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投資、理財 哪個重要?|財商思維

2021/11/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個很有趣議題,一般人說到財商直接頭腦跳出來就是投資理財,並且很有趣的事是投資理財,而不是理財投資,感覺好像投資在前面比較重要,所以反映在大多數人的會是「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投資」。尼友們-如果自己同樣是這直覺反應,那真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的。
不過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大部分都不是有錢人
重投資輕理財,沒錢投資乾脆就不理財,等有錢再說成為普遍現象,總覺得存一點點錢有什麼用呢?這反映出二個問題關鍵,好好思索一下,到底自己中了哪一個…..

第一 月光族

之前實務篇中提到從月光族開始累積財富,如果無法存到錢就更不用提到投資了。
過程中從0至1確實相當的困難,不但要克服環境障礙心理障礙、最重要的下定決心,還要接受時間的考驗,這磨難非當事人無法體受,還未享受成果就已經時常在選擇中掙扎,得失間痛苦,更遑論過程中還要繼續學習理財知識,並且做好心理準備下一個階段繼續磨難,持續的過程中覺知性提升的人,會發現原本的生活型態幾乎在一點一滴改變,甚至會感受到相當不習慣,在衝擊中放棄。
提到這裡好像理財比較重要,其實並非理財重要點,這是個平行的前行線,會投資必須鍛鍊投資能力,投資是有風險,降低風險就是提高贏勝率,唯有不斷鍛鍊,就像訓練肌肉能力一樣,要實際地去運作,還要補充營養素讓肌肉能夠有能量做消耗,在做理財改變的運作時,還是需要不斷吸收理財訊息,強化心理建設,同時調整出屬於適當自己節奏的理財模式。
這是一篇老生常談的文章內容,同時更是一篇常常讓人做不到文內容,就像前面提到必須經歷這過程的磨難,曼尼鼓勵正在經歷或者已經選擇放棄的好朋友們,繼續加油,不要忘記自己想要改變的初衷

第二 本金少利小

投資本金較少,投資賺取利益,相對既得利益也會較少,過程中還要擔心風險。
這是個常會讓人感到失望和落寞的過程,比如說:1萬元的投資獲利10%為1千元,感覺像去餐廳吃一頓就沒了,尤其是台灣已經進入高消費狀態下,相對10萬元獲利10%為1萬元的成果,總讓人感受到落寞,而獲利少將對努力的過程更多,這和上一段所述有著異曲同工的心理狀態,並且進入到投資環境後,還多了比較心,別人賺了多少,自己怎麼這麼少,連想慶祝一下都覺得捨不得,沒有喜悅感,最重要的是透過時間的折磨,一段時間後對自己信心度減弱,開始質疑這麼辛苦是值得嗎?
其實這就是因為多了比較,其實無論做任何事情,尤其是陌生領域,開始都是最辛苦努力最多,收穫最少的階段,看看他人信手拈來成果非凡,孰不知能有這成果同樣是走過這經歷。
這裡讓曼尼想到 巴菲特有過一句名言「很少人願意慢慢變有錢,多數人都想快速致富」。其實應該說很難撐過慢慢變有錢的階段,還要經歷時間的熬練,確實是相當的辛苦。
想要財富改變,時空背景的轉換確實需要不斷打破觀念架構,沒有實質可得資訊確認填補,確實容易讓人迷惘還有不安感無所適從,尤其是現在資訊太多,導致複雜度變高,無論理財還是投資,唯有不斷鍛鍊,由簡入門,自然水到渠成,各位尼友們加油,不要放棄…..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曼條思尼-財富自由的夏波爾(shepherd牧羊人)。人們為追求財富迷思自我,遺忘何目的努力。 曼尼奮鬥過、經歷過,體會如此艱辛 ★願引領迷失金錢中的人們,不受環境侵害,擁有自由財富「學海無涯,有如輕舟越過萬重山」經歷是傷痕還是助階。財富是壓力還是幸福,讓我們走向豐富之旅,就在《曼條思尼》展開旅程。
擁有富人腦袋思維,並非要有富人的聰明才智,而是提升成為《富人等級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