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vs 定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旅行往往是愉快的經歷,因為通常你只會看到那個地方的美麗。但當你真的定居在這裡時,感覺往往會變得不一樣,因為你開始看到它不美麗的地方。這就像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熱戀中的戀人往往只會看到對方的好,但當住在一起的時候,真正的考驗便出現了。她開始說你把廁所弄得髒髒的;你也開始說她是個甚麼都管的「管家婆」。我認為,這跟婚姻或定居的本質無關,只是因為我們為了生活,變得過份務實,忘記了如何享受其中,忘記了當初一起踏上旅途的那份純粹、那份喜悅。
台灣這地方,我已經來過很多次,每一次都很喜歡這裏。當然我現在仍是很喜歡。但真的住進了這裏,開始在這裏生活,我開始真正感受到在這裡生活的不容易,至少沒有如想像般容易。
跟大部份香港旅客一樣,拿着香港的收入來台灣消費,往往會讓人有種錯覺,覺得台灣的生活物價很便宜,很容易過生活。但住進了台灣,真正在這裏生活過,才發現其實這完全是一種幻覺。覺得物價便宜,純粹是以港幣和台幣的匯率作評估,這樣的計算方法只能建基於「香港賺錢台灣消費」這前設下。但當你在「台灣賺錢台灣消費」的話,你就要把收入水平的差別也計算在內。這樣算一算的話,台灣的開支其實一點也不便宜。
一頓200元台幣的晚餐,換算成港幣不過是52元,但若以消費力作換算(香港薪資大約是台灣的2.5倍),其實相近於80元港幣的消費,跟香港不會差太遠;899元台幣的100mb家居寬頻上網,就相近於360元港幣;進口產品如美妝、電器和宜家傢私等,更是常常跟香港同價,也就是說,以消費力而言,甚至比香港貴1.5倍 ⋯⋯⋯
就這樣算著算著,我竟在不知不覺間回到了以往的運作模式。頭腦開始越來越主導著生活中的大小決定。為了找房子,和安頓好新居的一切,很自然的把自己調節到務實的狀態裏,分析著哪個選項才是最好,擁有最高性價比。底層的恐懼和壓力就像從背後追趕著我的裝甲車,迫使我扭盡六壬去解決眼前的未知與不安。可悲的是,你越用力去解決未知與不安,卻偏偏只會創造出更大的未知與不安。慢慢地,每天的生活彷彿盡是為了細節在張羅,而忘掉了自己當天出走的那份初心,出走到台灣的那股熱誠、那個探索的心。
直到昨天,我揹著背包,獨個兒在陌生的社區漫無目的地遊蕩着。就在這個當下,我看見了那個愛背包遊的自己。我忽然喚起了當初為甚麼決定要來台灣。我想起了我的初衷,就是要好好活出自己,就是要好好順着生命之流去探索。既然如此,那我還有什麼好急著要去解決的?如果急着要讓事情發生,那我倒不如留在香港過以往的生活,不就好了嗎?
