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介紹小說的時候,要避免影響未讀者的閱讀樂趣,不能透露太多重要劇情,寫起來總是有點綁手綁腳。今次介紹的書是講歷史的,是以終於可以放心暢談書中內容。
此書的作者寫過幾本關於二戰的書,例如《
二次大戰後的野蠻歐陸》、《
恐懼與自由》等,口碑都相當好,但我第一次讀他的著作是這一本《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牽連甚廣,著書立說者可以從很多不同的面向去寫它,例如描述邱吉爾臨危受命到發表著名演說We Shall Never Surrender的《
最黑暗的時刻》、詳述「玉音放送」前24小時日本發生了什麼事的《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等等。這本書就從世上云云以二戰為主題的紀念碑中,精挑細選出25座,剖析設置它們的動機、過程,還有人們是如何看待它們,對它們做出了什麼行動。所謂「紀念碑」是廣義上的,不局限在那些立在廣場中央的雕塑,奧斯威辛集中營和廣島原爆圓頂屋等地標都有包含在內。
作者將這25座紀念碑分成五個類型:英雄、烈士、怪物、浩劫、重生。一個紀念碑的存在目的,可以是歌頌一個人、發揚一種價值觀、控訴他國、否認涉事者的罪行等等。就如同作者所言:沒有一個紀念碑是真正在紀念過去。一個紀念碑,象徵了一種或多種在現世的人類之間仍然存在的意識形態。正因如此,它們會受到人們的擁護或批評,書中一個例子是匈牙利政府設置的一尊嘗試美化該國在二戰的角色的雕像,人民除了要求拆除,還在雕像前設立了「活紀念碑」,展出歷史照片和遺物,舉行追悼會和座談會。這些行動在我眼中,彰顯了人類的善,展現勇於面對自身歷史的勇氣,令我很感動。
雖然作者沒有明言,但我相信他是刻意安排書中這些紀念碑之間有多個可以互相比較的地方,鼓勵讀者在掩卷之後仍可多作思考。例如至今仍受到新納粹主義者朝拜的墨索里尼之墓和因為失去形體而無處不在的希特拉;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與靖國神社;和平少女像和考文垂大座堂等等。不僅如此,作者更直接點明,設立二戰紀念碑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將二戰化為神話。在神話裏,如果沒有令人聞風喪膽、夜不能寐的怪物,就沒有萬世景仰的英雄豪傑;沒有吞噬一切的人間煉獄,就沒有浴火重生的光明與希望。細心一想,其實令人有點不寒而慄。
看了這本書之後,以後每次經過一個紀念碑,會很自然地去思考它為什麼會設置在該地點,還有它想向現世的人們傳達什麼思想。誠意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書名:《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我們是定義歷史的人,還是歷史的囚徒?》
作者:Keith Lowe
譯者:丁超
出版:
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21年9月
原著初版年份:2020年
電子書:
讀墨、
Kobo、
Book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