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投資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聽聞前幾集股癌有提到自己最近小迷失(過去會同族群自幹ETF→但因最近膨脹而只單投一個標的,而這標的往往卻是肉吃最少、甚至吃筍的)
當然這是個經驗分享,但就概念上來說,更值得注重的是『紀律』
而我也用今天自己最近紀律失調的經驗,寫給未來的自己看

標的是某族群的領導指標,從205→209→202→216→218→220進進出出很多次,
今天看著美股大跌,原本又想早點出掉來避免損失,小賺了4000還自以為得意,但半個小時過後,從開盤225→224→230-231跳動,我也再自責自己的衝動與不遵守紀律,明明就告訴自己,這個放到250、放到300..... 怎麼一個衝動,就下車了?

同樣的情境回到兩周前,也是類似的情境,當時就告訴自己,確定趨勢且公司營運面沒問題,用力抱著.....

這次寫成文章,當作日記來看,希望自己能恪守這個經驗,守住紀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土城小超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2/30年底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看著[力智]抽籤的高額利差,竟然動念出清了手上的一堆持股: 心得1:不要為了[力智]那不確定的低中籤率,看似一夜致富,但實在不太穩,對於沒有偏財運的我來說,似乎應該走穩健的路線才對。
12/30年底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看著[力智]抽籤的高額利差,竟然動念出清了手上的一堆持股: 心得1:不要為了[力智]那不確定的低中籤率,看似一夜致富,但實在不太穩,對於沒有偏財運的我來說,似乎應該走穩健的路線才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剛剛在復盤的時候警覺! 凌晨3點35發現起漲的支撐快要破的那一瞬間 發現有支撐,也就是後來看到下影線的時候上車 後面是整整120點的肉耶,大台24000,小台6000 就算是微台指也有1200 #買在支撐而不是追在壓力 我好幾次就是這樣追在當下的高點,爾後反轉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期股市的劇烈波動及其背後的原因,分享在股癌Podcast中學到的投資見解與策略。文中分析了市場流動性危機、主委的操作策略,以及日本央行的影響,並強調在波動中尋找便宜股票的重要性。文章還提醒投資者對主流股的關注,幫助他們在市場不確定性中找到潛在的機會。
Thumbnail
整理一下7月過往主力分點股票 漲幅最多的不少是月初曾提過的分點 5443均豪 +44% 4909新復興+27% 弘憶股+26% 安國+23% 給過往後面加入同學導覽 去年與今年的8月都是不祥之月 近期台股受費半牽連實在跌得有點痛 加上英美中東準備撤僑 去年這時候科技股開始回檔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剛剛在復盤的時候警覺! 凌晨3點35發現起漲的支撐快要破的那一瞬間 發現有支撐,也就是後來看到下影線的時候上車 後面是整整120點的肉耶,大台24000,小台6000 就算是微台指也有1200 #買在支撐而不是追在壓力 我好幾次就是這樣追在當下的高點,爾後反轉
Thumbnail
本文探討近期股市的劇烈波動及其背後的原因,分享在股癌Podcast中學到的投資見解與策略。文中分析了市場流動性危機、主委的操作策略,以及日本央行的影響,並強調在波動中尋找便宜股票的重要性。文章還提醒投資者對主流股的關注,幫助他們在市場不確定性中找到潛在的機會。
Thumbnail
整理一下7月過往主力分點股票 漲幅最多的不少是月初曾提過的分點 5443均豪 +44% 4909新復興+27% 弘憶股+26% 安國+23% 給過往後面加入同學導覽 去年與今年的8月都是不祥之月 近期台股受費半牽連實在跌得有點痛 加上英美中東準備撤僑 去年這時候科技股開始回檔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