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的一封信--傳承與回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 雖然說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我們身上學到的點點滴滴;因此有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在孩子身上似乎看到我們的影子,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在「傳承」,傳承著我們的習氣,傳承著我們的優缺點,傳承著我們的觀念、想法,甚至一舉一動...,看似平常,卻是不容小覷,它往往會造成一代傳一代,這種家族的傳承是連貫性且根深蒂固的,由此可見如此「傳承」的力量有多驚為天人。若是「 傳承」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小至家庭和諧,大至社會安定,然而,如若是往不好的方向發展,那麼,不但會造成個人性格上的缺陷,還會演變成社會性的問題...。 可見得「身教」的影響力有多大,畢竟,孩子的行為、思想都是從小耳濡目染下形成的,因此,每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管理好自己的種種行為,避免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
  • 「回饋」,回贈的意思,又稱為「反饋」。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們給予孩子的,孩子都會回饋給我們”。記得在兒子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當時的我因為身體不適,於是很早就睡了,孩子們放學回來看到我躺在床上,便知道我身體不舒服,所以他們不會吵我,後來吃飯時間到了,兒子跑來床邊叫我起來吃飯,我跟兒子說:「媽媽吃不下」,要兒子乖乖去吃飯,讓我很意外的是,兒子當時跟我說了這麼一段話,他說:「媽媽!每次我生病沒胃口時,妳都說生病了更要吃飯,這樣子才有體力跟病菌打戰,如果沒有體力,就無法打贏病菌了,身體就無法好起來,所以妳現在必須吃飯,這樣子才有體力啊!」我聽了真的嚇了一大跳,想說兒子怎麼會用我跟他說的話來堵我的口,於是,兒子去盛晚餐端過來要餵我吃,我又跟兒子說:「媽媽自己吃就好了」,令人意外的是兒子又說了:「媽媽!每次我生病都是你餵我吃飯的,現在也換我餵妳吃飯。」 當下的我其實是感動的,想不到我平常照顧孩子的方式,兒子都回饋到我身上,真讓人覺得窩心又安慰...。
  • 兒子小學四年級時,有一次我咳的很嚴重,咳了一個多月還在咳,即使睡著了,也總是咳醒,咳到後來因為總會參雜著血絲,一天,女兒放學後跟我說:「媽媽!妳要去看醫生,因為妳一直咳,弟弟總是半夜把我叫醒問我妳會不會死掉!他很害怕,害怕妳會死掉!所以妳要趕快去醫院檢查,知道嗎?」我聽到女兒這麼說著實驚訝!原來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孩子,這讓我意識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還有一次也是兒子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當時的我騎著機車載女兒回家,路上被三隻大型犬從某間工廠衝出來撞上我們,當下的我只注意女兒有沒有事,所以沒顧慮到自己,反而是女兒嚇的說我臉上都是血,還好碰到路人幫我們叫了救護車,這一次蠻嚴重的,躺了一個多月腳踝和膝關節還是腫的,右邊的鎖骨因為斷裂和右邊的肩膀也傷到了,所以不太能起身,臉上縫了幾針,由於遲遲未好,兒子很是擔心,於是他跑去參加佛教的祈福晚會,回來後他跟我說:「媽媽!從現在開始每年國曆八月一整個月我要吃素,妳記得要準備素食的給我吃,因為我有寫祈福卡跟佛菩薩發願,不能破戒,妳要記得哦!是每年哦!」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兒子怎會突然發這個願,直到他高三時,他才說出他發願是因為當時的我車禍,他看到我躺了一個多月不見好轉,他很害怕失去媽媽,所以他用發願的方式希望佛菩薩能讓我趕快康復;這樣的孩子,怎不叫人心疼與疼惜...。
  • 公公總會在我背後、孩子面前說我的不是,女兒每天聽公公說我不好的話時,總會很生氣的回公公:「媽媽不是這樣子的人。 」每次說,每次公公罵的更大聲,總是罵女兒:「妳沒有用啦!妳跟妳媽是同一國的啦!」然後把我越罵越難聽,搞的女兒每天都很氣憤的跟我“告狀”,有一天,我跟女兒說:「阿公要罵我就讓他罵吧!不要跟阿公頂嘴,反正媽媽也聽不到,要不然阿公會越罵越大聲、越難聽。 」終於,有一次女兒不頂嘴了,卻換成兒子了,我問:「發生甚麼事了?」兒子只跟我說:「媽媽!妳不要擔心,事情我已經圓滿處理好了。 」啥?我聽到啥?一個小學二年紀的孩子,居然跟我說「圓滿」這兩個字!(因為當時孩子知道我在走佛教,他們有時候也會跟著我去道場),後來還是女兒跟我說:『阿公在罵弟弟啊!罵著罵著又罵到媽媽了,所以弟弟很生氣的跟阿公說:「阿公!你要罵我,是我們兩個男人之間的事,請不要罵到我的媽媽。」 結果,阿公當下氣的罵弟弟:「你沒有用啦!跟你姐姐一樣,都跟你媽同一國的啦!姓你媽媽的姓啦!」』我真的是哭笑不得,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怎麼會用“兩個男人”這四個字...。儘管我總是交代孩子們不要跟長輩爭辯,但是,說真的,我內心真的感到很欣慰,因為我的孩子在保護他們的媽媽。
