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林奕華《一個人的一一》看劇、看電影、看自己,始終都還有看不到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好久沒有再踏進兩廳院看舞台劇,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是猶豫到底要不要花這一筆錢,但我想我的人生太過於受限和約束,如果不多接觸一點不一樣的事物,不同呈現的面貌,我想我也永遠無法認清自己的面貌,一一,one and two,台詞中提到「我們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隨著年紀的成長,越來越覺得真的是如此,一個人永遠都是有盲點,永遠都會有不認識自己的另一面。

raw-image

回到舞台劇的本身,如果第一次看劇可能就會懵懵懂懂,或許是前衛藝術,或許不知道傳遞的是甚麼資訊,確實看劇有時需要做功課,但有時就任憑自己的感覺去想像;最初只知道這是描寫隔離十四天的情景,同時是向楊德昌導演致敬,分為十四天的隔離時間,有一點迷幻,有一點不知為何存在的台詞,似有意義也似無意義,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十四天的情緒變化,戲劇中穿插的各種不同的聲音,初入隔離旅館,不同人的開箱簡介,另外還有滑著IG朗讀不同的事情和#的標記,猜撲克牌的情緒崩潰,各種情緒融入在劇情中,另一方面科技的迷幻,談論的AI與人性,終究我們還是不了解人,戲劇中的節奏很難完全去串接起關聯,但也不是無關連,總是思想著如果面對十四天的隔離,我會是怎樣的情緒起伏呢?

raw-image

回到家之後,決定再找出楊德昌的《一一》來觀看,還好現在網路影音很方便,目前 Youtube 就有提供租和購,看完舞台劇如果不知道在表演什麼,可以回頭來看看這部電影,看完以後就會很清楚感受到其中的對話,特別這次在舞台劇後有推出影音板,對於看過電影的我而言,可以再去回顧舞台上的呈現,強化整個記憶,頓時產生了兩個人之間不同的對話,這也正是人的限制,如果只單純看舞台劇,可能我並不能真正知道它所傳達的內涵,但透過點影《一一》,才發覺到原來這十四天用的就是影片中的經典台詞,每個不同身分角色的掙扎,在舞台上以對話方式來呈現,回頭帶來的衝擊是滑IG和另一個的無奈,不知道要說些甚麼,真的很累,但另一個人卻讀著不同IG的事情,巧妙了也用上了 #王力宏 的時事,這也是舞台劇特有的即時創作。

raw-image

如果可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那真的很好,也很期待,靠猜真的好難,更不可能完全記憶下來,不管事揣摩還是觀察,也都是充滿著限制,一個人永遠都是只能知道事情的一半,需要另一個人的角度來觀看,人也是需要知道自己的限制,真的不需要太自滿,自以為什麼都了解,其實你根本沒看到,所以才需要拍給你看,讓你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充滿著自我拉扯的對話,或許我們需一個另我,來告訴我到底是什麼?可以是安慰、也可以是鼓勵,也可以是勸戒,一個一不會成為二,兩個一,才會是二。

raw-image

《一個人的一一》把《一一》的對話重新組合,就算是看過電影的人,來看舞台劇,完全不同的領悟,我們看見電影中不同人物的無奈,平淡生活越有著不同的衝突與羨慕,但羨慕之後又是危機,內心難免有著無法饒恕的事情,無法放下而失眠,何時才可以好好的睡呢?每天都做的都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又要怎麼快樂呢?過去電影的對話,回到如今自己跟自己的對話,完全沒有時間感,仍是我們每天在掙扎抱怨的事情,這樣的呈現,讓楊德昌的電影,又另一個面貌活在現況的隔離時期。


raw-image

電影最後有導演林奕華的感謝詞,最後一天結束後有線上座談,可以一起討論和,看完劇的這些日子,開始尋找各種對話話介紹,漸漸地發現到真正開對話的反而是我自己,太習慣關注祝他人,反而迷失了自己,只是不斷地去忽略自己的感受,不再去表達自己的內心,生活中繼續度過,或許能帶給世界一些回饋、一些幫助,但自己真正的需要又是什麼呢?總覺得一個人的限制真的太多,一個人的盲點也無人提醒,一直猜測下去,也許有一天會崩潰,也許就是徹底的迷失自我,一個人的我,也是想要改變,但自己的能耐也就只是如此,只能不斷的去探索,或許有一天有人會告訴我,我所不知道的我。

照片取自非常林奕華臉書專頁

非常林奕華《一個人的一一》
14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of Yi Yi

raw-image

分級:保護級
時間:2021/12/17 (五) - 2021/12/22 (三)
主辦: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02)3393-9888

創作團隊
首席創作顧問兼監製:彭鎧立
導演及改編:林奕華
演員:王宏元、黃俊傑
戲劇顧問及助理導演:徐硯美
創作統籌:何定偉

【舞台版】

為什麼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呢?

