓孩子們變成年齡增長,心智卻遲遲長不大的媽寶、爸寶。
有緣人很有智慧,在多方考慮以及助念團師兄的建議下,最後決定告知兒子們爸爸即將往生的事實,並且藉機教育孩子們正確的因果與道德觀念,要多行善事、不殺生,最重要的是要多唸佛、唸經,往後就能到極樂世界找爸爸了!這是很好的生命教育,從小教育孩子正知正見,培養孩子自行唸佛、誦經的習慣,鼓勵孩子多做善事、戒殺護生……等等,從小在善知識環境裡長大的孩子,心性意志都能較安定堅強,遇事考驗時較能冷靜睿智、臨危不亂,心性穩定也較不會誤入歧途或叛逆行事,這也是精舍推廣佛化家庭的原因,父母和孩子都學佛修行,一家就能和樂融融、順遂平安。
家庭教育和生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以下引用自一位師兄:
前陣子因為研究所於晚間上課,回家後還有作業與相關考試、報告等,無法每天陪孩子睡覺,漸漸地,與孩子們的睡前故事就這樣消失了。記得睡前的故事我曾講過許多,還把整本的成語故事一天一則地講完。
研究所下學期,課程換了,變得輕鬆許多,雖然自己也提高每日誦經的數量(提升為原本誦經數量的六倍),但平時一找到時間就唸經,把誦經的功課平均分攤在一天之中,累積這些瑣碎的時間完成唸經的功課,這樣就有機會和孩子們一起早點睡覺。
上週,孩子又開始要求我講睡前故事給她們聽,好久沒講了,突然間不曉得要講什麼;於是我又開始自編故事,想分享對孩子有意義的善知識。我說,從前從前有三隻小猴子,牠們很喜歡幫助其他動物。第一天我說這三隻猴子幫助了一隻受傷的鳥……等、第二天幫助了一隻受傷的魚……等。近期剛好有同事傳了一個慈善團體要募款的資料給我,我也一起把它編進了故事,第三天晚上說這三隻小猴子要幫一個慈善團體募款,順便解釋了這個團體在做什麼……等等。最後三隻小猴子募到了錢,也讓這個團體的愛繼續下去,幫助了更多小朋友。
我真是覺得我編故事的功夫一流,故事能很快地打入孩子們的心中。為了配合這些故事,我還要帶她們到這些團體走一走,看看這些團體在做什麼,讓孩子們想想能為他們做什麼,這就是從小時候就讓孩子們接觸善法,對他們長大後一定會是好的。
近期小女兒很愛畫畫,常常畫許多小圖案給我,有的圖是描繪,也有自己跟著畫的圖,看起來都好可愛。她拿給我的時候,我對她說:「謝謝妳畫這些給我,真的很棒」,我感受到小女兒覺得很開心,接著回去畫更多的圖給我。我回想起大女兒當時也是這樣,不過我都對她說:「好,好,先幫我放著就好!」唉呀,我當時真是沒智慧,應該要多誇她兩句才是,人總是需要被鼓勵的,有了鼓勵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善。蔡師兄也是這樣對我的,跟在他身邊總會被他鼓勵,真的很溫暖。我想我也要好好鼓勵大女兒,這真的是很好的方法。
環境能深深地影響一個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礎環境,把家庭教育經營好,孩子以後就能長的好!(引用完畢)
佛法,是安定眾生內心的強大力量,是眾生在五濁惡世中指引正確方向的燈塔,讓眾生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跟著佛菩薩的腳步走,就一定不會迷失沉溺。當心惶惶不安、找不到方向時,唸唸佛、誦誦經吧!讓佛光溫暖您迷惑徬徨的心,指引您走上正確的路,「有佛法就有辦法」,佛菩薩永遠在我們身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兩則分享皆為同一位有緣人:   分享一   最近住家這條巷子裡有二位鄰居長輩接連往生,因為鄰居家要辦喪事,整條巷子都必須佔用,車子無法通行。因此我一下班就立即回家,吃完飯、洗完澡稍作休息就開始誦經或看考試用書。兩家鄰居辦喪事的氛圍不同,較早的第一家鄰居辦喪事時,充滿壓抑的氣氛,隨時都能聽到處理長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真正要契入正法修行時,我們累世修偏的靈界外道,以及不想讓我們修成正果的靈界外靈皆會來障道,甚至連佛菩薩也會來考驗我們心性提升的程度到哪裡。此刻,就是考驗平日修行的成果,如果考不過就會一直補考到考過為止。以下整理師兄姐們被考驗的修行過程,供大家參考,也請大家在修行中若是遇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因為流行性疾病持續加溫,不管是同事、朋友或家人,感覺心裡多了一層浮躁,少了一分鎮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比較陌生,安全距離雖變遠了,但心與心的摩擦卻加劇了。