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川普要台積電合資救 Intel?糟糕情境下的最好劇本?是否該調整台股佈局?

【市場觀察】川普要台積電合資救 Intel?糟糕情境下的最好劇本?是否該調整台股佈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想法:僅作為個人研究的紀錄與反思,並非個股分析或任何買賣建議。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 Intel 晶片生意,更一度放話要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劇本是,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一間新公司,以確保晶片製造可以部分回流美國。

當然,毫無疑問,假如這件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於台積電會是短期利空。

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以及,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以下簡單分享:

raw-image
本文數據來源:財經M平方,使用推薦碼:SNCDZ2 加入訂閱,可獲得 5 M幣回饋!

台積電會受害嗎?糟糕情境下的最好劇本...

首先,美國政府、川普要搶台積電已經成了既定事實。現在還能轉圜的,只在於台積電該如何應對川普的要脅:

到底是要和 Intel 合資?還是要直接硬扛關稅、和美國撕破臉,最後面臨更多制裁?事實上,Intel 合資恐怕已是糟糕情境下的最好劇本。

目前市場盛傳的版本是,美國可能要求,台積電派工程師至 Intel 的 3 奈米 / 2 奈米工廠,確保 Intel 晶圓廠後續順利運行;同時,Intel 可能將晶圓廠分拆出去,並由台積電與 Intel 共同持有,由台積電負責營運。

短線上,不意外絕對是利空。先不說,台積電要跟著合資 Intel 不賺錢的晶圓廠,一起承擔損益;與此同時,還得面臨技術外流競爭對手風險。這也是接下來我短期對台股保守看待的主因,目前股價也有反應此事。

不過中長線來看,到底台積電合資一舉,真的會讓先進技術外流,還是只是多一個晶圓製造的生產據點?甚至吃到更多潛在市場?其實仍考驗台積電如何拆招。

假如按股癌所說「讓子彈打偏」,或許還能守住台積電的核心優勢,而且同時解決美國的政治風險。

但若是核心技術都被美國端走的話,恐怕是解了政治風險,卻也丟了核心競爭力,造成中長期隱患。

台股看法轉變?區間操作 + 中小股

快速看完台積電,那台股的操作要改變嗎?

事實上,自 2024 年 9 月以來,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就進入高檔狹幅區間震盪,都在 22500 ~ 23500 點之間來回。

而我認為,接下來如果沒有大幅超出區間,大盤(台積電)應該都以區間操作視之,主要原因有二:

  • 台積電風險:不論你是買 0050、006208,當中都有近 57% 是台積電,只要台積電政治風險未解、尚未利空出盡,恐怕短期都難有表現,甚至會面臨本益比倍數下修。
  • 基本面疑慮:與此同時,M平方根據國發會指標所計算的「領先除落後指標」,目前已連續 4 個月下滑。過去,這項指標能領先偵測到台股大盤反轉,目前的趨勢下,我會認為台股中短期再創高存在一定難度。

所以,接下來除非上述兩大因素緩解,或者技術面出現表態(強力突破前高 or 跌破區間下緣),否則都會暫時先以區間操作看待。

而我自己的方向轉換有二:

  • 加大台股中小、美股佈局:台股方面,我會選擇將更多大盤、台積電部位,挪移到櫃買為主的中小型股票,並部分轉至美股資產,以提高資金效率。
  • 區間操作台積電:未來一段時間,預計川普仍可能釋出對台積電利空。假如沒有脫離上述劇本、股價又被打下來,也許會是短線區間操作的機會。

