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次心理治療

第23次心理治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口前想了一下到底要說什麼,最後還是先提到了北藝大的面試,雖然沒有結果,可是感覺是肯定的。

但果然面試就是,聊得很開心但最後什麼都沒有的機會也很大。

談到了張子靜的自傳,寫到他拿了一雙白布鞋就逃亡到媽媽家,最後又離開的事情。

只稍微提到去了體操課學後空翻,但是沒提到"克服恐懼"這件事情。

也還沒提到週六第一次去比了正式的羽球比賽,還有這週約了蘇下個月去吃鍋,她說期待,我覺得有點怪。

提到了游,家裡有四個姊妹,她不想離開,而我非常想。

最後是海,提到了太平洋是我的海,我沉迷的感動與他們不同,我的瞭解讓我自由。


avatar-img
Atzu的沙龍
1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tz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拿了一堆獎狀去,但那還不是全部。 心理師說還滿多的耶,想到蘇也這樣說,當時去她家掃描。 我是我自己,我有我的榮耀,我想是這樣。談到了體育,我最近在研究的,我想選一個長久,網球桌球羽球,我正在想這件事。 我喜愛下肢運動,還有彈跳以及爆發力。 也提到了高中時期,還有榕跟Winnie,談到了上海浦東機場我
最近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想我從每週到諮商室的時間感受到愛,我感受到我愛,這很奇妙,我知道心理師不能愛我,或是說她所散發的愛,是她的職業,她的同理,以前我不敢說愛,或是說我未曾說愛,我感覺到我阿公阿嬤愛我,但我沮喪的是他們更愛他們的小孩,而我的父母並不愛我。 有許多謊言及威脅利誘還有利用在我的成長過
後來想想,我應該還是會養育孩子,雖然不是孕育,因為我對世界是有熱忱及愛的。 我也愛生命,愛新生,有想傳達的事物,這是根本。 我喜愛的,是溫柔的人,可愛的,活潑的,有實力,有內在內涵的人。 但我希望養育的生命,是有想像力的,是特別的,是自由的,當然也要善良。
談到了小時候去參加慈濟營隊的靜宜慈青社的姊姊,認真寫東西給我,幫我完成了作業,我還記得這件事,儘管已經非常久。 也談到了姊姊跟我說,她問了姑姑收集什麼,結果姑姑說大便,還說因為妹妹喜歡吃。 我覺得這就是環境的問題。 談到了我想成為善良的人,我想搭上那班列車...我心裡還想著負責任,但是我沒有說出口,
某天在等捷運時,開始思考這件事。 為什麼會有人看完一場奧運比賽後,就開始批評選手,或是指揮起那些選手,該如何該如何,但這些人可能連一場基本的操練都沒有真的下去過。 輸球就罵,贏球就捧上天,這是人性。 不過對於戴資穎,我還是覺得,總而言之就是proud of her啊...台灣三十年看出不出得了下一
某天在搭乘客運的時候,突然思考起這件事,我們都擁有上國道的權利,無論妳使用什麼交通工具,我跟總統看著的會是同一片台灣的天空,享有國民的義務與權利,但金錢與階級使我們過不同的生活,擁有不同的選擇。 而販售意識形態的人,其實是販售恐懼,不要恐懼,而是直視問題本身。
拿了一堆獎狀去,但那還不是全部。 心理師說還滿多的耶,想到蘇也這樣說,當時去她家掃描。 我是我自己,我有我的榮耀,我想是這樣。談到了體育,我最近在研究的,我想選一個長久,網球桌球羽球,我正在想這件事。 我喜愛下肢運動,還有彈跳以及爆發力。 也提到了高中時期,還有榕跟Winnie,談到了上海浦東機場我
最近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想我從每週到諮商室的時間感受到愛,我感受到我愛,這很奇妙,我知道心理師不能愛我,或是說她所散發的愛,是她的職業,她的同理,以前我不敢說愛,或是說我未曾說愛,我感覺到我阿公阿嬤愛我,但我沮喪的是他們更愛他們的小孩,而我的父母並不愛我。 有許多謊言及威脅利誘還有利用在我的成長過
後來想想,我應該還是會養育孩子,雖然不是孕育,因為我對世界是有熱忱及愛的。 我也愛生命,愛新生,有想傳達的事物,這是根本。 我喜愛的,是溫柔的人,可愛的,活潑的,有實力,有內在內涵的人。 但我希望養育的生命,是有想像力的,是特別的,是自由的,當然也要善良。
談到了小時候去參加慈濟營隊的靜宜慈青社的姊姊,認真寫東西給我,幫我完成了作業,我還記得這件事,儘管已經非常久。 也談到了姊姊跟我說,她問了姑姑收集什麼,結果姑姑說大便,還說因為妹妹喜歡吃。 我覺得這就是環境的問題。 談到了我想成為善良的人,我想搭上那班列車...我心裡還想著負責任,但是我沒有說出口,
某天在等捷運時,開始思考這件事。 為什麼會有人看完一場奧運比賽後,就開始批評選手,或是指揮起那些選手,該如何該如何,但這些人可能連一場基本的操練都沒有真的下去過。 輸球就罵,贏球就捧上天,這是人性。 不過對於戴資穎,我還是覺得,總而言之就是proud of her啊...台灣三十年看出不出得了下一
某天在搭乘客運的時候,突然思考起這件事,我們都擁有上國道的權利,無論妳使用什麼交通工具,我跟總統看著的會是同一片台灣的天空,享有國民的義務與權利,但金錢與階級使我們過不同的生活,擁有不同的選擇。 而販售意識形態的人,其實是販售恐懼,不要恐懼,而是直視問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