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眷村菜 (海軍眷村文物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眷村文物 — 食

「眷村菜」這個名詞,以前是沒有的,隨著眷村改建,原有的眷村內小吃店 也都消失了,台灣民眾懷念之前的外省口味,大陸同胞來台旅遊也想嚐嚐鮮,結果 腦筋動得快的店家就打出了「眷村菜」之名做為號召。再加上演藝人員王氏姐弟的 推波助瀾,眷村菜儼然成為一時的顯學。

raw-image

當年來臺時絕大多數的眷戶們,經濟都不富裕,彼時菜市場上菜品的供應種 類也是少得可憐,主婦們市場轉一圈,也沒得的挑,抓進籃裡的就是菜。北方人愛 麵食,大蔥大蒜常備,南方人要吃米飯,四川、兩湖、江西、雲貴嗜辣如命。福州 人喜用紅糟做菜,江浙善做醉雞醉蝦蟹,廣東特會煲湯,家家口味都不同,眷村中 人來自五湖四海,口操南腔北調,飲食習慣自然絕不相同,但左鄰右舍,長時間的 相互融合學習,到底什麼是「眷村菜」?它的代表又是什麼?沒人能說清楚。

家母今年90多歲了,她做蔥油餅和韭菜盒,都是乾烙,鍋底只抹上薄薄的油, 防止麵皮沾鍋,熟了之後用手拿著吃,絕不會手上沾油。前幾年在鳳山,看到一家 店還保存這種作法,卻常會被不懂的人誤認為不道地做錯了。現在全臺灣的蔥油餅 和韭菜盒,全是用油煎熟的,油膩不堪,大家卻都習以為常,認為這才是正統的做 法,這也算是「眷村菜」嗎?

