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還款自己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複利有分單筆複利與年金複利,前者如銀行整存整付,後者如銀行的零存整付。零存整付的概念就是每一期存入一筆現金,然後每一筆都會被計息,愈前面投入的計息次數較多。

當我們向銀行貸款,本息均攤的方式還款的話,每一期所繳的錢一部份用於償還本金,一部份償還利息,因此每一期的貸款餘額會愈來愈低。那麼,每期所償還的錢應該也要按時間去計算複利對吧 ? 沒錯,你每期所償還給銀行的錢一樣會有時間價值。因此我們就可以計算每期該還多少 ?


raw-image

直接拿勞保紓困貸款來計算,貸款 10萬、利率 1.28%,條件如下:

  • 1 ~ 6月付息 107元 (100,000 x 1.28% / 12)
  • 7 ~ 36月本息均攤 3,389元 〔PMT(1.28%/12,30,100000,0,0)〕

我們試著「手動」將這個數字算出來:

PV x (1+R)^n + PMT x [(1+R)^n - 1] / R = 0

100,000x(1+ 1.28%/12)^30 + PMT x [(1+1.28%/12)^30 - 1] / (1.28%/12) = 0

100,000x1.032499896 + PMT x 0.032499896 / (1.28%/12) = 0

103,249.9896 + PMT x 30.46865 = 0

PMT = -3388.7284 ≈ -3389

上面這個公式就是 Excel 財務函式裡所用的方法,左半邊是單筆複利,右半邊是年金複利,意思就是說,由於前六個月只繳息不還本,因此實際上有用到本息均攤的期數只有 30個月,又因為我們是每個月繳息,因此每個月的利率就以 1.28% / 12 來計算。勞保所貸給你的本金 10萬,是一次性的,因此使用單筆複利來計算它的複利終值;你每一期所還給銀行的 3,389,就好像零存整付那樣「存」在貸方,因此它使用年金複利的公式去算,右邊的 0 就是我們最後期望的 FV,使等式成立的 PMT 就是我們要算的每月償還金額。

實際情況會是有些期間是繳 3,389、但有些期又是繳 3,388,其實這是因為四捨五入的關係導致每期的貸款餘額的微調,因為這個 3,389 是經四捨五入後的金額,你有些時後會多還 1塊錢,所以會被調整回來。

希望看到這邊還沒暈,而這個 3,389 中有多少比例是利息、每期又償還多少本金,下回分析。

歡迎點右上方【愛心】、【留言】、【收藏】按紐,或下面的

Like Coin(可按五下唷 ~ 免費的)

感謝您的支持

  • 分享您對這篇文章的想法與建議,請點下【留言】讓我知道唷。
  • 若覺得文章有參考性,也請點下【收藏】方便日後快速找到本文。
  • 如果覺得我的行文風格符合您的閱讀方式,也請追蹤我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omas Chang的沙龍
4會員
17內容數
本專題將透過大量閱讀 FIRE 書籍並從書中獲取有效且可行的方式一步一步達成財務自由之路,並穿插投資大師們如比得林區、柯斯托蘭尼與投資經典書籍如漫步華爾街、投資金律之讀書心得,每日都會有文章,帶領讀者一步一步邁向財務自由之路。
Thomas Ch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6
被動選股與主動選股最大的差別在於採用固定策略,因此能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使得績效跟著追蹤的指數走。但對於某些投資人而言,除了配置一些 ETF外,仍希望在股市中尋找淺力股或價值股,那麼就需要透過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來找出既可靠又安全的標的。 選股策略:
2022/01/16
被動選股與主動選股最大的差別在於採用固定策略,因此能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使得績效跟著追蹤的指數走。但對於某些投資人而言,除了配置一些 ETF外,仍希望在股市中尋找淺力股或價值股,那麼就需要透過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來找出既可靠又安全的標的。 選股策略:
2022/01/13
這章來說,書上的觀點以作者所訪問的人的看法為主,我把它稱之為傳統方式的不動產投資。由於內容可能與台灣的情況不適用,所以以下都是我另外的心得,這章節並沒有提到 REITs ETF。 如果每天看政治新聞會讓你很煩躁,試著放棄這個行程,把時間拿去作些讓你快樂的事。
2022/01/13
這章來說,書上的觀點以作者所訪問的人的看法為主,我把它稱之為傳統方式的不動產投資。由於內容可能與台灣的情況不適用,所以以下都是我另外的心得,這章節並沒有提到 REITs ETF。 如果每天看政治新聞會讓你很煩躁,試著放棄這個行程,把時間拿去作些讓你快樂的事。
2022/01/11
今晚因為要幫客戶跑分析程式, 所以忙裡偷閒, 看了一下日前買的書, 結果越看越燒腦, 看起來是作者寫錯數據, 但又覺得應該是哪邊有問題, 還是記錄一下, 日後有機會再補充清楚. 用這個財務自由計算機也得到 4,525.93 的答案,再用 72法則試試: 原文是這樣寫的:
2022/01/11
今晚因為要幫客戶跑分析程式, 所以忙裡偷閒, 看了一下日前買的書, 結果越看越燒腦, 看起來是作者寫錯數據, 但又覺得應該是哪邊有問題, 還是記錄一下, 日後有機會再補充清楚. 用這個財務自由計算機也得到 4,525.93 的答案,再用 72法則試試: 原文是這樣寫的: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