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戚風男孩》:赤裸的心,一生懸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一生懸命地活,是《戚風男孩》帶給我的領悟。主角是敏感又善妒的同性戀演員,他失掉原已接手的角色,再和男友鬧不合,連去到治療會都被詢問參與的理由,而接受他的導演友人也非真心肯定他,所以只好回到老家,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

劇情乍聽下可能像治癒的心靈旅程,但若每一次的失利就等同於世界一次的天崩地裂,那你是否會感到驚奇,甚至是奇幻呢?想當然耳,本片並非超現實,可是人心的細膩和天馬行空,卻可造就各種可能。例如當主角感覺男友出軌,他會先躲在他家樓下以手機互道晚安,然後再跟蹤他並於屋內架設針孔攝影機,爾後即使準備分手,依然以錄像看見的雙人杯來質問對方,活像個恐怖情人。

raw-image

不過電影卻因全片的第一視角和攝影特寫使人不共鳴也能產生同理,原來那些荒誕的、奇耙的舉動,很多時候只是種心理的反應和賭氣。所以就算主角回到相對平和的老家生活,還是會因不同的事件影響而鬧出不同的波動和心靈起落。

日本編導兼劇本醫生三宅隆太曾在著作裡以「窗邊系」敘述此類作品(主角失落→回到鄉下→自我的追尋→充滿活力地回到市區),並指出常見的問題點為角色沈默、描寫過於私人、目的不明確等,可是《戚風男孩》雖有幾場較為力不從心的長戲,卻仍以細緻的表演和挖掘呈現出足具份量的人心莫測,可說是將常同類作品犯的錯誤翻轉成亮點。

raw-image

這是法國演員尼可拉斯莫瑞的自編、自導、自演處女作,我們能特別從台詞、攝影、剪輯和結尾設計看見他那顆赤裸的心,有多麼與眾不同。如同角色,又像自己,也可能是坐在電影院的你,《戚風男孩》在三者之間既是近似又是極端,而這收放自如的曖昧敏感,正是它的精彩之處。


這裡是以影視為主題的觀點分享帳號,有電影和影集的推薦,也有作品與演員介紹,藉此使人對影視文化產生進一步的興趣甚至思考。


▷▷ @cinemawriter_1


每週將會提供不同的內容。喜歡的話請按下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航電影的海
17.6K會員
497內容數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2025/03/28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Thumbnail
2025/03/28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Thumbnail
2025/03/07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Thumbnail
2025/03/07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Thumbnail
2025/01/17
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那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7
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那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臺灣電影《愛的噩夢》透過荒唐的奇幻故事勾勒關係當中的控制、盲目與自私。故事觀點聚焦在男主角,讓男主角擁有大量的內心獨白,但未給予視聽者主人翁的具體背景。電影試圖營造一種「貼近又疏離」的觀影感受,進一步去象徵主人翁的盲目與被動。跳脫固有愛情片框架,對親密關係的各種陰影提出反諷與警惕。
Thumbnail
喜歡寫作的人都喜歡看電影,由於有文筆,所以必然寫影評。我當然 也不會例外。我的影評不會暴露全部劇情,以免影響別人。就等同看 球賽,你告訴他賽果,他本來興趣滿滿想看錄影過程,就因那麼一句 說話就搞垮了。 留意到我們看電影,劇情推進、是否合乎邏輯故然『看似』重要,但 原來我們卻被更重要的『情緒』所掌控。
Thumbnail
喜歡寫作的人都喜歡看電影,由於有文筆,所以必然寫影評。我當然 也不會例外。我的影評不會暴露全部劇情,以免影響別人。就等同看 球賽,你告訴他賽果,他本來興趣滿滿想看錄影過程,就因那麼一句 說話就搞垮了。 留意到我們看電影,劇情推進、是否合乎邏輯故然『看似』重要,但 原來我們卻被更重要的『情緒』所掌控。
Thumbnail
不只是以有陰影的孩子和成人作為視角,某部分也是以旁觀的角度來看待有陰影的孩子。他們是真的值得同情嗎?
Thumbnail
不只是以有陰影的孩子和成人作為視角,某部分也是以旁觀的角度來看待有陰影的孩子。他們是真的值得同情嗎?
Thumbnail
看電影就是睜著眼睛作一場夢,所以人物從角色右邊離開從左邊出來,在電影裡我們不會太在意,電影甚至可以無視物理定律,建構出只屬於自己的一套新定律,因此那些關於夢的電影就格外迷人,因為這些電影會以自己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各個作者對於夢的想像,關於夢的夢之旅程,也間接透露出他們的電影性格。
Thumbnail
看電影就是睜著眼睛作一場夢,所以人物從角色右邊離開從左邊出來,在電影裡我們不會太在意,電影甚至可以無視物理定律,建構出只屬於自己的一套新定律,因此那些關於夢的電影就格外迷人,因為這些電影會以自己的方式,帶領我們進入各個作者對於夢的想像,關於夢的夢之旅程,也間接透露出他們的電影性格。
Thumbnail
電影如其名《當男人戀愛時》,能視為當男性面臨戀愛、事業、家庭的寫實描繪,是封為男性所寫,具有男子氣概但又純稚的情書。
Thumbnail
電影如其名《當男人戀愛時》,能視為當男性面臨戀愛、事業、家庭的寫實描繪,是封為男性所寫,具有男子氣概但又純稚的情書。
Thumbnail
每周固定發布的短評。這周是《親愛的房客》
Thumbnail
每周固定發布的短評。這周是《親愛的房客》
Thumbnail
文學改編最難的,通常是事件本身的細微,真正的張力都在表演和運鏡等各種表現上,以披露角色的內心掙扎。以下提出兩個切入點,能讓觀影感受更清晰。
Thumbnail
文學改編最難的,通常是事件本身的細微,真正的張力都在表演和運鏡等各種表現上,以披露角色的內心掙扎。以下提出兩個切入點,能讓觀影感受更清晰。
Thumbnail
今天複習了重新上映的《天氣之子》,雖然半年多前看過一回,但再看一遍仍然感到無比激昂! 真的是一部非常適合走進電影院看的片。
Thumbnail
今天複習了重新上映的《天氣之子》,雖然半年多前看過一回,但再看一遍仍然感到無比激昂! 真的是一部非常適合走進電影院看的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