一般眷村媽媽們平常過日子,照顧家庭,三餐作的飲食,自自然然的就是「眷 村菜」,不必特別去強調;除此之外還有「外省麵」的噱頭,更是荒唐,也不值得 追捧。


raw-image

實體書購買

電子書購買

Facebook粉絲團

不定期更新眷村文物相關最新消息、書中增減修改之處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康曼德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康曼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8/05
眷村文物 —食 從民國34年在美接收八艦開始,美國海軍各型艦艇陸續移交我海軍,除了武 器、裝備之外,各種生活用具亦在移交之列。 民國四O年代美援「PYREX」杯、碗等餐具,亦隨之而來,初期國人不識其材 質,逕以「洋磁」稱之,其實這是耐熱玻璃製品。 有USN字樣的咖啡磁碟,及錨徽標誌的咖啡磁杯碟
Thumbnail
2019/08/05
眷村文物 —食 從民國34年在美接收八艦開始,美國海軍各型艦艇陸續移交我海軍,除了武 器、裝備之外,各種生活用具亦在移交之列。 民國四O年代美援「PYREX」杯、碗等餐具,亦隨之而來,初期國人不識其材 質,逕以「洋磁」稱之,其實這是耐熱玻璃製品。 有USN字樣的咖啡磁碟,及錨徽標誌的咖啡磁杯碟
Thumbnail
2019/07/30
眷村文物 食 衣 住 行 育 樂 人物 其他 別冊 英國海軍自16世紀逐漸崛起,加上其陸軍及政府各部會的配合協助,大英帝國所佔有的殖民地遍及全球,這些帝國海外的據點自然需軍人們長期駐守,為解決其已婚者的家庭生活,遂在遠離本土的海外基地,興建屋舍以提供眷屬們的住宿
Thumbnail
2019/07/30
眷村文物 食 衣 住 行 育 樂 人物 其他 別冊 英國海軍自16世紀逐漸崛起,加上其陸軍及政府各部會的配合協助,大英帝國所佔有的殖民地遍及全球,這些帝國海外的據點自然需軍人們長期駐守,為解決其已婚者的家庭生活,遂在遠離本土的海外基地,興建屋舍以提供眷屬們的住宿
Thumbnail
2019/07/26
眷村文物 — 食 40mm砲彈箱 美援餐具 海軍凱歌歸銅湯匙及福利會襟章 左營眷村的水源 軍眷實物補給證 國軍定額糧票及軍用魚票 海軍徽玻璃、瓷餐具 水蒲桃(蓮霧) 槓子頭(火燒) 所謂的眷村菜 麵食案板與擀麵棍 眷村文物 — 衣
Thumbnail
2019/07/26
眷村文物 — 食 40mm砲彈箱 美援餐具 海軍凱歌歸銅湯匙及福利會襟章 左營眷村的水源 軍眷實物補給證 國軍定額糧票及軍用魚票 海軍徽玻璃、瓷餐具 水蒲桃(蓮霧) 槓子頭(火燒) 所謂的眷村菜 麵食案板與擀麵棍 眷村文物 — 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眷村料理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我也不知道,畢竟我沒有成長在眷村,但倒是吃過不少榮民伯伯做的料理,畢竟身為反共義士的二代,對於榮民生活總是會有涉略,新年期間總是會拜訪不同的家庭,甚至去白雞山莊探訪伯伯們,如今的年就淡掉許多,父執輩陸續都過世,不然就是失聯,過年就形成一種關係的空缺。
Thumbnail
眷村料理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我也不知道,畢竟我沒有成長在眷村,但倒是吃過不少榮民伯伯做的料理,畢竟身為反共義士的二代,對於榮民生活總是會有涉略,新年期間總是會拜訪不同的家庭,甚至去白雞山莊探訪伯伯們,如今的年就淡掉許多,父執輩陸續都過世,不然就是失聯,過年就形成一種關係的空缺。
Thumbnail
今天不是介紹天空,在112年1月中的南部天空還真的夠清澈。朋友說帶你去吃隱藏版美食,我心想我是為了美金餅乾來的,美食台北都有,既然坐別人的車,就張大眼看看有那些隱藏的美食。「到了,你在車子等我去買」聽到這句直覺反應「不行,我要下去看還有什麼餅乾」。下車後看到四週就想,難道餅乾工廠長這樣。還蠻多人的,
Thumbnail
今天不是介紹天空,在112年1月中的南部天空還真的夠清澈。朋友說帶你去吃隱藏版美食,我心想我是為了美金餅乾來的,美食台北都有,既然坐別人的車,就張大眼看看有那些隱藏的美食。「到了,你在車子等我去買」聽到這句直覺反應「不行,我要下去看還有什麼餅乾」。下車後看到四週就想,難道餅乾工廠長這樣。還蠻多人的,
Thumbnail
眷村菜,也被廣稱為外省菜、軍中菜等稱呼,是組成台灣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由於國府遷台的歷史原因,許多軍民遷入台灣並帶來自己家鄉獨特的飲食文化,又因為戰亂年代物資不豐的原因,這些菜色又融合了那個年代獨特的「將就」與「結合」特色。 由於物資不足所以用了許多替代品來模仿出類似家鄉的味道,以此慰勞自己思鄉
