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達荷美:祖靈回家》:文化還得回來嗎?

【影評】《達荷美:祖靈回家》:文化還得回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紀錄片《達荷美:祖靈回家》,從文物(祖靈)主述到學生辯證,進而探討殖民歷史和遺留痕跡。獨特的視角嘗試,突顯土地與文化的複雜性,輕盈的片長與捕捉,讓電影具備更多層次與思考空間。

1894年,位於今日非洲貝南的達荷美王國,遭法軍擊敗而投降,近300年的文化被抹滅,7000件歷史文物遭送往巴黎。電影前半段記錄的就是2021年,其中26件文物從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運送回貝南的旅途。

特別的是導演瑪蒂迪歐普試圖讓文物發聲,這些聲音則出自海地作家馬肯齊奧爾瑟爾。實際上也是去質問離開家園超過百年的文物,代表的依然是文化和歷史,還是已經變成被稱作編號的物件?尤其當文物回歸祖國土地,也早已是不同的貝南,而非往前的達荷美。而在貝南人民都不曾見過與認識的前提下,還有人會對文物產生好奇嗎?文物的價值是否已然逝去?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然後鏡頭來到現代大學生對文物歸還的辯論,則思辨起「文物」和「文化」的本質和差異。當人民無法追溯國家的文化遺產、自身的國族根源,那至今所擁有的傳統和知識,與「國族文化」的關聯可能已經不是直接。每個人都無法否認「自我」是建立於所處的時代、國家、社會、教育和家庭背景,於是延伸出了下一個問題,受殖民統治過的國家,遺留下的文化是什麼?

電影不只透過現代去思考過去,過去來思考現代,也對個體進行探究,並從文物的歸還,再傳達出對現在和未來的政治省思。例如有人激昂於這是新的開始,也有人義憤於僅只26件是污辱;有人擔憂在背後隱含圈套和條約,也有人震怒貝南至今仍沒有足夠力量來保管和要回文物。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無論是尋根,還是解殖,《達荷美:祖靈回家》一定程度的冷觀都引發矛盾與省思,並藉由跨時代的對話跳脫出「絕對正確」的主觀視角。而這段旅途和表達帶來了象徵希望與進步的意義,然而無法抹去的殖民陰影,最終通向的或許還是無奈。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圖片來源: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電影評價:B+

台灣上映日期:2025.01.17

台灣代理片商:佳映娛樂 JointMovies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社群平台:

Instagram(主要):https://www.instagram.com/cinemawriter_1/

FB: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writer1

Letterboxd:https://boxd.it/38NRd

Goodreads:https://www.goodreads.com/user/show/144739427-cw-gray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user/21di5g3i56zuvqqjssnsw55pq?si=32f57f74fbec4514 

avatar-img
躲在電影裡的詩人:航電影的海
16.4K會員
466內容數
一篇文章,了解一位創作者的內心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喜歡的東西作為興趣就好了』,我認為這是大人的想法。把喜歡的東西放在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位置,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
無論作為動作爽片、百合甜片、還是職場壓榨的現實反應,《辣妹刺客》系列都能成立。
到法國出差的五郎,突然被老先生託付尋找童年記憶中的「一醬湯」原料,於是走遍日本長崎、東京、甚至南韓與未知小島。但作為《孤獨的美食家》,途中當然忍不住地獨白:肚子⋯餓了..!
「『喜歡的東西作為興趣就好了』,我認為這是大人的想法。把喜歡的東西放在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位置,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滯留生 The Holdovers(2023) Director:Alexander Payne 喜歡《滯留生》致敬70年代的片頭,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還喜歡,整部片嘗試在既定的校園片框架中,玩出的新的高度,甚至感覺有機會成為新一代的聖誕經典電影,劇中幾為毫不相關的孤單角色在聖誕節彼此相擁的細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