改編自電影《一一》,得到彭鎧立女士首次授權改編。電影由洋洋讀給婆婆的一封信收尾,舞台劇《一個人的一一》則從洋洋長大後展開-不單只有照相機,一如現代人,他擁有更多高科技配備,唯獨還是「只能看到一半」。然而在疫情時代的14天隔離裡,洋洋經歷重新自我發現,終於從「後面」找到「前面」:一個人的未來。

【影像版】

我只能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後面,這樣,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嗎?

啟發源自電影《一一》之獨立影像作品。影像導演袁錦倫與林奕華根據舞台版再創作,超越現場所見,透過影像創作重新勾劃什麼是劇場。兩位台灣演員於年初飛到香港隔離結束後,直接走進清空的非常林奕華工作室進行排練及預演拍攝,讓同一個文本呈現於不同的空間,成為兩部完全不一樣的變奏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8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林奕華導演1991年創立了非常林奕華,30多年來製作了超過60齣的原創作品。2015年開始,他發起了舞台映画,把舞台記錄重新後製剪輯,而且他要求自己每一次的新作品都要設定為未來會在大螢幕上面放映的概念來進行拍攝,至今已製作了將近20多部的舞台映画作品,導演改編自楊德昌導演電影《一一》的《一一三部
Thumbnail
林奕華導演1991年創立了非常林奕華,30多年來製作了超過60齣的原創作品。2015年開始,他發起了舞台映画,把舞台記錄重新後製剪輯,而且他要求自己每一次的新作品都要設定為未來會在大螢幕上面放映的概念來進行拍攝,至今已製作了將近20多部的舞台映画作品,導演改編自楊德昌導演電影《一一》的《一一三部
Thumbnail
-2023/11/05楊景翔演劇團-Yang's Ensemble《單身租隊友2》 直接說結論:「有夠好看!👍👍👍」
Thumbnail
-2023/11/05楊景翔演劇團-Yang's Ensemble《單身租隊友2》 直接說結論:「有夠好看!👍👍👍」
Thumbnail
🌿「復刻連演僅此一次限定」 來賓介紹👏👏👏 -- 劇團藝術總監:楊景翔 -- 專案製作人:尚安璿 人生的1/3其實並非和原生家庭度過的呀……🤔 面對愛情、親情與人生課題的暖心喜劇1+2部曲
Thumbnail
🌿「復刻連演僅此一次限定」 來賓介紹👏👏👏 -- 劇團藝術總監:楊景翔 -- 專案製作人:尚安璿 人生的1/3其實並非和原生家庭度過的呀……🤔 面對愛情、親情與人生課題的暖心喜劇1+2部曲
Thumbnail
排依舊不能出國玩耍的 2022 看了 30場戲 (11場線上),是藝文能量滿點的一年。 舞台上的愛恨情仇家常瑣碎在小盒子裡被無限放大,習慣劇場步調以後對於電影的敘事步驟再也無法適應。 在劇場裡有太多事情可以觀察,從劇場上側台上到旁邊的觀眾,感覺無時無刻都有事情正在發生。
Thumbnail
排依舊不能出國玩耍的 2022 看了 30場戲 (11場線上),是藝文能量滿點的一年。 舞台上的愛恨情仇家常瑣碎在小盒子裡被無限放大,習慣劇場步調以後對於電影的敘事步驟再也無法適應。 在劇場裡有太多事情可以觀察,從劇場上側台上到旁邊的觀眾,感覺無時無刻都有事情正在發生。
Thumbnail
🌿「現實當下(1)與之後無限的日以繼夜(1000 Nights)」 來賓介紹👏👏👏 -- 劉彥成:聽說很愛走路的編舞家🤭 -- 鄒瑩霖:練舞練到發現自己原來不太會走路?的舞者🤔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Thumbnail
🌿「現實當下(1)與之後無限的日以繼夜(1000 Nights)」 來賓介紹👏👏👏 -- 劉彥成:聽說很愛走路的編舞家🤭 -- 鄒瑩霖:練舞練到發現自己原來不太會走路?的舞者🤔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Thumbnail
🌿「見證演員重新提煉、昇華後的蛻變。」 來賓介紹👏👏👏 -- 田珈伃:負責"鏈結"的製作人😎 -- 陳以恩:很有"反應"的演員🤭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Thumbnail
🌿「見證演員重新提煉、昇華後的蛻變。」 來賓介紹👏👏👏 -- 田珈伃:負責"鏈結"的製作人😎 -- 陳以恩:很有"反應"的演員🤭 🏹《劇場狂粉的日常》每週準時與您在空中相會~(*๓´╰╯`๓)♡
Thumbnail
🌿「在愛裡是沒有恐懼的」 來賓介紹👏👏👏 -- 陳琪老師:《愛 隔離》藝術總監與製作人
Thumbnail
🌿「在愛裡是沒有恐懼的」 來賓介紹👏👏👏 -- 陳琪老師:《愛 隔離》藝術總監與製作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