  • 前三年肺部開刀,兒子把我當小孩子一樣照顧,雖然當下的我很難過自己生病了,但是,看到兒子如此用心、體貼,照顧的無微不至,內心還是有一種感動的,覺得上天對我很好,雖然我生病了,孩子們也挺孝順的,由於當時疫情的關係,醫院只能一個人看顧,所以,兒子叫女兒不用過去,當時的兒子已經大學三年級了。仔細回想孩子們從小到大的點滴,很慶幸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到現在為止,我還是很感恩孩子們的付出與回饋,我想,或許這就是苦盡甘來吧!由此可見,「模」與「樣」是我們這些做長輩的功課,它們無形中都「傳承」給了下一代,我們不得不「把自己管理好」。
  • 不要小看那些稀鬆平常的事,往往正因為這些小事造成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傳承」,而這些累積下來的傳承,終有一天將「回饋」到我們身上。 我們平日的言行舉止在在都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所以,為了讓「傳承」與「回饋」是一個良善的循環,請用良好的「身教」和「言教」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吧!祝福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羽•凡的沙龍
18會員
81內容數
個人的心情抒發與感觸和體悟,期許鼓勵並激勵自己,或許能與他人產生共鳴;這個世界每天都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過不去的檻,期望個人的心情物語能帶給他人心靈上的溫暖,讓心靈的黑暗能迎來燦爛的陽光
羽•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4
看到媽媽躺在病床上喊苦,讓我很無奈,有一種無力感,明明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卻總是將決定權交予他人,我看著媽媽如此的消極與沮喪,也只能讓她放聲大哭的發洩,因為我知道,這時候的她,最需要的是好好的發洩,與其讓她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如通通發洩出來吧!爸爸往生後的某一天,我跟媽媽談了一下,我
2025/02/14
看到媽媽躺在病床上喊苦,讓我很無奈,有一種無力感,明明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卻總是將決定權交予他人,我看著媽媽如此的消極與沮喪,也只能讓她放聲大哭的發洩,因為我知道,這時候的她,最需要的是好好的發洩,與其讓她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如通通發洩出來吧!爸爸往生後的某一天,我跟媽媽談了一下,我
2025/01/22
看到媽媽如此的悲觀、消極,儘管是身邊的人也未必能幫上什麼,畢竟老人家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有段時間我跟媽媽說她的一些觀念要改,她總回我:「要改什麼?怎麼改?我都已經幾歲的人了?」每每聽到她這麼說,我也不想再多說甚麼,只覺得「當局者」往往陷在自己的世界而不自知,且,一個人若真的有心想改變
Thumbnail
2025/01/22
看到媽媽如此的悲觀、消極,儘管是身邊的人也未必能幫上什麼,畢竟老人家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了,有段時間我跟媽媽說她的一些觀念要改,她總回我:「要改什麼?怎麼改?我都已經幾歲的人了?」每每聽到她這麼說,我也不想再多說甚麼,只覺得「當局者」往往陷在自己的世界而不自知,且,一個人若真的有心想改變
Thumbnail
2024/12/07
爸爸往生後,我會盡量多抽空回去陪伴媽媽,家裡門前每天都會坐著幾個老人和媽媽聊天,我是不會加入她們的行列,因為我會去看看我種的花又開了幾朵,只要看到花開的很漂亮,爭相鬥艷的等著我這個主人欣賞,我就會很開心。一天,媽媽突然跟我說某個鄰居伯伯很可憐,自從老婆往生後,總是念著要趕快下去找老婆和
Thumbnail
2024/12/07
