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馬祖・中正中小學|遙望媽祖巨神像,馬祖劍碑旁的學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中正國民中小學校門。(攝影:Amo)

中正國民中小學校門。(攝影:Amo)

因著工作,有幸待在馬祖三天,對《校園逛逛》而言,能有機會走訪離島學校,實為難得。趁著工作空擋,我騎著車沿著馬祖南竿公路到每間學校踩點。馬祖南竿鄉共有三間國小,兩間中小學(介壽國民中小學、中正國民中小學)、一間國小(仁愛國小),其中介壽中小學尚未並未對外開放,仁愛國小部分校舍有工程作業,故本篇文章以唯一入校逛逛的中正中小學為主。

知名景點「馬祖劍碑」旁,即是通往中正中小學之階梯。(攝影:Amo)

知名景點「馬祖劍碑」旁,即是通往中正中小學之階梯。(攝影:Amo)

媽祖長眠之地

馬港,是所有來到馬祖南竿的人,必訪的景點之一。「馬港」為馬祖村的舊稱,也是當地居民對此地的暱稱。這裡有南竿最熱鬧的夜市街(好吃的繼光餅 aka 馬祖漢堡),也是「馬祖天后宮」(馬祖宗教文化園區)所在之地,來到這裡的人們,無非是為了瞻望一眼全世界最高的媽祖神像-媽祖巨神像。從遠處望向媽祖巨神像,就像媽祖乘著一艘船在海上航行,庇佑著當地居民。

在福澳港尚未落成之前,馬港匯集軍港、商港、漁港之功能,為南竿最重要的港口。這裡既然稱為「馬祖村」,勢必與媽祖故事有著最緊密的關聯。據悉,馬祖村因媽祖林默娘投海救父,其屍身漂至此澳口而得名,後來國軍駐守媽祖,覺得名稱較柔弱,去女字邊,才改稱「馬祖」。後人因而於此立廟紀念,相傳媽祖的肉身就葬在此廟的供桌下,且歷年修建時皆不得移動此石碑。

因為這裡是媽祖屍身發現之處,而發展出當地特有之「媽祖昇天祭」活動。不同於大部分的活動都是慶賀神明誕生,昇天祭則是選在媽祖得道升天之日(農曆九月九日),以感念媽祖捨己為人的精神。

在天后宮旁邊,同為馬港著名觀光景點之「馬祖劍碑」,一旁的樓梯往上走,便是中正中小學之後門。(該門僅寫「中正國中」,應為併校之前國中主校門。)

中正國民中小學校門。(攝影:Amo)

中正國民中小學校門。(攝影:Amo)

前瞻媽祖,後倚劍碑

中正國民中小學就落在前往天后宮前的圓環旁,對面就是馬祖書館,地理位置其實並不隱匿。校門口由馬祖常見的黃土磚砌成,上頭一隻纖白的手,拿著寫有校名的書卷,意象十分鮮明。一旁的門柱頂端站著一尊小沙彌,沿著他的視線往外望去,便能看見媽祖巨神像的側影。

我望著小沙彌,小沙彌望著媽祖,媽祖則遙望海面,三者之間的視線形成有趣的交互作用。

校門口的小沙彌遙望著媽祖巨神像。(攝影:Amo)

校門口的小沙彌遙望著媽祖巨神像。(攝影:Amo)

校園略似梯田,有高低之分,操場居處下層,從司令台前仰望校舍,「中正堂」三字顯得更為莊重,兩側階梯仍可見馬祖特有的黃土色塊,增添不少歷史感。穿越操場,走至校園的另一端,即可看見學校的後門-即通往馬祖劍碑之校門,隱約可見劍碑之尖頂。

黃土色,是馬祖的顏色。(攝影:Amo)

黃土色,是馬祖的顏色。(攝影:Amo)

遠處可見「馬祖劍碑」的尖端。(攝影:Amo)

遠處可見「馬祖劍碑」的尖端。(攝影:Amo)

