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2017
-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 演員:菲昂·懷海德、阿紐林·巴納德、馬克·勞倫斯
- 主觀評分:8/10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敦克爾克戰役(1940),當時的英法聯軍為了避免被德國圍殲,下令執行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整個撤退行動歷經九天,並成功挽救了將近40萬盟軍的性命。
這部電影沒有激烈的槍戰火拼,也沒有主角奮勇殺敵的畫面,而是放大顯示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對生存的渴望,展露出無情的戰爭中最真實的一面。與其說是一部戰爭片,不如說《敦克爾克大行動》是部災難電影。
電影以陸、海、空三條故事線交替呈現,並分別以一星期、一天、一小時分別出事件的急迫與等待的漫長,各個時間線的組合也讓電影的劇情添加了不少懸疑感。故事並沒有帶入太多戰爭背景,而是從每個戰爭中的小角色出發,並透過打亂時間線,使觀眾看見的不再是事件的因果關係,而是從事發結果去回朔每一段意外的起始點。這種手法也呈現出再戰爭的摧殘下,一位極度惶恐的士兵,原本該是一位理性冷靜發號施令的軍官,但卻不敵心理的恐懼與創傷,淪落情緒崩潰的慘狀。
相較於其他諾蘭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明顯省略了許多角色之間的對白,卻仍讓觀眾接收到電影所傳達的恐懼。諾蘭表示:「電影中的對白是極度人工且虛假的,即使寫得再好也一樣」。這部電影想帶給觀眾的事物,這種原始的恐懼,也不需要透過言談,就能真實的透過畫面感受到。
士兵們的行為,展現歐幾里得式的道德準則,也就是非生即死。諾蘭在創作時只在乎:他們能否成功逃出去、他們會不會溺死、會不會被輾死,而非角色發展與他們之間互動。
看過近期諾蘭電影的人都知道,諾蘭非常喜歡交織音樂與畫面,因此,他對電影配樂也有極為強烈的要求。諾蘭提到:「《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劇本節奏和我過往的作品不同,需要靠音樂強化。」而《敦克爾克大行動》的配樂師是漢斯季默,他在這部電影裡運用了一種聽覺錯覺,叫「施帕音」(Shepard Tone)的技巧,類似於「滾雪球」的概念。
不論施怕音階上升或下降,只要它一再反覆播放,就能聽到音階似無止盡的上升或下降,聽起來會有點像空襲警報的音效,來強化恐懼的張力。配樂中同時也融入了類似時鐘的滴答聲,提升了電影持續性的緊張與刺激。
《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另一項記憶點,莫過於是電影片尾的對話。陸軍說了:「我們只不過是生存下來而已」,得到的回覆卻是:「這樣就夠了」。其中,發毯子的那位老人,更是對每一位成功存活的士兵歡呼:「幹的好」。或許這是這位男人的經驗談,或許他也曾是一名奮勇殺敵的戰士,很幸運的存活了下來。
以軍事角度來看,這場戰役失敗了,撤退行動更是難以接受的一項恥辱;但以民眾的角度來看,在現實的戰場上,沒有真正的英雄,只有逃過一劫的倖存者。歷經了殘酷的戰爭,還能夠活著,「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