爸爸往生後,我會盡量多抽空回去陪伴媽媽,家裡門前每天都會坐著幾個老人和媽媽聊天,我是不會加入她們的行列,因為我會去看看我種的花又開了幾朵,只要看到花開的很漂亮,爭相鬥艷的等著我這個主人欣賞,我就會很開心。一天,媽媽突然跟我說某個鄰居伯伯很可憐,自從老婆往生後,總是念著要趕快下去找老婆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子女小時候未對他們付出愛心和耐心,子女心裡容易不認同父母;長大後,雖為時較晚,但還是有改變的機會,父母要付出心力去圓滿,以身作則,用愛與關懷慢慢將子女導正,子女才不會反彈。」 「母子連心,要學佛,將自己的心安住,才能將子女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子女小時候未對他們付出愛心和耐心,子女心裡容易不認同父母;長大後,雖為時較晚,但還是有改變的機會,父母要付出心力去圓滿,以身作則,用愛與關懷慢慢將子女導正,子女才不會反彈。」 「母子連心,要學佛,將自己的心安住,才能將子女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公共場合是流行性疾病的高風險傳染區域,因此,在孩子上幼兒園前,我已做好各種準備,例如平時清潔消毒、飲食營養盡力做好,希望能讓孩子降低患病的機率。另外,我還幫孩子補了幾次健康成長的福德資糧,增強阻擋無形的防護罩。起先幾個月雖然學校陸續有各種流行疾病出現,但孩子依然平安健康,做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公共場合是流行性疾病的高風險傳染區域,因此,在孩子上幼兒園前,我已做好各種準備,例如平時清潔消毒、飲食營養盡力做好,希望能讓孩子降低患病的機率。另外,我還幫孩子補了幾次健康成長的福德資糧,增強阻擋無形的防護罩。起先幾個月雖然學校陸續有各種流行疾病出現,但孩子依然平安健康,做父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人生酬業」,無論吃葷或吃素都要修行,修行才能漸漸放下執心,了解宇宙真相,不再被世間假相所迷惑,墮落在六道輪迴之中苦不得脫。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稍縱即逝、轉瞬成空,人會覺得煩惱、痛苦,是放不下的我執、我相在作祟。印光大師:「萬境本閒,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人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人生酬業」,無論吃葷或吃素都要修行,修行才能漸漸放下執心,了解宇宙真相,不再被世間假相所迷惑,墮落在六道輪迴之中苦不得脫。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稍縱即逝、轉瞬成空,人會覺得煩惱、痛苦,是放不下的我執、我相在作祟。印光大師:「萬境本閒,唯心自鬧;心若不生,境自如如。」人
Thumbnail
由於這幾天,家中的長輩要動手術了,於是我得花比較多的時間陪伴女兒。 這陣子,我和女兒獨處時,她會賴在我的身邊,並且對我說:「媽媽,我最喜歡待在妳的身邊了!」 我以為我是女兒的那個唯一,但就在昨晚我臨時外出工作,先生前來接我回家時告訴我,女兒也一直對他說:「爸爸,我最喜歡待在你的身邊了!」
Thumbnail
由於這幾天,家中的長輩要動手術了,於是我得花比較多的時間陪伴女兒。 這陣子,我和女兒獨處時,她會賴在我的身邊,並且對我說:「媽媽,我最喜歡待在妳的身邊了!」 我以為我是女兒的那個唯一,但就在昨晚我臨時外出工作,先生前來接我回家時告訴我,女兒也一直對他說:「爸爸,我最喜歡待在你的身邊了!」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我們是雙薪家庭,我與老公下班回到家平均都快晚上8點,0-3歲到現在,小孩平常星期一到五在公婆家住,到了星期五晚上在帶回我們照顧,我們是謂假日父母,因為平時主要照顧者爺爺、奶奶,跟我們年輕這一代仍然有很多教養的觀念不一樣,造成很多關於小孩教養的衝突。 例如: 事件一: 小孩子還小時大約1歲多,會
Thumbnail
我們是雙薪家庭,我與老公下班回到家平均都快晚上8點,0-3歲到現在,小孩平常星期一到五在公婆家住,到了星期五晚上在帶回我們照顧,我們是謂假日父母,因為平時主要照顧者爺爺、奶奶,跟我們年輕這一代仍然有很多教養的觀念不一樣,造成很多關於小孩教養的衝突。 例如: 事件一: 小孩子還小時大約1歲多,會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有四個孩子,人家說自己的孩子不管有多醜、多不好,還是會視如珍寶般的疼愛。但我對大兒子並沒有喜愛的感覺,從小就沒有特別關注他,因為他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難帶、較愛哭,也很會搞破壞。家裡常常被弄得一團亂,連帶著我也被先生罵,所以更不喜歡他了。   在遇到精舍、誦經修行之前,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有四個孩子,人家說自己的孩子不管有多醜、多不好,還是會視如珍寶般的疼愛。但我對大兒子並沒有喜愛的感覺,從小就沒有特別關注他,因為他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難帶、較愛哭,也很會搞破壞。家裡常常被弄得一團亂,連帶著我也被先生罵,所以更不喜歡他了。   在遇到精舍、誦經修行之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