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

含有「富爸爸窮爸爸」共 8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將《富爸爸窮爸爸》的財務觀念與《原子習慣》的習慣養成法則結合,提出「習慣流」概念。作者認為,金錢只是行為的結果,習慣才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透過將習慣分為「習慣資產」與「習慣負債」,並以環境設計取代意志力,引導讀者建立屬於自己的「行為資產組合」,最終達成財務自由與行為自由,讓生活自動變好。
Thumbnail
我在一個務實的家庭長大,從小被教導的觀念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爸爸曾經說過:「家裡一定要留現金,這樣叫貨的時候才有貨款,不用跟人家周轉」。所以家裡做生意從來沒有貸款,也未曾有過負債。
這篇文章介紹理財書籍《富爸爸,窮爸爸》,並分享作者從中學習到的三個財商觀念:區分資產與負債、讓錢為你工作、學習財商的重要性。文章以非專業角度,鼓勵讀者從閱讀開始,建立財務藍圖。
Thumbnail
昨天早晨,我看到一位母親牽著她的孩子從我身邊走過。小男孩似乎正滿懷熱情地談論著自己的想法或夢想,母親卻頭也不回地打斷他:「你只要把功課寫好就好了。」這個場景瞬間將我拉回了自己的童年。 童年裡,母親未說出口的情緒 我的母親過去也總是如此,時常用一句話打消我的熱情:「你只要不要讓我操心就好了」...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疑問:明明工作很努力、收入穩定,為什麼錢總是存不下來?甚至覺得越拚命、越焦慮,財務卻沒有明顯改善? 其實,問題往往不在於你不夠努力,而是你正陷在錯誤的財務象限裡——這就是《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勃特・清崎所提出的 ESBI 模型,揭示了富人與和窮人的賺錢差異!
Thumbnail
二十年後重讀《富爸爸,窮爸爸》,我發現真正的核心並不只是「資產與負債的區別」,而是「現金流思維」。清崎透過房地產與知識變現,強調被動收入與現金流的重要性。對今日台灣而言,高房價讓房地產不再是唯一選擇,ETF、股息股、數位資產與保險同樣關鍵。現金流管理不僅是理財技巧,更是一種生活策略。
Thumbnail
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羅勃特‧T‧清崎 於1997年發行此書 書中描述著作者羅伯特・清崎出生在中產家庭,裡頭說著親生父親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每月卻要為繳帳單煩腦,這裡我們成為「窮爸爸」;相反他朋友的爸爸也就是「富爸爸」,並沒有什麼學歷,但生活卻十分富裕。 兩位爸爸有著強烈對比的不同觀念,
Thumbnail
src
src
src
src
安立格-avatar-img
2024/10/19
一樣是人,怎麼差異會那麼大?
夜緻-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9
安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