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理衣櫃到了解自己,麻里惠影響了我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了解自己/生命中不會忘記的那些時刻

我從小就不是特別愛乾淨、整齊的人。

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很紅的當年,我實際嘗試後得到兩個很受用的事:

一、我終於學會摺衣服了(對,就是摺衣服); 二、我更了解自己是一個喜歡什麼的人。

摺衣服這件事,可以說是我討厭洗衣服、晾衣服、摺衣服的其中一個原因,但人生就是有這些家事瑣事(除非你今天雇用別人做或有一個無怨無悔的媽媽)我跟著麻里惠學會一個很簡單的原則「不管是什麼形狀的衣服,總之就是先想辦法摺成長條形」,然後「摺成一個有厚度的狀態,方便立著來一眼看出抽屜裡有哪些衣物」,只要了解這兩點幫助就很大了,畢竟,身為現代人,衣服是一種很容易爆炸性擁有的物品。

大學時期,沒有了制服的約束,接觸的人事物變多了,同儕、媒體的影響,這個時期也是開始學習打扮的開始。過程其實跟一般學習過程沒有太多不同:多看、多試、多買,從服裝雜誌、部落格等開始自己的服裝搭配嘗試組合。

服裝雜誌除了穿搭的搭配建議,還會有一些推薦讀者的購買或搭配建議,不知不覺中被輸入一種「購買時,如果這個款式或這個顏色沒有,就可以嘗試來一件」的觀念,沾沾自喜著自己的精打細算,我懂搭配呢(笑)。畢竟,搭配就是要各種嘗試與各種組合,當然要盡量讓衣櫃裡有著各式各樣的質地、顏色、款式。搭配服裝其實真的非常好玩,難度雖不高,出錯也是時常有的事,需要反覆練習檢視。

大學時期短暫住過宿舍,大部分時間住在家裡,擁有自己的房間,房間裡有著從小到大二十幾年累積下來的物品。

房間很小,想要整理出一個清爽的房間,於是在我嘗試麻里惠的怦然心動整理術,第一次整理完我的衣櫃後,我震驚了。

(如果不清楚怦然心動整理術是什麼:就是拿起這件物品,問問自己對這件物品有沒有覺得怦然心動。有的話就留下,沒有則好好道別捨棄。)

一開始會覺得「什麼鬼啊?」,因為不清楚自己對這件物品到底是心動還是不心動,畢竟心動是一種主觀感覺完全無法衡量或評估,你只能問自己以及給自己答案,沒有人可以幫你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這就是一種比較值,所以多試幾件以後,你會開始有一點感覺:就是當你真正喜歡那件物品時,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對,我喜歡這個,留!」,可以很快決定要留下。

在我嘗試一輪斷捨離以後,我望向衣櫃裡被我留下來的衣服,我第一個念頭不是「好清爽啊」或是「好整齊啊」,而是震驚 —

「原來我喜歡的衣服都是這種顏色啊!?」

怎麼會有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顏色?對,就是我。

當時的我認為「衣櫃裡就應該充斥不同的顏色、款式的衣服」因為這樣對搭配來說,最好,最合理。買衣服時,我想的原則也是這樣,想的是我有沒有這樣的衣服,如果這件衣服我已經有類似的款式、顏色,我甚至會覺得買了是浪費。(畢竟衣櫃裡如果都是類似的衣服,搭配出來都會很相似)

結果這樣的原則對我的影響是:原來我一直以來都不了解我自己喜歡穿什麼樣顏色、款式的衣服。(可以想像我當時的震驚嗎?)

原來我連自己喜歡什麼都不清楚。

原來我是一個喜歡穿灰色、藍色、米色的人。

原來我雖然喜歡紅色,也欣賞一些亮色系所呈現不同的服裝風格的衣服,但我並不喜歡平時穿著他們。

這件事情影響我很深,那次過後,我就不再執著了,買衣服的原則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從搜集各種顏色與款式變成只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儘管相似的我已經有一百件了,但這些都是我真的平常想要每天穿上身的。

我感到某種解放。

這跟人生很多事情一樣,當你生命中遇到一些問題時,你可能會求助於身邊的人、專業的人或是親近的朋友,他們會給你不同的建議,有從服裝搭配角度來告訴你的(基本款衣服最好搭配)、有從價值觀來告訴你的(好的衣服雖然貴,但是可以穿一輩子)、有從環保觀念來告訴你的(快時尚的衣服不環保啦)… 你可以得到各種人生與服裝建議,但是最後做決定的還是你自己。

也就是說,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就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你夠了解自己嗎?你確定你是這樣的人嗎?你知道你為什麼會下這個決定嗎?

