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嘛嘛吼mà-mà-háu
6會員
19內容數
偶爾看看展覽的快樂動漫迷碎碎念。
嘛嘛吼mà-mà-háu的其他內容
2021/05/27
(舊稿重貼,2021/05/27)最近因為疫情擴大,許多公立場館緊急休館,連學校也改為不到校上課。
自從上次進博物館、美術館不過是一個多月前的事,現在看當初的照片記錄,有種隔世的恍惚感。

2021/05/27
(舊稿重貼,2021/05/27)最近因為疫情擴大,許多公立場館緊急休館,連學校也改為不到校上課。
自從上次進博物館、美術館不過是一個多月前的事,現在看當初的照片記錄,有種隔世的恍惚感。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六月底的時候去了一趟京阪,謝謝最罩的旅伴們。每次去日本會安排幾間美術館/博物館,真是沒想到這次會因為很莫名其妙的理由挑了這間 。

六月底的時候去了一趟京阪,謝謝最罩的旅伴們。每次去日本會安排幾間美術館/博物館,真是沒想到這次會因為很莫名其妙的理由挑了這間 。

會來到這個景點,其實是先生曾經到那裡面用餐過後就念念不忘,一直跟我誇讚說那邊很文青,餐點也很好吃,重點是『人很少』,趁著補班日來走一趟,才發現這裡真的不錯,假日甚至還會舉辦野餐,醃脆梅等有趣的親子活動,推薦喜歡日式風格的朋友來走走喔!

會來到這個景點,其實是先生曾經到那裡面用餐過後就念念不忘,一直跟我誇讚說那邊很文青,餐點也很好吃,重點是『人很少』,趁著補班日來走一趟,才發現這裡真的不錯,假日甚至還會舉辦野餐,醃脆梅等有趣的親子活動,推薦喜歡日式風格的朋友來走走喔!

近日確定於2022年完工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未完工先造成轟動討論的藝術人文設施,尤以「山丘」造型的日式風格建築引人注目,吸引許多住客或遊客期待能在青埔來場「人文藝術」的美麗邂逅!
預計規劃「一大館三小館」,除了美術館母館外,還有兒童美術館、中路美術館和橫山書法藝術館,而美術館本身預計佔地9.8公頃

近日確定於2022年完工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未完工先造成轟動討論的藝術人文設施,尤以「山丘」造型的日式風格建築引人注目,吸引許多住客或遊客期待能在青埔來場「人文藝術」的美麗邂逅!
預計規劃「一大館三小館」,除了美術館母館外,還有兒童美術館、中路美術館和橫山書法藝術館,而美術館本身預計佔地9.8公頃

上週五在閨蜜的盛情邀約下,來到位於和平東路一段巷子內的「大院子」欣賞知名作家劉墉先生的畫展。
到了現場才發現地點其實在溫州街附近,原址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海軍招待所,光復之後移作臺大教職員宿舍,為了活化古蹟,原址增建了玻璃屋作為咖啡廳,微雨的午后,一壺香草茶配上甜點,姐妹倆先來上一小時的日常近況更新,再

上週五在閨蜜的盛情邀約下,來到位於和平東路一段巷子內的「大院子」欣賞知名作家劉墉先生的畫展。
到了現場才發現地點其實在溫州街附近,原址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海軍招待所,光復之後移作臺大教職員宿舍,為了活化古蹟,原址增建了玻璃屋作為咖啡廳,微雨的午后,一壺香草茶配上甜點,姐妹倆先來上一小時的日常近況更新,再

森山松之助的多數作品,至今幾乎都被完整保留下來,甚至持續使用。臺北西區曾是日據時代許多政府機要單位及官署的聚集地,而現在一般民眾可在每月的特定日期,一次走訪三幢代表台灣曾經風華歲月的建築,無料聆聽館內的導覽介紹,更深入瞭解它們背後的歷史故事與設計特色。

森山松之助的多數作品,至今幾乎都被完整保留下來,甚至持續使用。臺北西區曾是日據時代許多政府機要單位及官署的聚集地,而現在一般民眾可在每月的特定日期,一次走訪三幢代表台灣曾經風華歲月的建築,無料聆聽館內的導覽介紹,更深入瞭解它們背後的歷史故事與設計特色。

台灣經歷過日治時期五十年歷史,日治時期老舊傳統日式建築說明日本式和風房子建築風格。很多這種日式和風老房子在日治時期都是日本在台灣相關政治人物所居住,時代演變下,現在下大多被拆光。台北市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日式建築物,多作為當今中央政府機關與博物館用途,南門町三二三就是一棟保留完整日式建築物。

台灣經歷過日治時期五十年歷史,日治時期老舊傳統日式建築說明日本式和風房子建築風格。很多這種日式和風老房子在日治時期都是日本在台灣相關政治人物所居住,時代演變下,現在下大多被拆光。台北市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下來日式建築物,多作為當今中央政府機關與博物館用途,南門町三二三就是一棟保留完整日式建築物。

用餐前的空檔,在巷弄之間意外發現到了這間老宅,門口的花窗和土磚牆,一下子就將我們的眼光抓走了。
一進來便能感受濃厚的老屋氣息,從門窗或者樓梯,能感受到用心維護和擺設的一切。
這樣的洗手台現在已有點難見到,加上一旁的椅子,在這裡坐上一晚看本書,就是簡單的幸福不為過了吧。

用餐前的空檔,在巷弄之間意外發現到了這間老宅,門口的花窗和土磚牆,一下子就將我們的眼光抓走了。
一進來便能感受濃厚的老屋氣息,從門窗或者樓梯,能感受到用心維護和擺設的一切。
這樣的洗手台現在已有點難見到,加上一旁的椅子,在這裡坐上一晚看本書,就是簡單的幸福不為過了吧。

(舊稿重貼,2021/3/15)
之前聽說臺灣漫畫家和博物館、美術館進行合作,其中有座私人美術館挺讓人好奇的,農曆年前(2021)去了一趟他老人家位於永和的美術館 — — 楊三郎美術館。
成立於1991年,是臺灣第一座私人美術館,或許正是在這個時間點才能讓從日本時代的臺灣美術慢慢浮現。

(舊稿重貼,2021/3/15)
之前聽說臺灣漫畫家和博物館、美術館進行合作,其中有座私人美術館挺讓人好奇的,農曆年前(2021)去了一趟他老人家位於永和的美術館 — — 楊三郎美術館。
成立於1991年,是臺灣第一座私人美術館,或許正是在這個時間點才能讓從日本時代的臺灣美術慢慢浮現。

在溫州街一帶散步,轉彎走入和平東路一段、遇見「大院子」。「大院子」是身世有點謎、命運頗多舛、但終究幸運重生的一幢日式老屋。它的前身帶有神祕謎樣色彩,一說是這裡曾為日本海軍招待所(水交社)、又有一說它曾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即現在的臺灣大學)單身教職員的宿舍...

在溫州街一帶散步,轉彎走入和平東路一段、遇見「大院子」。「大院子」是身世有點謎、命運頗多舛、但終究幸運重生的一幢日式老屋。它的前身帶有神祕謎樣色彩,一說是這裡曾為日本海軍招待所(水交社)、又有一說它曾是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即現在的臺灣大學)單身教職員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