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太太身體有點不舒服,由於她還需要準備一些工作上的事,如此看著我也有些不捨與擔心。
持續的幾天後,我覺察到自己有一些的煩躁與不耐,我不希望看著她身體不舒服,自己卻無法做些什麼?而我還發現這些情緒中,還伴隨著無力跟挫敗感。
特別的是;當我感受自己這些情緒時,我卻有另一個聲音開始在評價我自己、指責我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同理心,無法多一些對伴侶的體諒與照顧。
當我覺察自己從一開始的情緒反應,到後來發現想法跟評價的出現,緊接著是對自己有指責,於是我提醒自己,繼續的觀察而不急著反應。
這時候:過去的幾段關係中的主角也一一浮現,原來這個感覺並不陌生,在過去的伴侶關係中也有類似的情況,當他們身體不舒服,也不願意就醫,而持續的不適,我就會開始煩躁、不耐....
漸漸的媽媽也上場了,幾年前母親身體有些狀況,我從大陸回來,母親在台中住了一段時間養病,當時自己買了一些保健食品要媽媽吃,母親可能因為吃了太多的藥,也對保健食品沒啥概念,只是認為還是藥,所以很抗拒,(而自己是希望媽媽可以因為多一些天然保健品而減少治療性的藥物),畢竟也會有副作用。
當時媽媽也有很大的反彈,甚至直接回應我:身體是我的不要你管,要死要活也是我自己的事。那時的自己,除了倍感難過與委屈,覺得自己的一片心意被漠視了,還得到更多的指責....
當自己內在上演著這一幕幕的劇情時,一段成長過程經常出現的畫面也跟著出場。
外婆很早就守寡,對於生命有著莫大的不安全感,在有記憶時,就常會聽到他說起自己小時候成長的苦難。
自己算是半隔代教養,父母親都在上班的時間就是外婆照顧著我們,外婆有她的強大氣場跟意志力,但早期生命帶給她的艱辛與不安,也會用各種樣貌展現出來。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外婆身體有不舒服,也是不看醫生,會拖到後來很嚴重時才就醫,這也讓當時的母親受折磨,尤其外婆還會有意無意地用身體不舒服來對母親情緒勒索(這是從我自己此刻的眼光來看的)。
當一個人身體不舒服、也不願意就醫,或是因為身體不適,在床上對人使東喚西,而且情緒起伏很大,這些都是我在當年經常會看見的場景。
記得有一次,外婆為了要影響父親跟母親做一個投資的決定,還幾天不吃不喝讓身體出了狀況,讓他們不得不順從。
最後外婆在因為有些失聰,臥病在床也是媽媽親自照顧了一段時間,每天母親都要幫外婆背後的褥瘡換藥,而外婆會因為不舒服而抓媽媽的頭髮甚至拳打腳踢,我看到母親總是含著淚跟委屈的在照顧著。
我自己曾因爲看不過去,會問媽媽為什麼不要找人照顧,媽媽總是說那是自己的母親,這些當年的景象,都在這剎那間一一的湧現。
也許當時的自己也形成了一個觀點,認為生病的人都很無理取鬧、很情緒化、很難搞吧?
整個戲碼上演到此,我終於比較明白,為什麼自己在生命中的女性(都跟女性有關,男生不會,反而能有耐心的陪伴,這跟父親有關,也是另一個故事),尤其是有一些身體的病痛時,我會有一些煩躁與焦慮,也會有不耐與無力,也許是自己搞錯對象了吧?
也許最後的核心在於自己對當年的記憶有評價、有觀點、有自己的詮釋與意義,而是這些形成自己的感受,而在一些類似的情境時,就會不自覺的錯置角色,並經驗自己那未經核對的概念。
我想早上的一個經驗,幫助我對自己又多了一些的認識,有了這份認識,我才得以真正去看到那個正在經驗身體不適的伴侶,也才能去穿越那些自己內在種種的經驗跟感受,真正去照顧與陪伴、支持跟理解。
而這份陪伴跟理解,不是只有針對伴侶的,也包含了自己與當年那個飽受折磨的外婆與母親。
情緒跟感受是一個入口,帶領我們看到更寬廣且豐富的生命,當有情緒、感受升起時,就讓我們帶著好奇、觀察、理解、接納,也就能藉此看到它要帶領我們欣賞的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