你為什麼會選擇這麼做呢?你的價值觀是什麼?服裝對你來說是怎樣的意義?

因為每個人的信仰、想法、價值觀、需求不同,所以每個人對同一個問題的答案也都不同。而且這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而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了解自己很重要。了解自己會影響你對每個行動的選擇,人生就是在不同選擇下堆疊走出來的。

現在的我依然愛看別人穿搭,依然偶爾會翻翻服裝雜誌,逛網拍,但我對於買衣服不再有心煩意亂的煩惱,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不適合是從別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也不再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別人的服裝,因為這是他自己的選擇,與你一點關係都沒有(當然還是會有自己的意見,但對他來說,不重要)。

#了解自己是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o Su的沙龍
7會員
10內容數
寫自己看過喜愛的作品。可能電影、戲劇(台劇/韓劇/日劇)、動漫、動畫、小說、繪本,甚至劇本。統稱故事。
Nao 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0
有些人在面對質疑時,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一句滿常聽到的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白話,好像很好理解。但我想聊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9/20
有些人在面對質疑時,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一句滿常聽到的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白話,好像很好理解。但我想聊聊這句話的真正意思:什麼叫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2/27
你思考過風險的人生的代價,但你思考過沒有風險的人生的代價是什麼嗎? 為什麼人需要瞭解自己? 前一陣子無意間點進PTT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台灣男性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想要一些網友鄉民的建議。 發文提到他身邊其他單身男性賺更多錢的生活,似乎是他的憧憬。
2022/02/27
你思考過風險的人生的代價,但你思考過沒有風險的人生的代價是什麼嗎? 為什麼人需要瞭解自己? 前一陣子無意間點進PTT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一位台灣男性對於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想要一些網友鄉民的建議。 發文提到他身邊其他單身男性賺更多錢的生活,似乎是他的憧憬。
2021/12/15
我是一個很有選擇障礙的人。 極端的說,在過去,在很多方面我幾乎是「什麼都好都可以」的狀態。原因是,我其實是個底線偏低的人(另外就是如果世界上有一種人是目標導向的人那我很明顯不是)近日,這件事情反而對我來說造成了一些生活困擾。 原因是,當生活清空,暫時不再被其他重大事物(工作)佔領後,沒有工作這個藉口
2021/12/15
我是一個很有選擇障礙的人。 極端的說,在過去,在很多方面我幾乎是「什麼都好都可以」的狀態。原因是,我其實是個底線偏低的人(另外就是如果世界上有一種人是目標導向的人那我很明顯不是)近日,這件事情反而對我來說造成了一些生活困擾。 原因是,當生活清空,暫時不再被其他重大事物(工作)佔領後,沒有工作這個藉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篇分享關於《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一書介紹,下篇想與大家分享在實踐過程的故事及實踐過後,生活有了哪些轉變。這本書恰巧的出現在我生命剛好要經歷轉變的過程,於是透過整理讓我更加看清「原來自己只需要這麼多」就能讓生活變得幸福。
Thumbnail
上篇分享關於《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一書介紹,下篇想與大家分享在實踐過程的故事及實踐過後,生活有了哪些轉變。這本書恰巧的出現在我生命剛好要經歷轉變的過程,於是透過整理讓我更加看清「原來自己只需要這麼多」就能讓生活變得幸福。
Thumbnail
許多人都聽過「斷捨離」,那你曾經為自己做的斷捨離是什麼呢?
Thumbnail
許多人都聽過「斷捨離」,那你曾經為自己做的斷捨離是什麼呢?
Thumbnail
收納是思考「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生活。 一直以來我都很熱愛閱讀居家收納、佈置的書,試過各式各樣的收納方式,常常是書還沒看完,就開始動手整理東西、採購書中介紹的收納小物的狂熱分子,不過就算是這樣,始終我還是沒有找尋到適合自己的收納風格,直到我拜讀了麻理惠小姐的書,在她已經紅了很久以後.... 書中依照一
Thumbnail
收納是思考「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生活。 一直以來我都很熱愛閱讀居家收納、佈置的書,試過各式各樣的收納方式,常常是書還沒看完,就開始動手整理東西、採購書中介紹的收納小物的狂熱分子,不過就算是這樣,始終我還是沒有找尋到適合自己的收納風格,直到我拜讀了麻理惠小姐的書,在她已經紅了很久以後.... 書中依照一