轉換生活模式和活出自己從來都不容易。遙望過去,彷彿盡是一片窮山絕嶺、萬丈深淵。內心感到不安、恐懼、迷失、無助,這全是正常不過的身體感受。嘗試放過自己,好好察覺和承認自己這些感受。閉上雙眼,深呼吸,把視點重新放回到腳前的下一步。不要貪心,每次只踏出一步就好。你會慢慢發現,其實現實並沒有想像般可怕。每次只走一步的話,即使遇上最壞的狀況,大不了向後踏回一步便好。就這樣,一步接著一步,你的身體會走得越來越自在,你也開始對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信任。不知不覺間,你或許會驚訝到,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
面對前路,很多時候我們感到寸步難行,或是未看見成功便已經想放棄,往往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大、想得太遠。就像你住在森林裏,卻整天想著如何上天下海,結果除了氣餒,你甚麼都得不到。反之,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憑着眼前所有,順着生命之流,好好踏出眼前有力量踏出的每一步,就此而已。其餘的宏大理想、遊思妄想,就讓它存活在頭腦的某一個空間裏。等待有天因緣俱足,在我們幾乎已經忘記了它的那一刻,或許它就會突然萌芽。
我們越害怕最終無法成功,便會越用力的去推動事情發生,結果把自己推到五勞七傷,沒行了幾步已經沒有體力和心力再走下去,還抱怨為甚麼風景不如想像般美麗。唯有走的每一步皆讓你滿心歡喜,我們才會有力量可以繼續一直走下去。
我們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回想一下,你會否也有很多事情一開始想的時候是滿心興奮,但隨着生活上的種種,到了一刻回看,竟忽然發覺自己原來已經遺忘了初衷,做那個事情的時候已經沒有當初的那份純真,那股純粹喜悅。沒有了喜悅,沒有了探索的心,留下的只有行文流水式的程序,和最終的意興闌珊。
儘管旅途上總有高低起跌,會有讓人氣餒的時候,但我仍然相信,我有能力可以保持著我的初衷一直走下去,去探索這個新生活,去經歷這個精彩的生命。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只要願意抱持相信,去踏出眼前的第一步。

現居台灣的香港人,擁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經理人,也是官方認證的HUMAN DESIGN【活出您自己課程】引導師[LYDG]。
提供職場引導服務和開辦人類圖工作坊和課程。閒時喜歡到處旅遊,探索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學問裡,常說到空白G中心比較比較自在於適應和改變。空白G中心並非喜歡改變,而是認知到「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所以改變並沒有甚麼可怕,好好接受它,適應它就好(而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改變中保存自我)⋯⋯
「出走」很容易令人有種錯覺,認為必須放下一切,必須宏大。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所渴望的出走,並非身體要往哪裡跑,而單純是一場拒絕接受既有框架的探索旅程。我拒絕未經過親身嘗試,便輕易相信這些所謂的定律,接受這些「未經考驗的真理」⋯⋯
15天的居家隔離,這個人生難得的體驗,終於告一段落。自己一個困在房間不能外出,沒有想像般令人難受,反而讓我對人生多了一些反思⋯⋯
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年,我為自己安排了一趟難忘的背包遊,就是前往蒙古國去感受一下「逐草四方塞外奔馳,那懼雪霜撲面」的那份浪漫。在Couchsurfing的平台上我選了它們的蒙古大使。他叫 Begzuren,跟太太和小孩一家6口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市郊的蒙古包⋯⋯
在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學問裡,常說到空白G中心比較比較自在於適應和改變。空白G中心並非喜歡改變,而是認知到「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所以改變並沒有甚麼可怕,好好接受它,適應它就好(而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改變中保存自我)⋯⋯
「出走」很容易令人有種錯覺,認為必須放下一切,必須宏大。我發現自己心中真正所渴望的出走,並非身體要往哪裡跑,而單純是一場拒絕接受既有框架的探索旅程。我拒絕未經過親身嘗試,便輕易相信這些所謂的定律,接受這些「未經考驗的真理」⋯⋯
15天的居家隔離,這個人生難得的體驗,終於告一段落。自己一個困在房間不能外出,沒有想像般令人難受,反而讓我對人生多了一些反思⋯⋯
