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不只關乎用電,還牽涉經濟、國安?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公投什麼嗎?

2021/06/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遙記2017年底,公投提案、成案和通過門檻下修後,公投儼然成為某種政治運動,看似是給予民眾直接參與議題的入場券,但,深究其內裡,其實彷彿一場資訊不對等下、各派人馬的公關大戰。
老實說,不論能源、農產品貿易,每一項都牽涉複雜專業知識,有的更涉及國家安全、產業規劃、經濟發展,真的適合公投嗎?這大概也是我進入媒體業後,最深刻體認到的民主瑕疵:資訊不對等。
以最近研究的能源議題來說,一腳跨入才深刻體認,以前自己壓根不懂能源及其涉及的影響性。
【綠能關乎台灣經濟存亡】
首先,正當台灣爭執究竟是否要以核養綠時,其實全球的綠能浪潮早以風起雲湧,從蘋果、Nike等大型品牌要求供應鏈未來「100%用綠電、零碳排」,接著訴求100%用綠電的組織「RE100」成立……,皆意味著,未來不用綠電,企業休想和國際品牌做生意。
而,台灣正是以代工、出口外銷導向為主的國家,企業沒有綠電這張入場券,根本沒得談訂單。但時至今日,台灣綠電占總發電量還不到10%,甚至連養活一家台積電要的100%綠電都不夠,更遑論其他外銷的電子業、紡織業等。
惟,核能不在國際認可的綠電行列,花上億元投資、擴建將來不被認可的能源,真的值得嗎?
【能源,其實還影響電網、配套產業】
其次,能源選擇還牽涉到電網的穩定性。傳統的火力、核能發電,可理解為「穩定輸出的大電廠」,只要沒有大意外,就能穩定支撐民眾用電;但,再生能源,不論風力、太陽能都受制氣候,且個別電廠發電功率低,是「不穩定的小電廠」。
由於能源本身性質不同,所需的電網也不同,傳統大電廠,需要的電網是「集中式」,就像一間大型量販店、供全城市各個角落使用,但過程可能會有多餘耗損,且一但量販店出事,全市都遭殃。
小電廠,則會形塑成「分散式」電網,各處都有便利商店、就近供貨、沒有過多耗損,且你不會因為隔壁區的便利商店意外,就買不到貨,各區有自主性。但缺點是,便利商店成本高、費用(電費)自然也會高。
為了確保分散式電網安全,其實還得同步發展「儲能」、「能源管理」產業,因為綠能的發電不穩定,得在發電高峰將多的電存起來、以備低谷時使用,「削峰填谷」;能源管理,則可以藉智慧化的系統調配電力,更有效運用,也預防電網臨時意外。
從中可見,能源選擇,還關乎國家政策、電網規劃、產業發展,其中專業知識還有相當多,在此我僅條列部分舉例。
【缺電,到底是電不夠,還是用太兇又沒儲電?】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臨時沒錢,肯定不會只想著換工作、追求高薪,同時也會思考自己平時是否該存錢、多省點錢,對吧?
但,在能源議題中,只要喊出缺電,似乎就能打中所有民眾最敏感的一塊,基本上,缺電後面喊出什麼,都相當合理,同時卻罔顧了,其實能源配套還需儲能、節能,不然依照肆無忌憚的用電模式,再蓋幾座大型電廠也不夠。
那,為什麼台灣缺乏節電意識呢?很難想像,大家常常抱怨電費,但其實台灣電價根本是全球第三低,更誇張的是,依照台電發電成本計算,目前電價根本入不敷出,幾乎是邊發電邊賠錢。更不用說,其實低電價背後,還有許多我們沒算到的外部成本,如空汙、碳排。
然而,電價調漲,基本上掐緊了政黨的咽喉,誰敢漲電價,誰下一屆就不用選了,這也為何,台灣畸形的電價,迄今卻一絲也漲不動。
【太陽能廠商真的賺大錢?農地都被吃光光?】
自從政府喊出5+2產業之後,太陽能產業才逐漸浮現大眾眼前,但為何,投資界總會說,「太陽能慘業」呢?尤其,2020年的「七七事變」後,太陽能產業更是被打入谷底……。
攤開幾家太陽能概念股財報,雖然政府高喊再生能源產業,但多年來,聯合再生、元晶、達能等模組廠,根本是被中國以低成本、打價格戰壓著打。就算部分廠商試圖要往下游的電廠開發邁進,但電廠投資動輒上億元,這些虧損多年、體質虛弱的廠商,也難做大。
至於,光電板真的吃光農地嗎?首先要說,部分土地雖歸在農業用地之下,卻未必真的有在耕作、產出價值,休耕的、養地的,各種皆有;再從不斷銳減的台灣農民人口數,也可看出,農業所需的用地是日益減少的。
2020年7月7日,農委會禁止兩公頃以下農地蓋光電板,更是重創原本能源轉型力推的「地面型光電」。因為,地面型是少數能大面積、有效益蓋電廠的形式,所以,起先各家廠商也都競相投入地面型。但沒想到,幾億元投下去、兩、三年開發工程都未完,最後因為一起「七七事變」,全都付諸流水。
光電與農地之爭有解嗎?其實追根究柢的問題,反而不是光電與農地之爭,而是政府缺乏妥善規範:到底哪些是真農地?哪些是其實廢耕、休耕可利用地?哪些地是可與生態共存、發展農電共生?
關鍵是,若政府能好好做莊、清查全台地目,並和農民、環保團體溝通好,再劃地給光電開發業者,其實也就沒這麼多灰色地帶和爭議了。
【能源和環保怎麼辦?其實就是價值選擇】
最後說到,能源與環境的關係,大家印象最深刻,莫過於前陣子的三接與藻礁大戰,甚至八月即將迎來公投。
其實,天下從來沒有完美解方,只有最適解:離岸風電可能影響鳥類及漁類遷徙、衝擊漁業;太陽能可能侵占農地、光電板回收困難;火電則有嚴重空汙碳排;核能有核廢汙染料及安全問題……。
只是,當部分倡議者對於環境、藻礁、農地、生態,都一步不退時,我也不禁好奇,他們想要的解方會是什麼?畢竟,每一項選擇,勢必都有所犧牲,端看選擇背後的價值排序為何。如果全都拒絕,最終很可能全盤皆失。
【這是我所體認到的資訊不對等】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分享,一個議題背後涉及的專業、影響何其廣大,更足見領域內外可能存在龐大的資訊有不對等,絕非簡單一句「缺電」口號即可概括。
但,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光是上班、生活,就已心力交瘁,很難有力氣紮紮實實地瞭解議題。最後,很可能在嚴重的資訊不對等之下,淪為被片面宣傳戰、帶走風向的棋子。
弭平資訊不對等是媒體的責任,但也很現實地說,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深耕議題、用心製作、論述詳實的長篇專題報導,往往不比娛樂化、聳動化、片面化的單篇文章來得吸睛,從後台的點閱率、停留時間,就是血淋淋的數字證明。
也許,未來需要更多作為專業領域內外僑接的轉譯者,不見得是傳統媒體,而是更多自媒體,或者新型態的媒介,來協助弭平。或許這樣的民主參與會更有意義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8會員
    91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產業研究、自我成長。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研究備忘錄。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