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為對方付出很多,卻忽略了我們給的是不是對方想要的;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明明把全部的愛都給對方了,然而對對方而言,卻始終無法體會,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為甚麼?因為你給的是"礙"而不是"愛"......。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一開始其實還好,可是,同樣的事情一再的重複發生時,覺得心好累,甚至要崩潰,受了委屈卻不敢說,表面上還要裝作沒事、無所謂,無力感越來越重...",無論是婚姻、職場,又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瑣碎。曾經我也一直如此,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何這些事情、這些感覺會一再重複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想了想,我給自己的答案是:「因為我當下沒有把事情處理得很圓滿,因為我當下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過度壓抑),因為我不夠愛自己...」,於是我跟自己說,過去所發生的已經是過去式了,未來的日子裡,若是再有類似、相同的情境或情緒發生,我該如何做?我會怎麼做?
人與人之間是要互相依靠,而不是互相控制,沒有人是處於領導地位的,無論是家人、朋友、夫妻、親子關係皆是如此,我們並不需要用我們的各種原則去掐住對方的脖子,這不是“愛”而是“礙”,然而大多數人都會犯同樣的錯誤,那就是--"你應該要如何如何”的想法,和“理所當然”的態度來看待任何一種感情。其實無論是什麼樣的情感,都是需要靠"智慧"來經營,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只是看法不同而已,學會放下執念,放下自我的主觀意識與想法,才不會對自己形成了障礙,對身邊的人形成了阻礙。
愛一個人,要包容彼此的缺點,多欣賞對方的優點,用心為彼此想,重要的是要讓對方"真實做自己"(人最怕的就是"總是按照自己的期待去改造對方"),兩個人惺惺相惜,相互關懷,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不要在愛情中失去自我";兩個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彼此折磨,而是相互成長(成長是慢慢接納自己和原諒他人的過程),能夠共同成長的感情才有動力繼續走下去,互相欣賞,相互扶持,以誠相待,換位思考,保留自我...,一旦有了"愛暴力",就不是"愛"而是"礙"了,妨礙對方也障礙了自己。
~不是要求別人如何做,而是自己先做到,自然能得到"感恩、尊重、愛”的回應~
給自己的一封信--愛與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羽•凡的沙龍
17會員
78內容數
個人的心情抒發與感觸和體悟,期許鼓勵並激勵自己,或許能與他人產生共鳴;這個世界每天都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過不去的檻,期望個人的心情物語能帶給他人心靈上的溫暖,讓心靈的黑暗能迎來燦爛的陽光
羽•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4
看到媽媽躺在病床上喊苦,讓我很無奈,有一種無力感,明明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卻總是將決定權交予他人,我看著媽媽如此的消極與沮喪,也只能讓她放聲大哭的發洩,因為我知道,這時候的她,最需要的是好好的發洩,與其讓她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如通通發洩出來吧!爸爸往生後的某一天,我跟媽媽談了一下,我
2025/02/14
看到媽媽躺在病床上喊苦,讓我很無奈,有一種無力感,明明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卻總是將決定權交予他人,我看著媽媽如此的消極與沮喪,也只能讓她放聲大哭的發洩,因為我知道,這時候的她,最需要的是好好的發洩,與其讓她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如通通發洩出來吧!爸爸往生後的某一天,我跟媽媽談了一下,我
2025/01/22
看到媽媽如此的悲觀、消極,儘管是身邊的人也未必能幫上什麼,畢竟老人家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有段時間我跟媽媽說她的一些觀念要改,她總回我:「要改什麼?怎麼改?我都已經幾歲的人了?」每每聽到她這麼說,我也不想再多說甚麼,只覺得「當局者」往往陷在自己的世界而不自知,且,一個人若真的有心想改變

2025/01/22
看到媽媽如此的悲觀、消極,儘管是身邊的人也未必能幫上什麼,畢竟老人家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有段時間我跟媽媽說她的一些觀念要改,她總回我:「要改什麼?怎麼改?我都已經幾歲的人了?」每每聽到她這麼說,我也不想再多說甚麼,只覺得「當局者」往往陷在自己的世界而不自知,且,一個人若真的有心想改變

2024/12/24
雖然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我們身上學到的點點滴滴,因此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在孩子身上似乎看到我們的影子,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在「傳承」,傳承著我們的習氣,傳承著我們的優缺點,傳承著我們的觀念、想法,甚至一舉一動,看似平常,卻是不容小覷,它往往會

2024/12/24
雖然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我們身上學到的點點滴滴,因此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在孩子身上似乎看到我們的影子,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在「傳承」,傳承著我們的習氣,傳承著我們的優缺點,傳承著我們的觀念、想法,甚至一舉一動,看似平常,卻是不容小覷,它往往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