這是一種不確定感所帶來的人性轉變,也是佛菩薩考驗眾生的心性,考驗在危及生命健康的環境下,我們是變得更自私自利,還是開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為人父母,要將心力重點放在小孩的品德教育上,因品德是做人的核心,比學業更爲重要。」   女兒這個月2歲了。回想起這幾年,懷孕前補了《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20遍的福德資糧求子,孕期補了《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一直在忙校稿和摘要,已經一個月,除了工作、吃飯、唸經、睡覺,大多數時間,就是在做渡眾方面相關業務。   偶爾看社群平台,因為很多舊識朋友都在北部,在社群平台的貼文真的很有感。偶爾看著新聞,有時候我會流淚,因為真的有人在受苦,真的很多人在犧牲。有時我會入戲,和他們同悲同
以下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學習佛法之後雖然明白了三世因果的道理,但是對靈界的事情不甚了解,直到接觸精舍,讀《因果濟世集》的案例以及師兄姐的分享文後,才慢慢學習到累世修偏的業力(外道願)、魔性的干擾及業障討報等種種現象,也比以往較能觀察周遭環境所起的變化,可以即時先盡一己之力應緣處理。
以下兩則分享皆為同一位有緣人:   分享一   最近住家這條巷子裡有二位鄰居長輩接連往生,因為鄰居家要辦喪事,整條巷子都必須佔用,車子無法通行。因此我一下班就立即回家,吃完飯、洗完澡稍作休息就開始誦經或看考試用書。兩家鄰居辦喪事的氛圍不同,較早的第一家鄰居辦喪事時,充滿壓抑的氣氛,隨時都能聽到處理長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真正要契入正法修行時,我們累世修偏的靈界外道,以及不想讓我們修成正果的靈界外靈皆會來障道,甚至連佛菩薩也會來考驗我們心性提升的程度到哪裡。此刻,就是考驗平日修行的成果,如果考不過就會一直補考到考過為止。以下整理師兄姐們被考驗的修行過程,供大家參考,也請大家在修行中若是遇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因為流行性疾病持續加溫,不管是同事、朋友或家人,感覺心裡多了一層浮躁,少了一分鎮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比較陌生,安全距離雖變遠了,但心與心的摩擦卻加劇了。這是一種不確定感所帶來的人性轉變,也是佛菩薩考驗眾生的心性,考驗在危及生命健康的環境下,我們是變得更自私自利,還是開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為人父母,要將心力重點放在小孩的品德教育上,因品德是做人的核心,比學業更爲重要。」   女兒這個月2歲了。回想起這幾年,懷孕前補了《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20遍的福德資糧求子,孕期補了《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一直在忙校稿和摘要,已經一個月,除了工作、吃飯、唸經、睡覺,大多數時間,就是在做渡眾方面相關業務。   偶爾看社群平台,因為很多舊識朋友都在北部,在社群平台的貼文真的很有感。偶爾看著新聞,有時候我會流淚,因為真的有人在受苦,真的很多人在犧牲。有時我會入戲,和他們同悲同
以下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學習佛法之後雖然明白了三世因果的道理,但是對靈界的事情不甚了解,直到接觸精舍,讀《因果濟世集》的案例以及師兄姐的分享文後,才慢慢學習到累世修偏的業力(外道願)、魔性的干擾及業障討報等種種現象,也比以往較能觀察周遭環境所起的變化,可以即時先盡一己之力應緣處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每人一生中,都曾有過令自己遺憾事,但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卻還沒有準備好和他們說再見。凡登記普桌,即為您普桌登記對象於「觀音山 地藏三經 15日普度前行法會」佛壇城前,免費恭立祈福迴向卡。在世者業障、病障悉消除,閤家平安,福慧增長;往生者蒙受法益,往生善趣。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辣辣帶一眾回家,是一間觀音廟,回到家這四個孩子上香了。看到師父對他說:父親,我們回來了。師父問:邪惡的父親究竟說了什麼?甜甜說:邪惡的父親,假設第五色是明性,就是救苦救難的次生慈了,他偷偷對我說。師父問:邪惡的父親有說他要去殉道嗎?酸酸說:沒有。苦苦也搖搖頭。 辣辣回到房中,寫下日記,他知道人們可
