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錢,將會持續窮困|財商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錢」哪有不認識,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呢!
只是每天都在為它努力而已!

金錢的誤解

常常看到電視、電影演著這樣的劇情,人有錢之後外面有了小三,或者有老王,無論在商界或演藝圈,人們更喜歡看著這樣的新聞,茶餘飯後八卦品論,好像搞怪就是有錢之後必須罪惡,然而卻鮮少有人願意報導成為有錢人後回饋社會做了多少努力,導致讓有錢人背上莫須有的黑鍋
金錢就像人性的擴大版,本質負面就會變成欺壓、外遇、驕傲,本質正面成為有錢人就會透過金錢助人、成長、心胸更加寬大,由此金錢本身並無好壞對錯區分,取決於使用他的人心性。

財富的自我認知

很想要賺取金錢的人,另一個角度就是目前缺乏金錢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認知,擁有金錢財富的人從來不會感受想要賺取金錢,很多人定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但曼尼所要表達是在還未成為有錢人之前,他們所追求的是目標,而不是為了賺錢,因此在他們心裡是要達成期望和目標去解決困難,順帶賺到金錢, 而不是為賺錢,所以說他們的內心沒有缺乏金錢,是豐富的,願意為達成目標學習,甚至不惜花錢去取得知識和資源加以實踐,當完成所期望目的,財富同時擁有了
很多的學習中,尼友們定聽過自我暗示,透過心靈力量改變現在的困境,或者向宇宙下訂單之類的暗示性的話語,嚐試一段時間,甚至長久時間來並沒有任何的改變,更甚是反而越來越糟糕的生活,曼尼能深深體會這這樣窘境,越想要得到金錢卻越來越窮,想要更幸運卻越來越倒楣,是否我們向宇宙下的訂單下錯了,卻適得其反更走下坡,這就像剛剛所提,這是很重要的認知,當你像宇宙下訂單,要成為富有的人同時也宣告自己就是位窮人

自我投資

很多人在自我投資和對自己好一點,總會處在模離兩可的圈圈裡
自我投資以為只要學習不斷成長腦袋知識,就是自我投資,當走到實踐時,另一個聲音就會出現「為何要給自己壓力」,應該對自己好一點,或者壓力來到無法突破時,這個聲音就會更大聲地跳出來,然後卡住甚至放棄。為了釋放壓力暴飲暴食、東西想買就買,明眼人就會清楚導致的結果會變成如何…..
在自我投資上常常容易疏忽另一個層面,就是健康問題
股神巴菲特在雪球理論中曾經說過,要滾雪球要找長一點的坡道,我們無法預測一項投資能夠讓我們賺多久,但一定要活得夠久才會滾得遠,壽命越長才有機會滾的大,巴菲特的千億資產中有800億是在他88歲後才擁有,千萬不要把資產變遺產
在曼尼那時代,過敏常被當作感冒治療,導致小時候長年用藥,中西醫真是看遍,有個現象就是早上爬不起總是賴床,身體不好大腦會有保護機制,會告訴您要多休息,成年後學習健康知識和調理,這是個很重要的體會和經歷,睡眠時間變短,精神更好,精神飽滿很自然根本不會想再賴床上,試想一個拚搏的階段,體力和精神卻使不上勁,想要爬坡卻動力不足,如何爬得上去,可以好好使用身體,但同時必須好好顧身體,就有如一台車子,可以讓它使用50萬公里以上依然動力十足,這中間過程是如何保養?人同此裡,但人不像車子,換一台就好,總不能再投胎一次 對吧!!

