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飛越紅色的蔓越莓海,秋天迎面而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出埃及記》摩西大手一揮,紅海的海水向兩邊退去,露出平坦道路,拯救了信仰忠貞的埃及人。紅海位於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大溫地區也有一種紅海,只存在秋天短暫的幾個星期裡。
蔓越莓農場收成時,紅色果實漂流成海 (照片提供:海馬老爸)
這就是蔓越莓收穫季節特有的景象:蔓越莓海。

斯斯有3種,蔓越莓的採收方法有2種

說是海,其實誇張了。但是每年九月下旬到十月初,大溫較偏遠地區的農場出現一畦一畦面積不小的水池,鮮紅的蔓越莓果漂浮在水面,有如紅寶石在初秋的藍天下燦爛。
蔓越莓收成有兩種方式:以機器直接從樹叢上剝取蔓越莓果的方式,稱為乾式採收 (Dry Harvesting),主要供超市或是市集販售;溼式採收(Wet Harvesting)則是契作農場或以提供給廠商製作加工品為主的蔓越莓採收方式,效率高且可快速採收完成。
紅色蔓越莓海的出現,就是溼式採收過程的景象。十月初某日,多雨的溫哥華霪雨稍歇,我驅車來到蘭里堡(Fort Langley)的蔓越莓農場The Bog Riverside Cranberry Farm參觀蔓越莓採收的過程。
位於Fort Langley的The BOG是專營蔓越莓的農場(照片提供:海馬老爸)
在停車場停好車,將購票證明的QR碼讓門口的工作人員掃描,機器轟隆聲中迫不及待衝向一旁的水池。午後的烏雲隆厚,蔓越莓海在僅有的陽光下隨著水光搖晃,佔據了大半個水塘(bog)。

畫面唯美的溼式採收

水塘中兩位男子穿著及胸的水褲,水深及腰,費力地拉扯漂在水面上的浮繩,將蔓越莓逐漸集中。水塘近岸處有一小區被四根金屬柱圈成方形,被集中的蔓越莓雨水流在此陷落。
農人正使勁將漂浮的蔓越莓集中(照片提供:海馬老爸)
在岸邊有一QR Code,我以手機掃描後收聽農場提供的解說,抬頭四望,頓時了解整個溼式收成的流程:
步驟一、在收成的前一晚,以抽水機抽取鄰近河流的水,灌注到四周有土牆種的植蔓越莓果樹田。水池中的水高約5呎高,剛好漫過果樹樹梢。
步驟二、收成當天,農人以俗稱「打蛋機」水輪機(water reel)的大滾輪在水田中將蔓越莓果翻打,蔓越莓因為果肉有氣室,離枝後便漂浮在水面上。(參見以下溫哥華網紅DownieLive的影片)
步驟三、農人以充氣的塑膠氣繩將漂在水面上的圈住,拉動氣繩將蔓越莓集中,然後以幫浦機器透過大水管將水與蔓越莓抽出,裝載成桶。
步驟四、以分裝機將蔓越莓果依尺寸分級,同時淘汰出破損或腐爛的果實。之後便裝箱送往採購商或賣場。
一旁的機器將水中的蔓越莓吸起並清洗(照片提供:海馬老爸)
農場裡最吸引人的當然就是大片水域載浮載陳的大片紅色果實,以及努力抵抗水浮力,在池中辛勞的農人。一旁操作兩層樓高的果實汲取機的農人則像螞蟻般來回搬運並堆高一桶又一桶的蔓越莓果。

家庭經營的蔓越莓農場:The BOG

Riverside Cranberry Farm的主人Brian Dewit是農場第三代。與父親經營的禽畜農產不同,從小在家中的農場長大,Brian娶妻生子後開創蔓越莓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三個兒子跟一個女兒雖然年紀都還小,都已經在蔓越莓農場裡幫忙,期望未來第四代能接棒。
農場附設的小賣店(照片提供:海馬老爸)
農場主要的房舍便立在池邊,牆上貼著大大的The BOG招牌。農舍裡有兩間房,一間展示了果實分級的機器,Brian兩個小孩邊玩邊執行老爸交付的解說工作。另一間則是展售區,除了農場自產的新鮮蔓越莓,更多的是蔓越莓坐成的果醬、果乾、糕點以及農場的周邊商品。
農場自製的蔓越莓果汁(照片提供:海馬老爸)
在池邊觀看許久,我沿著水池邊的土堤繞行,在水池的另一頭回望農場。農場屋舍以及背後的樹林倒映在水面上,艷赤的蔓越莓被圈成圓形,像是舖在地上的紅毯,迎接秋天的來臨。
從蔓越莓田另一端回望農場,倒影在水中(照片提供:海馬老爸)
離開前我在農場商店裡買了一包蔓越莓粉和一罐蔓越莓辣椒醬,準備烘烤一些酸中帶甜的糕點。打算等過一陣子楓葉完全變色,邊品嘗邊欣賞秋天的紅葉,讓身體從裡紅到外。