阿彌陀佛會消失?在我心裡消失?不會,除非我不可教育,事實證明了,我們相互努力了二十年,我們是開心的。阿彌陀佛會在你們的心消失?會的!如果我們大家都不做最好的一個人,他還有什麼存在意義呢?佛慈眾生心裡的阿彌陀佛,就已經是一個最好的人很久了,就是懂我們。 如果我的內在聲音不是阿彌陀佛,還有誰會用心來教
Thumbnail
為慶讚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聖誕,慈悲 龍德上師將於4月28日(日)法駕蒞臨臺北,主法「觀音山 2024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當日浴佛法會設立多元的園遊會,各種極具功德的攤位,諸如繞塔轉經輪、供花、供燈、祈福專區、蔬食推廣等,多達數十個攤位及精彩表演,敬邀大眾閤家現場參與。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以佛法的觀點,小孩常受霸凌,想保護他,你自己要做一個常常愛護有情、利益有情的人,用這樣的功德來福蔭自己的子女。小孩子直接受到祖先、跟父母親的福蔭;祖先、父母親如果造業也會禍延子孫,形成共業。所以,你能結婚、能生小孩、能養他,也要能教他。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助印佛經、戒殺護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每人一生中,都曾有過令自己遺憾事,但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卻還沒有準備好和他們說再見。凡登記普桌,即為您普桌登記對象於「觀音山 地藏三經 15日普度前行法會」佛壇城前,免費恭立祈福迴向卡。在世者業障、病障悉消除,閤家平安,福慧增長;往生者蒙受法益,往生善趣。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辣辣帶一眾回家,是一間觀音廟,回到家這四個孩子上香了。看到師父對他說:父親,我們回來了。師父問:邪惡的父親究竟說了什麼?甜甜說:邪惡的父親,假設第五色是明性,就是救苦救難的次生慈了,他偷偷對我說。師父問:邪惡的父親有說他要去殉道嗎?酸酸說:沒有。苦苦也搖搖頭。 辣辣回到房中,寫下日記,他知道人們可
阿彌陀佛會消失?在我心裡消失?不會,除非我不可教育,事實證明了,我們相互努力了二十年,我們是開心的。阿彌陀佛會在你們的心消失?會的!如果我們大家都不做最好的一個人,他還有什麼存在意義呢?佛慈眾生心裡的阿彌陀佛,就已經是一個最好的人很久了,就是懂我們。 如果我的內在聲音不是阿彌陀佛,還有誰會用心來教
Thumbnail
為慶讚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聖誕,慈悲 龍德上師將於4月28日(日)法駕蒞臨臺北,主法「觀音山 2024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當日浴佛法會設立多元的園遊會,各種極具功德的攤位,諸如繞塔轉經輪、供花、供燈、祈福專區、蔬食推廣等,多達數十個攤位及精彩表演,敬邀大眾閤家現場參與。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以佛法的觀點,小孩常受霸凌,想保護他,你自己要做一個常常愛護有情、利益有情的人,用這樣的功德來福蔭自己的子女。小孩子直接受到祖先、跟父母親的福蔭;祖先、父母親如果造業也會禍延子孫,形成共業。所以,你能結婚、能生小孩、能養他,也要能教他。讓子女求學能夠順利,多為他助印佛經、戒殺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