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勇敢當散戶,不要怕丟臉!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大家都知道,股市投資人十之八九都是賠錢的,而其中幾乎都是散戶。很多人把「散戶」和任大戶宰割收成的「韭菜」畫上等號。大家都不想當賠錢的散戶,所以積極學習股票投資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以為就能從「散戶」變「專家」。但是不管多認真學習,都不保證變成賺錢的專家。我認為當散戶不可恥,只要不是韭菜就好。


如何做一個會賺錢的散戶,而避免當一個賠錢的韭菜呢?


散戶有哪些特徵呢?我不是要你完全不再有這些特徵,而是就算你還有這些特徵,也一樣可以賺到錢。


特徵一、害怕套牢,所以從來不敢在低點買股票。


害怕套牢,是人之常情,也別相信專家都不會套牢。只要買過股票的人,誰沒有套牢過?


現在指數來到17000點附近,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是高點,當然就不敢在此時進場,當然也是因為害怕會套牢。但是,如果會漲到20000點,甚至更高,一直等待,不就錯過上漲的行情了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95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資幸福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施昇輝的小資幸福講堂
22.9K會員
425內容數
小資族群看過來,我是最「樂活」的理財專家,要用最簡單的方法,教你輕鬆投資!
2025/04/26
兆豐金預計今年配發1.6元現金股息,我非常失望。以本週五收盤價37.45元計算,股息殖利率只有4.27%。0056前兩季合計已配2.14元,用第一次除息前收盤價36.39元計算,「兩季」的股息殖利率都有5.88%,已經遠勝兆豐金「一年」的股息殖利率了。未來該如何看待兆豐金和0056呢?  
2025/04/26
兆豐金預計今年配發1.6元現金股息,我非常失望。以本週五收盤價37.45元計算,股息殖利率只有4.27%。0056前兩季合計已配2.14元,用第一次除息前收盤價36.39元計算,「兩季」的股息殖利率都有5.88%,已經遠勝兆豐金「一年」的股息殖利率了。未來該如何看待兆豐金和0056呢?  
2025/04/19
在上一週的激情之後,本週相對平靜。上週指數收19528點,本週收19395點,小跌133點。本週最低19196點,最高20023點,震盪只有827點。本週行情就是一個「盤」字,但最大的隱憂來自成交量的急速萎縮,因此對未來行情很難樂觀看待。怎麼辦?  
2025/04/19
在上一週的激情之後,本週相對平靜。上週指數收19528點,本週收19395點,小跌133點。本週最低19196點,最高20023點,震盪只有827點。本週行情就是一個「盤」字,但最大的隱憂來自成交量的急速萎縮,因此對未來行情很難樂觀看待。怎麼辦?  
2025/04/12
本週大家有幸見證了一天跌停一天漲停的歷史時刻。本周五開低走高,收最高19528點,一天的高低落差更高達1110點,但大家絕對不要以為警報解除了。川普關稅暫緩90天實施,算是開了人道走廊。國安基金看來本週五有進場,算是包車來接投資人避難。接下來該怎麼做,比較安全呢?  
2025/04/12
本週大家有幸見證了一天跌停一天漲停的歷史時刻。本周五開低走高,收最高19528點,一天的高低落差更高達1110點,但大家絕對不要以為警報解除了。川普關稅暫緩90天實施,算是開了人道走廊。國安基金看來本週五有進場,算是包車來接投資人避難。接下來該怎麼做,比較安全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出去玩了兩天,回來繼續替舊文章搬家,今天再搬韭菜心理學的第三回合~~~ 7、買中小型股,卻看大盤漲跌動搖 8、散戶對沖避險、怕買量少的股票 9、上班很忙沒空盯盤,但是我要當沖 10、混淆「投資、投機、賭博」的差別,覺得差不多都一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出去玩了兩天,回來繼續替舊文章搬家,今天再搬韭菜心理學的第三回合~~~ 7、買中小型股,卻看大盤漲跌動搖 8、散戶對沖避險、怕買量少的股票 9、上班很忙沒空盯盤,但是我要當沖 10、混淆「投資、投機、賭博」的差別,覺得差不多都一樣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股市投資人十之八九都是賠錢的,而其中幾乎都是散戶。很多人把「散戶」和任大戶宰割收成的「韭菜」畫上等號。大家都不想當賠錢的散戶,所以積極學習股票投資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以為就能從「散戶」變「專家」。但是不管多認真學習,都不保證變成賺錢的專家。我認為當散戶不可恥,只要不是韭菜就好。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股市投資人十之八九都是賠錢的,而其中幾乎都是散戶。很多人把「散戶」和任大戶宰割收成的「韭菜」畫上等號。大家都不想當賠錢的散戶,所以積極學習股票投資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以為就能從「散戶」變「專家」。但是不管多認真學習,都不保證變成賺錢的專家。我認為當散戶不可恥,只要不是韭菜就好。  