總結:台積電區間操作、轉移至中小股 & 美股

結論來說,我認為這次事件無論如何演變,都將發展成台積電的短期利空。在解決、技術面表態之前,我會思考減持台積電、台股大盤,並以區間操作視之。

另一方面,預計會將更多資金轉移至櫃買中小股、美股資產,以確保資金效率不會過低。

上述是我對目前情況的思考,也歡迎大家交流分享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5會員
116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中國的 DeepSeek-R1 模型,居然只用 1/30 成本,打造出堪比 O1 模型效能,也掀起市場對硬體需求擔憂,甚至引發美股半導體硬體大跌。但與此同時,掌握終端通路、軟體的廠商,股價反而逆勢上漲。 本文將會分享,在 AI 軟體應用爆發的 2025 年,該如何投資美股題材?ETF 怎麼選?
「台股大盤融資維持率」,每當指標跌破特定水位,往往暗示台股大盤的短線底部浮現,而且過往經驗,短線上隨即會展開顯著反彈。 可以想像,當股市下跌時,部分投資人,可能因融資維持率不足,導致股票在非自願情況下被平倉,進而浮現不理性賣壓。此時,就有助於短線底部浮現。
短影音內容該怎麼規劃呢?根據陳修平分享,短影音爆款內容,不外乎幾種: 曬過程:製作過程、改造計畫、產品測試、體驗分享 教知識:行業揭祕、乾貨輸出、正向推薦、反向推薦 熬雞湯:自我成長、人際關係、面對挫折、把握光陰 說故事:成就故事、案例故事、衝突故事、他人故事 選立場:正面觀點、反面觀點、中立觀點
勸告想投入線上課程的朋友,投入前可以再三思考! 明明前幾年,愛莉莎莎才賣課到破億,為什麼現在卻說線上課程難賺?到底線上課碰到什麼問題與困境?甚至陷入過度競爭、薄利虧損的窘境? 甚至,有媒體大品牌裁撤線上課業務、大型平台也爆發裁員潮,究竟為什麼?本文將拆解線上課發展三大困境,以及未來轉型出路何在?
身為研究紡織業三年的前傳產記者,也想分享,當初如何入門研究這項產業?供應鏈重點有哪些?投資有哪五大關鍵?財報如何解讀?有哪些必看龍頭廠?儒鴻、聚陽、廣越、遠東新怎麼看? 事實上,台灣紡織業不只在全球服飾品牌供應,佔據關鍵地位,更在機能性布料技術領先全球,恐怕比多數人想像的「夕陽產業」更有投資前景!
中國的 DeepSeek-R1 模型,居然只用 1/30 成本,打造出堪比 O1 模型效能,也掀起市場對硬體需求擔憂,甚至引發美股半導體硬體大跌。但與此同時,掌握終端通路、軟體的廠商,股價反而逆勢上漲。 本文將會分享,在 AI 軟體應用爆發的 2025 年,該如何投資美股題材?ETF 怎麼選?
「台股大盤融資維持率」,每當指標跌破特定水位,往往暗示台股大盤的短線底部浮現,而且過往經驗,短線上隨即會展開顯著反彈。 可以想像,當股市下跌時,部分投資人,可能因融資維持率不足,導致股票在非自願情況下被平倉,進而浮現不理性賣壓。此時,就有助於短線底部浮現。
短影音內容該怎麼規劃呢?根據陳修平分享,短影音爆款內容,不外乎幾種: 曬過程:製作過程、改造計畫、產品測試、體驗分享 教知識:行業揭祕、乾貨輸出、正向推薦、反向推薦 熬雞湯:自我成長、人際關係、面對挫折、把握光陰 說故事:成就故事、案例故事、衝突故事、他人故事 選立場:正面觀點、反面觀點、中立觀點
勸告想投入線上課程的朋友,投入前可以再三思考! 明明前幾年,愛莉莎莎才賣課到破億,為什麼現在卻說線上課程難賺?到底線上課碰到什麼問題與困境?甚至陷入過度競爭、薄利虧損的窘境? 甚至,有媒體大品牌裁撤線上課業務、大型平台也爆發裁員潮,究竟為什麼?本文將拆解線上課發展三大困境,以及未來轉型出路何在?
身為研究紡織業三年的前傳產記者,也想分享,當初如何入門研究這項產業?供應鏈重點有哪些?投資有哪五大關鍵?財報如何解讀?有哪些必看龍頭廠?儒鴻、聚陽、廣越、遠東新怎麼看? 事實上,台灣紡織業不只在全球服飾品牌供應,佔據關鍵地位,更在機能性布料技術領先全球,恐怕比多數人想像的「夕陽產業」更有投資前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