$299即可跨平台、跨裝置永久閱讀方格子專題《你應該認識的加拿大》
每月更新5篇文章,輕鬆掌握加拿大文化與史地知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4會員
128內容數
加拿大俗稱楓葉國,國土面積排名全世界第二,人口卻只有4,000萬。 關加拿大的趣事、典故和故事,讓我一一說分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野菇採集並不如想像中容易。除了必須眼明手快,相中隱身苔癬或樹叢間的菇朵,即刻彎腰採下;上上下下走在原始森林裡,不知不覺竟走了數公里的坡地。
北國的森林與水景給了李宗盛逃離台北喧囂的理由。從溫哥華市區出發,越過茂林一處又一處,Belcarra公園就依偎在半島與海的交界處。
攤位上的農產都是剛摘採不久,新鮮度不在話下;面對面和攤販老闆聊天,談話中了解買回家的菜肉是哪裡來的,如何栽植的,也是樂趣的一種。
溫哥華機場的SkyTeam Lounge走的不是奢華路線,而是通透、渾然大器的休閒風格。端坐在貴賓室裡,機場大片大片的落地玻璃之後,近景的飛機跑道向地平線延伸,視線穿過遠方的山脈,直落在湛藍成一條細線的海平面上。
在湖上划著划著,身上艷毒的日光與腳下的沁涼帶來冰火二重天的奇異感受。仰躺在板上凝視藍天,手浸入湖水撩撥,感受波浪在身下隱約的搖晃,想像水中生物在湖底緩緩地游過……
你也許不知道比爾瑞德(Bill Reid)是誰,但如果你曾造訪過溫哥華,曾路經溫哥華國際機場出境大廳,或是去過溫哥華水族館,你一定看過他的作品。
野菇採集並不如想像中容易。除了必須眼明手快,相中隱身苔癬或樹叢間的菇朵,即刻彎腰採下;上上下下走在原始森林裡,不知不覺竟走了數公里的坡地。
北國的森林與水景給了李宗盛逃離台北喧囂的理由。從溫哥華市區出發,越過茂林一處又一處,Belcarra公園就依偎在半島與海的交界處。
攤位上的農產都是剛摘採不久,新鮮度不在話下;面對面和攤販老闆聊天,談話中了解買回家的菜肉是哪裡來的,如何栽植的,也是樂趣的一種。
溫哥華機場的SkyTeam Lounge走的不是奢華路線,而是通透、渾然大器的休閒風格。端坐在貴賓室裡,機場大片大片的落地玻璃之後,近景的飛機跑道向地平線延伸,視線穿過遠方的山脈,直落在湛藍成一條細線的海平面上。
在湖上划著划著,身上艷毒的日光與腳下的沁涼帶來冰火二重天的奇異感受。仰躺在板上凝視藍天,手浸入湖水撩撥,感受波浪在身下隱約的搖晃,想像水中生物在湖底緩緩地游過……
你也許不知道比爾瑞德(Bill Reid)是誰,但如果你曾造訪過溫哥華,曾路經溫哥華國際機場出境大廳,或是去過溫哥華水族館,你一定看過他的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梨園 在苗栗的卓蘭果園,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果園的景象總是令人陶醉。這裡的果園以其豐富多樣的水果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而著名,成為了假日採果的熱門去處。每年到了採收季節,果農們便忙碌起來,準備迎接豐收的喜悅。這次開車走在果園的小路上,看到許多果園,這裡是一處應該可以採收的大梨園。 包在紙袋中 這片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兒子送的濱刺麥果, 應該稱之為果序(因為已經結成果) 裏頭有點複雜, 還有一些組員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不過最後的主角是最後一張圖-“濱刺麥果序06” 整個過程不是很好拆!!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這圓形刺球分一半(如上小圖02) 2.再取出自己認為可能是一隊的份子,如小
第三章 住在旅社不出一週,我們便開始到草莓園工作。草莓園看起來一列一列地整整齊齊,沿著山坡地勢種植,顯得高高低低。 工頭駕著小貨車緩緩駛來,車斗上一疊疊的提籃就是我們唯一的工具。每個人先拿一個提籃,兩人一組站在草莓圃的一端,負責同一列的兩側。草莓採滿一籃約五公斤重,還不滿時就必需隨身提著爬坡
Thumbnail
很多人採草莓都會選擇大湖那個區塊,架高起來的那種草莓園,不用蹲下爬起,採沒多久就腿軟腳抖,累得半死。 偶然一次因為工作關係必須到草莓園去尋找品質優良的草莓,所以,曾經在大湖各種大大小小的草莓園裡穿梭過,當然也嗑了不少草莓。 因為一直沒有真的很中意的草莓園,加上草莓園老闆很喜歡做一種偷雞摸狗的事,
Thumbnail
大湖八份的草莓田主要位於丘陵地帶,海拔約在500至800公尺之間。草莓田通常被規劃成一畦一畦的,每畦寬約1公尺,長約10公尺。畦間留有小徑,方便遊客穿梭採草莓。 草莓田的景色會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在春季草莓盛開的季節,草莓田裡會開滿粉紅色的草莓花,形成一片美麗的花海。當草莓成熟時,草莓田裡就會點綴