錢!是因緣合和產物

古人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四維的空間中,沒有不變的常像,只有常變的萬象。
錢在物質界裡,是透過一連串的過程呈現,世上的努力分二種,一個是獵人,一個是果農。獵人肚子餓了去打獵,努力打獵換來溫飽,另一種是果農,知道現在努力種下果樹,卻明白必須承受未來才有果實收成,一旦開始收成,種下的果樹每年都會有果實結果,我們常常在當獵人,但也必須要做果農。
財富亦是如此,如何和金錢結下好因緣,在現今的時代要懂得打獵,讓自己得以生存,更要懂得種樹,讓未來果樹為自己結下果實,就是現在懂得為自己開始促成這段因緣,等待合和聚足的到來。1+1不再等於2,懂得打獵及種樹,不再只有溫飽,而是創造富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擁有富人腦袋思維,並非要有富人的聰明才智,而是提升成為《富人等級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個很有趣議題,一般人說到財商直接頭腦跳出來就是投資理財,並且很有趣的事是投資理財,而不是理財投資,感覺好像投資在前面比較重要,所以反映在大多數人的會是「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投資」。尼友們-如果自己同樣是這直覺反應,那真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的。 不過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大部分都不是有
看過拜金影片嗎?是太過現實還是汙染腦袋,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確實影響不少年輕人不婚、不交往、不生育,是否正影響你我和周遭的人們。 成家立業隨著傳統教育的傳承,根深蒂固的深植在東方社會裡,到底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再成家,絕對不是可以討論出答案的議題。我們就來用個特別的案例來述說這根深蒂固的思想
經常在網路或學習成功的人,一定都聽過這2句話,學校把每個人培養成員工,如何被富人操控變成窮人,各位尼友們,請不要再相信這些話語了… 聽到或看到富人的行為,尤其是負面新聞,是否會對富人嗤之以鼻,那就要好好檢視自己,假如自己是那有錢人,是否會跟他做一樣的事,答案如果是不會,為何對這篇負面新聞起反應,要
「財務要規劃」,總是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 ,到底要如何規劃就是一片迷茫...... 每個月我都沒有存錢怎麼規劃?每個月只剩下一點點錢如何規劃? 現在有筆錢要如何分配?還在清償債務如何有錢做規劃?長輩留了一間房子給我們如何增值? …….好多問題喔。 這代表著每一個人的狀況不一樣,當然相對要做的規劃模式
想進入投資領域,就要知道72法則。為何需要知道呢?這是讓自身明白懂得投資金額需要多久時間翻倍的一種換算公式。 至於72法則是如何得來的,是一連串公式換算的結果,記得當時教導的教練問我,住地球你知道有地心引力,你會想知道地心引力公式是如何算出來的嗎?我一點都不想知道,但我知道因為地心引力所以可以站在
由儲蓄篇和記帳篇後,透過訓練自我對金錢的敏感度和儲存資源,我們就要來明白如何再增加收入,再把增加的收入衍生至儲蓄裡面,盡早進入到投資的學習和實作,愈早開始就能愈早進入下一個階段,卻不可因為增加收入,把儲蓄和記帳給遺忘,之前文章中一直強調這有二個目的,1是增加未來資源,2是鍛鍊財務能力,未來資源越多
這是個很有趣議題,一般人說到財商直接頭腦跳出來就是投資理財,並且很有趣的事是投資理財,而不是理財投資,感覺好像投資在前面比較重要,所以反映在大多數人的會是「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投資」。尼友們-如果自己同樣是這直覺反應,那真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的。 不過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大部分都不是有
看過拜金影片嗎?是太過現實還是汙染腦袋,就見仁見智了。 不過確實影響不少年輕人不婚、不交往、不生育,是否正影響你我和周遭的人們。 成家立業隨著傳統教育的傳承,根深蒂固的深植在東方社會裡,到底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再成家,絕對不是可以討論出答案的議題。我們就來用個特別的案例來述說這根深蒂固的思想
經常在網路或學習成功的人,一定都聽過這2句話,學校把每個人培養成員工,如何被富人操控變成窮人,各位尼友們,請不要再相信這些話語了… 聽到或看到富人的行為,尤其是負面新聞,是否會對富人嗤之以鼻,那就要好好檢視自己,假如自己是那有錢人,是否會跟他做一樣的事,答案如果是不會,為何對這篇負面新聞起反應,要
「財務要規劃」,總是常常聽到這麼一句話 ,到底要如何規劃就是一片迷茫...... 每個月我都沒有存錢怎麼規劃?每個月只剩下一點點錢如何規劃? 現在有筆錢要如何分配?還在清償債務如何有錢做規劃?長輩留了一間房子給我們如何增值? …….好多問題喔。 這代表著每一個人的狀況不一樣,當然相對要做的規劃模式
想進入投資領域,就要知道72法則。為何需要知道呢?這是讓自身明白懂得投資金額需要多久時間翻倍的一種換算公式。 至於72法則是如何得來的,是一連串公式換算的結果,記得當時教導的教練問我,住地球你知道有地心引力,你會想知道地心引力公式是如何算出來的嗎?我一點都不想知道,但我知道因為地心引力所以可以站在