在我大學畢業的那年,我為自己安排了一趟難忘的背包遊,就是前往蒙古國去感受一下「逐草四方塞外奔馳,那懼雪霜撲面」的那份浪漫。在Couchsurfing的平台上我選了它們的蒙古大使。他叫 Begzuren,跟太太和小孩一家6口住在首都烏蘭巴托市郊的蒙古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憶述冬天跟隨旅行團遊覽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特別提及在舊埃及博物館看圖坦卡門黃金面具,及親身去到神殿遺址和金字塔等宏偉的歷史遺跡那種震撼的感覺,並以樂蜀神廟的巨柱為例。而令作者覺得最動人的時刻是在郵輪觀賞尼羅河的日落,那個平靜是至今還是忘不了。
Thumbnail
過年不只是聽到自己的虛歲感覺驚恐,同時也年年驚覺父母親的歲數。 前兩年與手足也有聊到,要不要共同出資讓母親出國旅遊。 當時感覺郵輪也不錯,但後續就沒有後續,沒有繼續討論了。 父親不在討論範圍是有原因的。 略過父親不算是個好父親這點來看。 主要是因為他是個非常非常我行我素,且無法以常理判斷的人。
Thumbnail
為什麼要代言這家公司?我只是想表示,有些澳洲人不見得想玩這個遊戲。這時候的垃圾桶就變成了另類寶藏。我們會翻一翻麥當勞的垃圾桶,找出那些還未被撕開貼紙的空罐。   接下來的任務非常簡單: 撕開貼紙 掃條碼 看著遊戲的角色往前移動 領獎勵,大搖大擺地走進麥當勞吃免費餐點。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初次到歐洲旅遊不知道該選擇跟團還是自由行嗎?想要來一趟完美的歐洲度假之旅,可是又害怕選錯旅遊方式整個大搞砸嗎?你的心聲AsiaYo都聽到了!今天幫各位準備了一份歐洲旅遊攻略,比較了跟團和自由行的優缺點,根據你的目的地幫你挑出最適合的旅遊方式。趕快把文章收藏起來,分享給你想一起去歐洲玩的朋友吧!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峇里島,一個風光旖旎的度假勝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當你計畫前往這個島嶼時,必然會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選擇包車還是叫車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們在峇里島旅行時的包車和叫車經驗,幫助你更好地做出選擇
Thumbnail
作者憶述冬天跟隨旅行團遊覽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特別提及在舊埃及博物館看圖坦卡門黃金面具,及親身去到神殿遺址和金字塔等宏偉的歷史遺跡那種震撼的感覺,並以樂蜀神廟的巨柱為例。而令作者覺得最動人的時刻是在郵輪觀賞尼羅河的日落,那個平靜是至今還是忘不了。
Thumbnail
過年不只是聽到自己的虛歲感覺驚恐,同時也年年驚覺父母親的歲數。 前兩年與手足也有聊到,要不要共同出資讓母親出國旅遊。 當時感覺郵輪也不錯,但後續就沒有後續,沒有繼續討論了。 父親不在討論範圍是有原因的。 略過父親不算是個好父親這點來看。 主要是因為他是個非常非常我行我素,且無法以常理判斷的人。
Thumbnail
為什麼要代言這家公司?我只是想表示,有些澳洲人不見得想玩這個遊戲。這時候的垃圾桶就變成了另類寶藏。我們會翻一翻麥當勞的垃圾桶,找出那些還未被撕開貼紙的空罐。   接下來的任務非常簡單: 撕開貼紙 掃條碼 看著遊戲的角色往前移動 領獎勵,大搖大擺地走進麥當勞吃免費餐點。
Thumbnail
上午陪著娘來鬆筋,我喜歡東園街的氛圍,沒有進步的街容,長相符合期待中的平實,平庸無華才愈接近我慣用的平常。 這條老舊的街有95%的店家都不年輕,店內的商品與人的流動,以及不修邊幅的言語,就像是民國70幾年的況味。我一直不喜歡待在巿中心及人多的熱區,這會帶來心頭莫名的淒涼。 一直想去墾
Thumbnail
初次到歐洲旅遊不知道該選擇跟團還是自由行嗎?想要來一趟完美的歐洲度假之旅,可是又害怕選錯旅遊方式整個大搞砸嗎?你的心聲AsiaYo都聽到了!今天幫各位準備了一份歐洲旅遊攻略,比較了跟團和自由行的優缺點,根據你的目的地幫你挑出最適合的旅遊方式。趕快把文章收藏起來,分享給你想一起去歐洲玩的朋友吧!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Thumbnail
峇里島,一個風光旖旎的度假勝地,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當你計畫前往這個島嶼時,必然會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選擇包車還是叫車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們在峇里島旅行時的包車和叫車經驗,幫助你更好地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