Thumbnail
5月22號這天,我終於迎來我的「採草莓」初體驗了! 「pick」這個字在英文有「採」的意思,由於我們身處草莓園,因此當聽到工頭喊「pick」或是「picking」的時候,就代表今天的任務就是去採草莓了。
Thumbnail
這個給你! 某孩那天回來抱了一盆這玩意,說他跟同學去採草莓,想自己種草莓也不錯,就抱了一盆回家。一盆150,還好吧,他說。 我實在難以想像會有人千里迢迢從大湖買一盆草莓,然後抱著這玩意搭車回台北,又搭捷運回家,那畫面讓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可笑。 #好像某個電影場景見過 為何你會幹這種怪事?我問
Thumbnail
在台灣是冬天吃草莓,在緯度比較高的歐洲,草莓的盛產季節是在夏天喔!而且也有草莓園開放自採,一起來看看歐洲採草莓和台灣有什麼不一樣,還有那一望無際的美麗風景吧!
Thumbnail
草莓季節到了,週末和朋友一起前往苗栗著名的大湖草莓農場,開始了一場採草莓的冒險。採摘到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草莓後,還有草莓酒莊的特色美食等著我們去品嚐。快來一起感受草莓季節的魅力吧!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梨園 在苗栗的卓蘭果園,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果園的景象總是令人陶醉。這裡的果園以其豐富多樣的水果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而著名,成為了假日採果的熱門去處。每年到了採收季節,果農們便忙碌起來,準備迎接豐收的喜悅。這次開車走在果園的小路上,看到許多果園,這裡是一處應該可以採收的大梨園。 包在紙袋中 這片
Thumbnail
這是很多年前兒子送的濱刺麥果, 應該稱之為果序(因為已經結成果) 裏頭有點複雜, 還有一些組員不知該如何稱呼它們! 不過最後的主角是最後一張圖-“濱刺麥果序06” 整個過程不是很好拆!! 1.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把這圓形刺球分一半(如上小圖02) 2.再取出自己認為可能是一隊的份子,如小
第三章 住在旅社不出一週,我們便開始到草莓園工作。草莓園看起來一列一列地整整齊齊,沿著山坡地勢種植,顯得高高低低。 工頭駕著小貨車緩緩駛來,車斗上一疊疊的提籃就是我們唯一的工具。每個人先拿一個提籃,兩人一組站在草莓圃的一端,負責同一列的兩側。草莓採滿一籃約五公斤重,還不滿時就必需隨身提著爬坡
Thumbnail
很多人採草莓都會選擇大湖那個區塊,架高起來的那種草莓園,不用蹲下爬起,採沒多久就腿軟腳抖,累得半死。 偶然一次因為工作關係必須到草莓園去尋找品質優良的草莓,所以,曾經在大湖各種大大小小的草莓園裡穿梭過,當然也嗑了不少草莓。 因為一直沒有真的很中意的草莓園,加上草莓園老闆很喜歡做一種偷雞摸狗的事,
Thumbnail
大湖八份的草莓田主要位於丘陵地帶,海拔約在500至800公尺之間。草莓田通常被規劃成一畦一畦的,每畦寬約1公尺,長約10公尺。畦間留有小徑,方便遊客穿梭採草莓。 草莓田的景色會隨著季節而有所變化。在春季草莓盛開的季節,草莓田裡會開滿粉紅色的草莓花,形成一片美麗的花海。當草莓成熟時,草莓田裡就會點綴
Thumbnail
5月22號這天,我終於迎來我的「採草莓」初體驗了! 「pick」這個字在英文有「採」的意思,由於我們身處草莓園,因此當聽到工頭喊「pick」或是「picking」的時候,就代表今天的任務就是去採草莓了。
Thumbnail
這個給你! 某孩那天回來抱了一盆這玩意,說他跟同學去採草莓,想自己種草莓也不錯,就抱了一盆回家。一盆150,還好吧,他說。 我實在難以想像會有人千里迢迢從大湖買一盆草莓,然後抱著這玩意搭車回台北,又搭捷運回家,那畫面讓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可笑。 #好像某個電影場景見過 為何你會幹這種怪事?我問
Thumbnail
在台灣是冬天吃草莓,在緯度比較高的歐洲,草莓的盛產季節是在夏天喔!而且也有草莓園開放自採,一起來看看歐洲採草莓和台灣有什麼不一樣,還有那一望無際的美麗風景吧!
Thumbnail
草莓季節到了,週末和朋友一起前往苗栗著名的大湖草莓農場,開始了一場採草莓的冒險。採摘到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草莓後,還有草莓酒莊的特色美食等著我們去品嚐。快來一起感受草莓季節的魅力吧!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