Thumbnail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Thumbnail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Thumbnail
大二時我接觸到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當時已經搬離宿舍,擁有自己與室友合租的套房。雖然行李不算很多,卻對整理書很著迷。讀完近藤麻理惠的書,也學著她的方法整理衣服、書、文件和雜物,讓自己維持了一段「自我感覺良好」的日子。也是從那時起隱隱約約地發現,「人的狀態會反映到空間的樣態。」
Thumbnail
大二時我接觸到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當時已經搬離宿舍,擁有自己與室友合租的套房。雖然行李不算很多,卻對整理書很著迷。讀完近藤麻理惠的書,也學著她的方法整理衣服、書、文件和雜物,讓自己維持了一段「自我感覺良好」的日子。也是從那時起隱隱約約地發現,「人的狀態會反映到空間的樣態。」
Thumbnail
2021年底,決定搬家,開始實踐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經過這個階段,衣服少了一半,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更加清晰,也更加能掌握自己現有的資源。從失控的冰淇淋衣櫥,慢慢到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衣櫃有什麼,找回可掌控的感覺還有秩序感。
Thumbnail
2021年底,決定搬家,開始實踐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經過這個階段,衣服少了一半,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更加清晰,也更加能掌握自己現有的資源。從失控的冰淇淋衣櫥,慢慢到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衣櫃有什麼,找回可掌控的感覺還有秩序感。
Thumbnail
麻里惠跪坐在房子的地板上,面帶微笑閉著眼,靜默地和房子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在這股寂靜中有極大的渲染力,引導人們重新看待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曾聽說過,一個人的環境能反映其心境。當身處在雜亂、東西多到爆炸的空間裡,往往很難感到放鬆,甚至容易心生「阿砸」。這也大概是為什麼整理能讓我感到療癒的原因吧。
Thumbnail
麻里惠跪坐在房子的地板上,面帶微笑閉著眼,靜默地和房子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在這股寂靜中有極大的渲染力,引導人們重新看待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曾聽說過,一個人的環境能反映其心境。當身處在雜亂、東西多到爆炸的空間裡,往往很難感到放鬆,甚至容易心生「阿砸」。這也大概是為什麼整理能讓我感到療癒的原因吧。
Thumbnail
有很多人在寫愛自己,也很多人在教愛自己,有人說那是吃得好睡得好有運動,有人說那是陪伴自己的情緒幫自己按摩舒壓。 愛自己的方式很多種,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真正的一一去嘗試過,或只是放在腦子裡,想說等有空再來做,這一系列的體驗,是我自己按部就班去實踐「愛自己」所體會的過程,以及當我這麼做了以後,內在與外
Thumbnail
有很多人在寫愛自己,也很多人在教愛自己,有人說那是吃得好睡得好有運動,有人說那是陪伴自己的情緒幫自己按摩舒壓。 愛自己的方式很多種,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真正的一一去嘗試過,或只是放在腦子裡,想說等有空再來做,這一系列的體驗,是我自己按部就班去實踐「愛自己」所體會的過程,以及當我這麼做了以後,內在與外
Thumbnail
自去年跨國搬家到澳洲 - 墨爾本後,整理的工作沒有停止過,不論我怎麼整理,還是一樣很亂,衣服塞不下衣櫥,東西很多…而且到處都是,感覺「整理」永無止盡! 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收納整理師」這個工作,然後開始購買整理相關書籍。在看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才知道整理最重要的是「丟棄」這件事
Thumbnail
自去年跨國搬家到澳洲 - 墨爾本後,整理的工作沒有停止過,不論我怎麼整理,還是一樣很亂,衣服塞不下衣櫥,東西很多…而且到處都是,感覺「整理」永無止盡! 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收納整理師」這個工作,然後開始購買整理相關書籍。在看了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才知道整理最重要的是「丟棄」這件事
Thumbnail
在我們還不懂物品對我們的真正價值之前, 在我們還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之前, 在我們還沒拿回自己人生的自主權之前, 在我們還沒真的想要改變之前, 在我們還沒有建立整理思維之前, 我們先不要談「整理技巧」。 整理技巧包含摺衣服的技巧、如何定位與配置物品、如何選擇合適的收納用品、如何回收大小型物品、
Thumbnail
在我們還不懂物品對我們的真正價值之前, 在我們還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之前, 在我們還沒拿回自己人生的自主權之前, 在我們還沒真的想要改變之前, 在我們還沒有建立整理思維之前, 我們先不要談「整理技巧」。 整理技巧包含摺衣服的技巧、如何定位與配置物品、如何選擇合適的收納用品、如何回收大小型物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