Thumbnail
剛踏入市場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跟一般的散戶不一樣,相信只要努力學習就有收穫,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能在市場中賺點零用錢,如果做得好還可以當副業發展為自己加薪,只想賺一點點很難嗎?
Thumbnail
剛踏入市場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跟一般的散戶不一樣,相信只要努力學習就有收穫,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能在市場中賺點零用錢,如果做得好還可以當副業發展為自己加薪,只想賺一點點很難嗎?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沒賺到錢,甚至還賠錢。如果你是這種人,現在就從訂閱本專欄開始,並立刻照我的方法做,真的可以擺脫「長期」虧損的宿命。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沒賺到錢,甚至還賠錢。如果你是這種人,現在就從訂閱本專欄開始,並立刻照我的方法做,真的可以擺脫「長期」虧損的宿命。  
Thumbnail
上週有一次演講結束後,有人提問:「ETF都是散戶在買,這樣不是很危險嗎?」我想,他一定是認為散戶在股市大多數都是賠錢的,所以散戶買ETF,應該也會賠錢,但我為什麼要一直建議大家買ETF呢?  
Thumbnail
上週有一次演講結束後,有人提問:「ETF都是散戶在買,這樣不是很危險嗎?」我想,他一定是認為散戶在股市大多數都是賠錢的,所以散戶買ETF,應該也會賠錢,但我為什麼要一直建議大家買ETF呢?  
Thumbnail
最近網友問我最多的問題就是「現在還能買嗎?」我很納悶,之前大跌時為何不買?現在漲了2000點,才想買?有人回答我:「當時怕套牢啊!」但是,現在才要買,不是更容易套牢嗎?  
Thumbnail
最近網友問我最多的問題就是「現在還能買嗎?」我很納悶,之前大跌時為何不買?現在漲了2000點,才想買?有人回答我:「當時怕套牢啊!」但是,現在才要買,不是更容易套牢嗎?  
Thumbnail
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給我的留言:「不要再害年輕人了。」我認為它不是一般的酸民言論,而像是沉痛的呼籲,所以才更讓我感到震驚。我這幾年來分享的無腦理財術,真的是害了年輕人嗎?  
Thumbnail
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給我的留言:「不要再害年輕人了。」我認為它不是一般的酸民言論,而像是沉痛的呼籲,所以才更讓我感到震驚。我這幾年來分享的無腦理財術,真的是害了年輕人嗎?  
Thumbnail
我每次演講的時候,只要講到「大不了套牢」這五個字,就會惹得全場爆笑。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套牢,但我卻叫大家「不要害怕」套牢。請大家捫心自問,怎麼可能可以百分之百避免套牢呢?  
Thumbnail
我每次演講的時候,只要講到「大不了套牢」這五個字,就會惹得全場爆笑。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套牢,但我卻叫大家「不要害怕」套牢。請大家捫心自問,怎麼可能可以百分之百避免套牢呢?  
Thumbnail
最近幾次演講,碰到的問題不外乎是「好像賺不多」、「可不可以先獲利了結?」、「賺的錢真的要拿去花?」等等,都是和「賺錢」有關,只是賺多賺少而已。大家要知足,至少大家已經不再是股市中那八九成賠錢的投資人了。  
Thumbnail
最近幾次演講,碰到的問題不外乎是「好像賺不多」、「可不可以先獲利了結?」、「賺的錢真的要拿去花?」等等,都是和「賺錢」有關,只是賺多賺少而已。大家要知足,至少大家已經不再是股市中那八九成賠錢的投資人了。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位知名財經部落客在文章中寫道「小資族存股,以後只能去吃土」。我完全不能認同這個觀點,特以本文來勸告小資男女千萬不要想迅速致富,而忽視投資的風險。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位知名財經部落客在文章中寫道「小資族存股,以後只能去吃土」。我完全不能認同這個觀點,特以本文來勸告小資男女千萬不要想迅速致富,而忽視投資的風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