Thumbnail
眷村菜,也被廣稱為外省菜、軍中菜等稱呼,是組成台灣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由於國府遷台的歷史原因,許多軍民遷入台灣並帶來自己家鄉獨特的飲食文化,又因為戰亂年代物資不豐的原因,這些菜色又融合了那個年代獨特的「將就」與「結合」特色。 由於物資不足所以用了許多替代品來模仿出類似家鄉的味道,以此慰勞自己思鄉
Thumbnail
這篇 《 懷舊眷村菜》上星期 在溫馨微語平台刊登,是我們家大將軍的手工菜,我覺得頂難做,但真的是很好吃,和大家分享視吃。 ————————————————————— 懷舊眷村菜「豬耳捲」 圖/文:方晴君 有一天,我朋友給我吃他們的眷村菜-「豬耳捲」
Thumbnail
這篇 《 懷舊眷村菜》上星期 在溫馨微語平台刊登,是我們家大將軍的手工菜,我覺得頂難做,但真的是很好吃,和大家分享視吃。 ————————————————————— 懷舊眷村菜「豬耳捲」 圖/文:方晴君 有一天,我朋友給我吃他們的眷村菜-「豬耳捲」
Thumbnail
在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追完星星已近中午,我們沿著週邊街道尋找用餐地點,Tang看到李記眷村小館的招牌燈,由上往下念著牛炸蛋、肉醬花(這些在菜單上是沒有的,呵!),提議就這家了!
Thumbnail
在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追完星星已近中午,我們沿著週邊街道尋找用餐地點,Tang看到李記眷村小館的招牌燈,由上往下念著牛炸蛋、肉醬花(這些在菜單上是沒有的,呵!),提議就這家了!
Thumbnail
記不清或許我們記得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一段單純的時光。 蘿蔔乾是畫龍點睛關鍵 #屬於眷村改建後的鄉愁 一直以來都對媒體報導或部落客推薦的所謂美食,帶著一些些的懷疑,一定要親眼到現場觀察,用挑剔的味蕾吃過,才能納入口袋名單。前陣子跟同為饕客的朋友聊起,她對於 #工協碗粿 給的評價是:「願意早
Thumbnail
記不清或許我們記得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一段單純的時光。 蘿蔔乾是畫龍點睛關鍵 #屬於眷村改建後的鄉愁 一直以來都對媒體報導或部落客推薦的所謂美食,帶著一些些的懷疑,一定要親眼到現場觀察,用挑剔的味蕾吃過,才能納入口袋名單。前陣子跟同為饕客的朋友聊起,她對於 #工協碗粿 給的評價是:「願意早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Thumbnail
香厝-小家料理 香厝-小家料理,是一間位於台北橋捷運站附近,三和夜市裡頭,裝潢走文青風格的小店,裡頭賣得是古早味的米粉湯、雞肉炊飯以及老闆娘的私房菜。
Thumbnail
香厝-小家料理 香厝-小家料理,是一間位於台北橋捷運站附近,三和夜市裡頭,裝潢走文青風格的小店,裡頭賣得是古早味的米粉湯、雞肉炊飯以及老闆娘的私房菜。
Thumbnail
眷村文物 — 食 「眷村菜」這個名詞,以前是沒有的,隨著眷村改建,原有的眷村內小吃店 也都消失了,台灣民眾懷念之前的外省口味,大陸同胞來台旅遊也想嚐嚐鮮,結果 腦筋動得快的店家就打出了「眷村菜」之名做為號召。再加上演藝人員王氏姐弟的 推波助瀾,眷村菜儼然成為一時的顯學。
Thumbnail
眷村文物 — 食 「眷村菜」這個名詞,以前是沒有的,隨著眷村改建,原有的眷村內小吃店 也都消失了,台灣民眾懷念之前的外省口味,大陸同胞來台旅遊也想嚐嚐鮮,結果 腦筋動得快的店家就打出了「眷村菜」之名做為號召。再加上演藝人員王氏姐弟的 推波助瀾,眷村菜儼然成為一時的顯學。
Thumbnail
許多的餐廳也只是過客,下次在前往時已經換了模樣,掛上新的招牌,餐點也變了,這就是縣民大道靠近府中站的一棟獨立建築物,已經忘了吃過哪幾將餐廳,可惜是還沒有寫下食記,就又換了招牌,這陣子我食記寫法會一則新一則舊的穿插,看看能不能把過往的內容都補齊,當然也需要有些事還開著的店家。
Thumbnail
許多的餐廳也只是過客,下次在前往時已經換了模樣,掛上新的招牌,餐點也變了,這就是縣民大道靠近府中站的一棟獨立建築物,已經忘了吃過哪幾將餐廳,可惜是還沒有寫下食記,就又換了招牌,這陣子我食記寫法會一則新一則舊的穿插,看看能不能把過往的內容都補齊,當然也需要有些事還開著的店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