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追求成就的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接觸到思考改變這件事,然而一味學習輸入知識,卻常常還保有舊有習氣和觀念,導致緊要關頭或臨門一腳卻是舊習氣壞事,後續百思不解,明明可避免或者更好,無有因由只好給個理由,運氣差!!
追求卓越,需要知道那些誤區要導正,因為不明白,導致修正不過來,這跟東方傳統教育有關,大部分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所
引導或告知,
這個不能做,那個不可以,卻很少教育引導思考,或給正確方法,比如:長輩會告訴你,那水很燙,不要過去會燙到,卻常常忘記教導如何正確地面對事物,可以抓提把或用隔熱板(布)預防。所以每個人都用
人生的經歷去嘗試新事物,沒有試到成功方法,不是放棄就是不斷使用舊模式。請注意曼尼所說是
舊模式……
台灣人很努力,努力創造過去輝煌的台灣經濟,但由於經濟的衰退,很多人都想要快速致富,但快速致富的另外一個層面就是
暴露在高風險下,世上都是相對,想要在短時間之內快速致富,相對就必須承擔
較高的風險,知識和心態沒有跟上,就有如中了彩票,最後卻沒能把財富留下來,擁有財富心態和財富腦袋就尤為重要,這代表著擁有財富能力,並非一直追求著財富跑
在台灣可以搜尋到大量的
網路文章跟書籍,無論是創業或投資都在教大家如何快速變有錢和賺錢,在人性上期待著追求快速越多越好,卻
失去理性作出一些相反的決定,更容易被騙取財富跟金錢,在相對的經驗及經歷上容易呈現人性的弱點--
貪婪,反而被利用,這值得
深深的省思。我們就來明白擁有財富者,該具備甚麼心態和思想。
追求財富的目的是什麼?
當您達到財富的目標後,下一個目標是追求更高的財富目標嗎?
很多人都不知道追求金錢的背後目的是什麼,只一味的去想要賺取,最後不但沒有賺到想要的金錢,甚至成為追求金錢的奴隸,思索一下有一天達成財富目的後,會是想要過上什麼生活呢?那才是我們
追求財富的目的。
曼尼認為,追求財富的目的是
提升生活品質與追求心靈的富有,在追求金錢中只是過程之一,很多人會認為有錢人每天都在工作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財富自由而摒棄,如果工作是這些富人的
樂趣和熱情,這何嘗不是為他們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其實深入探討這些富有的人,大多數願意負擔起社會責任並且樂在其中。這是一個
善循環,並且讓他們得到社會認同,同時得到企業商譽,富人所說的話更具有
影響力,推出的商品更具有認同感,然後賺到更多的金錢,依此得到更好的循環效果。
慢慢致富風險最低,相對的成功率也最高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有錢人之一,是非常多人的偶像,亞馬遜的CEO貝佐斯曾經分享,「有一次我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
而且是世界上第二有錢的人,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 巴菲特:因為沒有人願意
慢慢的變有錢,我覺得就是巴菲特說過很多關於投資的
至理名言裡」,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是最有意義的一句話。如果你想成為富人,願意慢慢變有錢嗎?目前80多歲巴菲特的財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幾個人其中一位,巴菲特50歲之後賺到的錢,占目前財富的比例99%,就是說他目前所有的財富,都在50歲以後才擁有。
馬雲的富有,在華人區公認的,90%的資產,都是在50歲以後才擁有。
這兩個例子展示一個現象,很可能跟我們想像不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慢慢變富的含義,雖然30歲成為有錢人,跟50歲成為有錢人和80歲成為有錢人意義不同,但他只是反映你什麼時候開始
開竅,讓自己開始變成有錢人的事實。
瞭解自己的現況,做目前的規劃
很多人認為現在已經負債,應該先把債務還清,再做儲蓄規劃或投資計畫,但是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就背負著學貸,先償還學貸這樣的想法一定是對的嗎?
我們都知道
學貸利率非常低,還款需要從利率最高者先還,通貨膨脹在稀釋賺取的金錢,同時也在稀釋貸款費率,因為正規貸款都是
固定利率,透過儲蓄規劃,學習投資計畫,可在還清學貸的同時儲存投資本金,甚至已經開始按照你的投資計劃在運行。但是你所背負的像是信用卡的循環利息,信用卡循環利息達到18%,當然趕快清償債務是你必要的選擇,瞭解目前自己的財務狀況規劃再做選擇才是最準確的。
每個人
財務背景不同,相對儲蓄分配和可投資金額也不同,台灣已經步入老年社會,很多好朋友不但要家計,還要承擔父母贍養甚至是醫療費用,日本就是很好的社會背景給我們參考,台灣有那些儲蓄計劃,勞保退休金的如何換算,知道合法投資管道,現在保險機制如何讓我們有效理財,更進一步如何再去運用公司運作方式運用在個人上
增加收入和現金流,都是我們必須去學習的。
現代人忙碌生活,賺取生活需要開支,卻跟不上通貨膨脹和經濟變遷,擁有財商知識並且運用這份知識,享受得到的成果,就有如成就自己擁有不斷鍊的財務生產線,是多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