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中文學季創作坊—散文學習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0/23 陳育萱—散文中的我與日常
10/30 蔣亞妮—你說,散文有什麼呢?

這是第一次報名台中文學季的活動,創作坊分為小說、散文、詩,我選擇了散文課,兩堂課都用了不同的角度介紹了「散文」,還有分享很棒的作品,其中都有特別提到散文的「真實與虛構」的議題,還有「意象」的重要,對於不是相關科系又對文學寫作有興趣的人來說,這樣由淺入深、較軟性的活動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堂陳育萱老師先以類型/語言/題材/技巧來介紹散文,而後進階分享散文的功能、美學、結構、意象和文本分析,舉了非常多不同的例子,呈現了散文的不同面相與影響,其中非常喜歡「立即反映時代、美學於文氣、意象布局」等特點。再進一步針對散文真實與虛構部分,透過整理不同的言論來讓我們了解議題的脈絡,也許現在的我還沒有自己的答案,目前蠻喜歡「情感」部分是真實的這個答案。可以在寫作前後讓自己練習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感受作品蠻好的。

第二堂蔣亞妮老師從傳統與西方對散文文類做詳細的分享,進而解釋「分類與定義」都是隨時代與人而有些許改變,從「過去小說為虛構、散文為真實」的普遍論述,延伸到現代多元的寫作模式「用小說的方式寫散文的真實」,結論是無論歸類為小說或散文,有打動到自己就代表「情感」是真實的。也提到,對於自己的作品,因為放入了情感,所以會有盲點、會希望別人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認知,但要認知:二手確實會有其折舊與不同的折射。如果作品感動自己100%到讀者那可能只剩40%,如果讀者剛好和自己一樣被作品感動100%,那真的是難得且珍貴的「魔幻時刻」,重點是如果今天沒有觀眾,那我還寫不寫呢?反思了自己的寫作目的。這堂課最喜歡的部分是最後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分類:全力一擊/十年一劍/人格魅力/人生經歷/哲學美學/殿堂,我覺得非常清楚實用,除了促進自己去思考寫作的目的,還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學習方向。

除了這兩課,最後還有兩小時討論作品的討論課,
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沒有無意義的書寫,只有沒用心體驗的作品。

以往我總是透過他人推薦、獲獎名單這些方式在選書閱讀,腦子好像已經習慣先植入了評論和介紹,先了解作品背景可使讀者更有意識與目的的閱讀,但也可能遺漏掉探險的樂趣,雖然還是能在閱讀後有新的發現和體悟,但的確會在某層面框架住自己的思想。第一次體驗這種開放式討論,才發現原來大家在意的部分、感受、深度完全不同,除了有趣之外,也提醒著自己應該更開放的去探索作品、接納不同的認知,這也讓自己提升了不少自信,且對發表作品這件事有所準備。

上完這兩堂課,對「散文」有更深刻的了解,最開心的是,透過老師各自分享喜歡的散文,細心的帶我們去體驗散文的美、令人觸動的意象,讓我很確定自己想要的寫作文體是散文,除了發現散文可發揮的遼闊,也學到如何利用不同面向去對作品有更仔細的分析,進而引發更深刻的體會和學習,並慢慢發現自己在乎的、喜歡的、想走的路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寫得很好。您好。
avatar-img
冊冊冊
11會員
7內容數
堆書櫃存養分寫紀錄 #閱讀筆記 練習編輯十八般武藝 #書單分享 偏好#文學 、#社會學 、#哲學 有些#翻譯小說 、#散文 、#編輯
冊冊冊的其他內容
2021/09/14
最近寶瓶文化出版因條子鴿杜撰經歷風波,下架《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激起網友留言討論。寶瓶文化的聲明中提到:「因寶瓶為一個民間公司,沒有公權力去調閱文件、侵犯個人隱私,在雙方(都有著公權力背景的雙方) 任一造拿出直接證據之前,我們不能、也沒有權力隨著網路風向、媒體具名或不具名的片面爆料,去判
2021/09/14
最近寶瓶文化出版因條子鴿杜撰經歷風波,下架《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激起網友留言討論。寶瓶文化的聲明中提到:「因寶瓶為一個民間公司,沒有公權力去調閱文件、侵犯個人隱私,在雙方(都有著公權力背景的雙方) 任一造拿出直接證據之前,我們不能、也沒有權力隨著網路風向、媒體具名或不具名的片面爆料,去判
2021/09/12
考,除了核查、探究,也有思量與斟酌之意。以此字立名,散發著雋永味增添了字感層次,多元的解讀也令人玩味,餘韻悠長。 王安憶的《考工記》則是以上海老宅的古今為貫穿素材,描寫了文革時期前後,在歷史狂流之下,隨浪起伏的生命經歷與世事變遷。以情感為度量,考究了在時代巨輪下,面對新與舊交雜的身不由己。
Thumbnail
2021/09/12
考,除了核查、探究,也有思量與斟酌之意。以此字立名,散發著雋永味增添了字感層次,多元的解讀也令人玩味,餘韻悠長。 王安憶的《考工記》則是以上海老宅的古今為貫穿素材,描寫了文革時期前後,在歷史狂流之下,隨浪起伏的生命經歷與世事變遷。以情感為度量,考究了在時代巨輪下,面對新與舊交雜的身不由己。
Thumbnail
2021/08/28
「編輯就像捕手。不過,沒有棒球選手那種豪氣,說是整理場地的人還比較貼切。」 「編輯就好比沒有 道具的魔術師,要將人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 「編輯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所以必須隨時都在思考「讀者想知道什麼?」  熱愛編輯的編輯,無不以各式各樣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理念與志業。 我們能透過這些形容中得知
Thumbnail
2021/08/28
「編輯就像捕手。不過,沒有棒球選手那種豪氣,說是整理場地的人還比較貼切。」 「編輯就好比沒有 道具的魔術師,要將人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 「編輯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所以必須隨時都在思考「讀者想知道什麼?」  熱愛編輯的編輯,無不以各式各樣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理念與志業。 我們能透過這些形容中得知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