校舍本身也很可愛。磚紅色的牆柱,四條邊線竟然鑲有大型鉛筆,十分童趣。起初我以為只是特出裝飾,想不到回頭一望,一排鉛筆沿著透視線延伸至遠處中心點,「簡直鉛筆富翁!」我忍不住讚嘆。

校舍上充滿著鉛筆。(攝影:Amo)

校舍上充滿著鉛筆。(攝影:Amo)

穿越校舍有一處瀑布造景,一旁有條石子小徑通往上層,我順著這幾乎只能一人通行的路徑走,原以為會遇到校園的盡頭,想不到竟遇到一座通往對棟校舍的天橋,專科教室便座落於此。我心想著孩子穿越小徑上課的模樣,未免也太詩情畫意了。(現實是,這棟校舍下有樓梯可通往二樓,或許不是每位孩子都會走這條羊腸小道來上課。)

單從這張圖,很難想像是校園裡的一景。(攝影:Amo)

單從這張圖,很難想像是校園裡的一景。(攝影:Amo)

由於是假日到訪,身為外人也不便在此多留,這趟校園逛逛大抵還是走馬看花,較少對學校的深入探索。然而,在走過這麼多校園,走馬看花也早有留個底,能從全然陌生的視角親近一所小學,未嘗不是件新鮮事。畢竟,上次來訪的我,可完全不知道這裡有間學校,這次踏訪南竿,多留幾份心意在尋覓離島小學,也是另一種旅行的樂趣。

文章最末補上未能入校逛逛的小學照片數張,以完善這趟南竿校園之旅。

介壽中小學。(攝影:Amo)

介壽中小學。(攝影:Amo)

位於遊客中心附近的仁愛國小。(攝影:Amo)

位於遊客中心附近的仁愛國小。(攝影:Amo)

酒甕造型的黑板,我超愛。(攝影:Amo)

酒甕造型的黑板,我超愛。(攝影:Amo)


