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絕境中不絕望?

如何在絕境中不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宣道會北角堂榮休主任牧師蕭壽華牧師在一次教會活動中,鼓勵會眾:「人會身陷絕境,但不會絕望,因主常在。」我聽後非常感動,想寫幾句感言。蕭牧從《聖經》教導出發,我就從三十多年人材培訓經驗,加上一些靈修心得,分享一下。期望能為您在絕境中加油打氣,令文字發揮更大力量。

  1. 健康的絕境:健康的絕境莫過於絕症。「生」和「老」算是自然出現,「病」和「死」卻可突然發生。有些絕症是長期病患,更令人更加生不如死。可是,絕境不能自選逃避,反應卻可自決。要怨天怨地生活,還是自尊自重生活,很大程度可以自決。想起基督徒蘇恩佩姊妹的作品《死亡,別狂傲》癌症令她痛,但沒有苦,主的安慰甘甜。
  2. 思想的絕境:思想是自己的一把鎖。您想自己能,您會找方法。您想自己不能,您會找藉口。思想的絕境就是自己築了高牆,以為保護自己,誰知只是困著自己,那高牆叫「習慣」。習非成是很可怕,因為習慣了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別人的想法都是錯的。其實這是思想的盲點。記住:思想決定態度,態度決定成敗。
  3. 情緒的絕境: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情緒的絕境也許就是讓情緒成為主人,自己成為情緒的奴隸。一天到晩說心情不好,所以一事無成。其實情緒管理的關鍵在於「行動」,讓積極和主動的行動力,去帶動自己的心情。去做就有力量,效果不理想就學習,效果理想就建立信心,由小成功到大成就。
  4. 心靈的絕境:人們常說信什麼都不要緊,最重要是導人向善,自己堂堂正正做人,就算上不了天堂也無所謂,人死如燈滅,死了就一了百了。事實這就是一般宗教和基督教的最大分別。佈道家和神學家唐崇榮牧師說得好:「民間宗教談的是「善惡」,唯有基督教談的是「生死」。認罪悔改信耶穌,令人出死入生,有永恆的福樂。」這是天父世界,這世界非我家。天路歷程,有主同行就好。

在絕境中不絕望不是靠機會( Chance)而是選擇 (Choice)。也許您不能選擇環境,卻能選擇心境。您不能選擇生命的起點,但可以選擇生命的終局。絕望只因望錯方向,東面看不見日落,西面看不見日出。不信神的只可惶恐終日,有主常在的,會像聖徒保羅所說的去生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絕境只是現况,盼望是永恒的。我相信昔在今在永在的神,作為基督徒,有必要分享小小的見證。主佑!


「人會身陷絕境,但不會絕望,因主常在。」宣道會北角堂榮休主任牧師蕭壽華牧師

「人會身陷絕境,但不會絕望,因主常在。」宣道會北角堂榮休主任牧師蕭壽華牧師




avatar-img
黎泉輝 Emerson的沙龍
13會員
6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兒子黎智豐 Hugo今天遠飛比利時魯汶大學任 KU Leuven 漢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他是研究墨子的專家。我對墨子所知不多,只知道黑暗如墨的世代,需要智慧之光照 耀,才能夠安身立命。 國學大師傅佩榮,他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在講座中和三百多個大學生,分 享人生和工作心得,用以下四句
不用心只懂工具只是工匠,用心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家。 人人有腦,但有用腦嗎? 努力也要腦力,不要聊天要講重點, 不要瀏覽要用心觀察,不要迷信科技要了解人性。
從事人材培訓三十年,深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往今來人材是培育的成果,機構有人材在於吸引,並非搶奪。眼見人來人往,有利則聚,無利則散,人要搶回來很容易,利之所在,人頭湧湧,但都是庸材。人材有要求,要自由發揮所長。被搶回來會有自由嗎? 搶劫和偷竊都是犯法。搶別人老公老婆叫愛得轟烈,偷情只是逢場作戲
大兒子黎智豐 Hugo今天遠飛比利時魯汶大學任 KU Leuven 漢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他是研究墨子的專家。我對墨子所知不多,只知道黑暗如墨的世代,需要智慧之光照 耀,才能夠安身立命。 國學大師傅佩榮,他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在講座中和三百多個大學生,分 享人生和工作心得,用以下四句
不用心只懂工具只是工匠,用心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家。 人人有腦,但有用腦嗎? 努力也要腦力,不要聊天要講重點, 不要瀏覽要用心觀察,不要迷信科技要了解人性。
從事人材培訓三十年,深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往今來人材是培育的成果,機構有人材在於吸引,並非搶奪。眼見人來人往,有利則聚,無利則散,人要搶回來很容易,利之所在,人頭湧湧,但都是庸材。人材有要求,要自由發揮所長。被搶回來會有自由嗎? 搶劫和偷竊都是犯法。搶別人老公老婆叫愛得轟烈,偷情只是逢場作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