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於銀行世家,自小接受的是3S理財教育:Saving(儲蓄)、Spending(消費)和Sharing(分享)。 3S理財觀念出自何處不得而知,但是,我家世代都奉之為經典。
3S中首要的是儲蓄,身為銀行家的祖父一世不炒金不炒房不炒股票,不做投機。一來是避嫌疑,更因他從實踐中確實悟出,長期定時的儲蓄得益,其實是相當可觀且又安全的。
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20世紀60年代),一個月工資48.5元,扣除飯票、交通費和零用,就去銀行買貼花儲蓄(相當於現今的定投)。這樣到我結婚成家時,戶頭上新錢老錢連本帶息竟也有4位數。在20世紀70年代,這也算一筆較有分量的嫁妝壓箱錢了。
或受此影響,我和先生從來不炒股不炒房,或許因此失去了很多致富機會,但心情坦然,股市、樓市的起起落落、金融風暴,都與我們無關,我可以靜心讀書、寫作、觀看人生風景。只是定時定期地儲蓄,我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
第二個S是消費。理財不是要你一毛不拔,理財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生活質量。消費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個樂趣。只懂讓錢生錢,不懂消費,這樣的人必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少朋友,少社交。
當然,或許可以等賺夠錢再消費,但如何算賺夠了?親情、友情等人情最缺乏保鮮能力,小氣吝嗇是其最大的殺手。消費不等於揮霍,如何消費本身是一門生活美學,是我們愉悅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個S是分享。分享與消費頗有異曲同工之處。錢財要有人與你一起分享,才能使人獲得幸福感。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筆年終獎,如能拿出來孝敬父母,給另一半買份禮物,給小輩一個驚喜……那有多溫馨,遠遠好過想方設法讓錢生錢。
從大處講,捐款、助人,也是一種分享。祖父身為銀行家,但生活並不奢華。祖父熱心公益事業,一生捐贈無數。
真正的理財教育,不是具體教你錢生錢的操作細節和判斷能力。我們要向年輕一代傳授的,是對金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