參考資料:
1. 清流月刊-馬祖離島旅遊線介紹頁面
2. 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網頁
3. 中正國民中小學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oLin的沙龍
30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南竿算是馬祖四鄉五島中最熱鬧的地方,這篇來介紹南竿的熱門景點,有坑道、據點、聚落、媽祖巨神像及追淚熱點,最後告訴你不租車也可遊南竿的方法。
Thumbnail
南竿算是馬祖四鄉五島中最熱鬧的地方,這篇來介紹南竿的熱門景點,有坑道、據點、聚落、媽祖巨神像及追淚熱點,最後告訴你不租車也可遊南竿的方法。
Thumbnail
馬祖南竿梅石高總管廟,又稱梅石境高王爺廟,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梅石澳,是一座主祀高王爺的傳統閩南式廟宇。 根據廟內碑文記載,高總管廟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原為一座簡陋的草寮,後於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改建為磚造廟宇,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再次重建,現為一座規模宏偉的三開間廟宇。
Thumbnail
馬祖南竿梅石高總管廟,又稱梅石境高王爺廟,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梅石澳,是一座主祀高王爺的傳統閩南式廟宇。 根據廟內碑文記載,高總管廟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原為一座簡陋的草寮,後於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改建為磚造廟宇,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再次重建,現為一座規模宏偉的三開間廟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馬祖的美食與宗教文化,包括大眾飲食店的特色菜,以及媽祖宗教文化園區的景點資訊。建議遊客可以品嚐當地美食,再前往媽祖宗教文化園區,體驗宗教文化。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馬祖的美食與宗教文化,包括大眾飲食店的特色菜,以及媽祖宗教文化園區的景點資訊。建議遊客可以品嚐當地美食,再前往媽祖宗教文化園區,體驗宗教文化。
Thumbnail
位於嘉義新港鄉的兩處廟宇~開台媽祖奉天宮以及主祀水仙尊王(大禹)的水仙宮,皆為超過百年以上的古蹟。這篇將來介紹這兩座古蹟的歷史與建築特色,對研究台灣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們,不論是否有信奉任何宗教神明,都是在前往嘉義旅遊時,不容錯過的地點。
Thumbnail
位於嘉義新港鄉的兩處廟宇~開台媽祖奉天宮以及主祀水仙尊王(大禹)的水仙宮,皆為超過百年以上的古蹟。這篇將來介紹這兩座古蹟的歷史與建築特色,對研究台灣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們,不論是否有信奉任何宗教神明,都是在前往嘉義旅遊時,不容錯過的地點。
Thumbnail
原本以為媽祖雕像都一樣,沒想到還有差異喔!像這尊1.5公尺高媽祖,手腳是可以動的,其關節是利用木榫連接,可以拆開,組合也方便,四肢是可以活動的,這種為「軟身媽祖」。
Thumbnail
原本以為媽祖雕像都一樣,沒想到還有差異喔!像這尊1.5公尺高媽祖,手腳是可以動的,其關節是利用木榫連接,可以拆開,組合也方便,四肢是可以活動的,這種為「軟身媽祖」。
Thumbnail
北港媽祖廟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省湄州朝天閣媽祖分靈而來。主神媽祖又名天上聖母,自幼即體會道典祕法,因屢次救民眾於水難之中而升天為神,以其靈驗而受封天妃。1694年(康熙33年),佛教臨濟宗第34代禪師樹璧,攜帶神像來臺,在笨港登陸,為笨港居民所留。繼而築屋、建小祠、再募金重建,香火也日漸鼎盛。寺廟建築
Thumbnail
北港媽祖廟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省湄州朝天閣媽祖分靈而來。主神媽祖又名天上聖母,自幼即體會道典祕法,因屢次救民眾於水難之中而升天為神,以其靈驗而受封天妃。1694年(康熙33年),佛教臨濟宗第34代禪師樹璧,攜帶神像來臺,在笨港登陸,為笨港居民所留。繼而築屋、建小祠、再募金重建,香火也日漸鼎盛。寺廟建築
Thumbnail
走了至少三次的文澳走讀,以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講了,但田野就是那麼豐富有趣,還是隱藏著很多歷史資訊等著人們挖掘。 第一站|文澳祖師廟 第二站|聖真寶殿 聖真寶殿主祀南天文衡聖帝,設有鸞堂,著作過不少金篇。 第三站|文澳城隍廟 第四站|千人塚 第五站|文石書院
Thumbnail
走了至少三次的文澳走讀,以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講了,但田野就是那麼豐富有趣,還是隱藏著很多歷史資訊等著人們挖掘。 第一站|文澳祖師廟 第二站|聖真寶殿 聖真寶殿主祀南天文衡聖帝,設有鸞堂,著作過不少金篇。 第三站|文澳城隍廟 第四站|千人塚 第五站|文石書院
Thumbnail
這三天的行程,我們算是比較細部的去體驗南竿島,但是天氣實在太熱了,有時對於這樣的旅行,會因為疲累及襖熱而有些不耐煩。加上在這座急升急降坡密布的丘陵騎車載人又有騎車的壓力,其實有時候是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Thumbnail
這三天的行程,我們算是比較細部的去體驗南竿島,但是天氣實在太熱了,有時對於這樣的旅行,會因為疲累及襖熱而有些不耐煩。加上在這座急升急降坡密布的丘陵騎車載人又有騎車的壓力,其實有時候是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Thumbnail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Thumbnail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Thumbnail
全台灣最古老的廟宇,主祀天上聖母媽祖,超過400年的歷史,來澎湖必去的景點之一!屬於一級古蹟,廟的正前方有棵百年老樹,是許多人來此必拍照、乘涼的好去處。天后宮的建築、雕刻、彩繪等等,都是匠師們精心製作,絕對值得來細細品味這些建築的美。
Thumbnail
全台灣最古老的廟宇,主祀天上聖母媽祖,超過400年的歷史,來澎湖必去的景點之一!屬於一級古蹟,廟的正前方有棵百年老樹,是許多人來此必拍照、乘涼的好去處。天后宮的建築、雕刻、彩繪等等,都是匠師們精心製作,絕對值得來細細品味這些建築的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