由儲蓄篇和記帳篇後,透過訓練自我對金錢的敏感度和儲存資源,我們就要來明白如何再增加收入,再把增加的收入衍生至儲蓄裡面,盡早進入到投資的學習和實作,愈早開始就能愈早進入下一個階段,卻不可因為增加收入,把儲蓄和記帳給遺忘,之前文章中一直強調這有二個目的,1是增加未來資源,2是鍛鍊財務能力,未來資源越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投資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和複利的力量。以巴菲特為例,他的淨資產高達845億美元,但其中有815億美元,是在他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這種現象可能讓我們感到驚訝, 但這恰恰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說到金錢,你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呢?是心情雀躍呢,還是情緒低落呢? 即便,現在的你正在為了錢苦惱,在這段你感覺難以負荷,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情緒裡,也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和禮物要傳遞給你。 那就是:「你該改變跟金錢的關係了!」 你把金錢當好朋友看待,還是把它視作是維持生活最低所
擁有財富不僅僅是金錢,更是一種心態。電視上的大樂透得主常常數年後就一無所有,主因在於缺乏財富的管理素養。投資不僅是金錢增值,更是在培養富人思維。持續想像自己擁有財富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維持富有。讓我們一起探討富人思維,從零到富的旅程!
Thumbnail
有道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又有人說~品德與誠信,是致富的基本。 最近在檢討失敗投資的習慣,失敗,一定有原因。而習慣,一定會造就你的生活樣子。 *為人過於浮誇。 其實,真正有錢人,有種種考量,還蠻低調的,關於提錢這件事。通常都簡單帶過,包括他的 投資,他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
Thumbnail
許多人終身汲汲營營的想要賺更多錢,想方設法要晉升有錢人,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認為只要找到更賺錢的方法,或是能夠找到獲利更棒的投資方式,賺到更多錢,很快就能晉升為有錢人。 但這本書要告訴你的可不只是這樣,成為有錢人是心態問題,不是錢多寡的問題,心態要先對了,錢只是附屬產物。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投資的時候,有時我們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長期的積累和複利的力量。以巴菲特為例,他的淨資產高達845億美元,但其中有815億美元,是在他過了65歲生日後才得到的。這種現象可能讓我們感到驚訝, 但這恰恰是複利力量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說到金錢,你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呢?是心情雀躍呢,還是情緒低落呢? 即便,現在的你正在為了錢苦惱,在這段你感覺難以負荷,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情緒裡,也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和禮物要傳遞給你。 那就是:「你該改變跟金錢的關係了!」 你把金錢當好朋友看待,還是把它視作是維持生活最低所
擁有財富不僅僅是金錢,更是一種心態。電視上的大樂透得主常常數年後就一無所有,主因在於缺乏財富的管理素養。投資不僅是金錢增值,更是在培養富人思維。持續想像自己擁有財富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維持富有。讓我們一起探討富人思維,從零到富的旅程!
Thumbnail
有道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 又有人說~品德與誠信,是致富的基本。 最近在檢討失敗投資的習慣,失敗,一定有原因。而習慣,一定會造就你的生活樣子。 *為人過於浮誇。 其實,真正有錢人,有種種考量,還蠻低調的,關於提錢這件事。通常都簡單帶過,包括他的 投資,他
Thumbnail
透過幾位理財作家的書籍,可以瞭解要想成為有錢人,必須先了解金錢的真正意義。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工具,重要的是要透過金錢實現什麼目的,並且在賺錢後,更該瞭解金錢價值觀。本篇文章反省了作者過去對金錢的態度,分享了對金錢和理想生活的思考,並提出了試著寫筆記的挑戰。
Thumbnail
許多人終身汲汲營營的想要賺更多錢,想方設法要晉升有錢人,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認為只要找到更賺錢的方法,或是能夠找到獲利更棒的投資方式,賺到更多錢,很快就能晉升為有錢人。 但這本書要告訴你的可不只是這樣,成為有錢人是心態問題,不是錢多寡的問題,心態要先對了,錢只是附屬產物。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