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期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年不只是聽到自己的虛歲感覺驚恐,同時也年年驚覺父母親的歲數。

前兩年與手足也有聊到,要不要共同出資讓母親出國旅遊。
當時感覺郵輪也不錯,但後續就沒有後續,沒有繼續討論了。

父親不在討論範圍是有原因的。
就算略過討論父親到底算不算是個好父親這點來說。
主要是因為他是個非常非常我行我素,且無法以常理判斷的人。
如果僅是難以說服,單純固執還好說,還有跡可循,有理可論。
外星人要怎麼溝通?根本就不是同一種語言。
如果說原生家庭帶來種種夢魘,父親肯定是個最大的推手。

父親像是荒野一匹狼,令人讚嘆事蹟的話也蠻多的,一聲不吭地就孤身去高雄,腳踏車或者騎機車,獨自去某個家族的親人家裡,那距離大概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新年拜年也是自己到廟裡上香,孩子老婆什麼的,想去自己想辦法。

印象深刻是多年前曾和家人們到台北逛逛,在街頭一起走走,父親自顧自的走著想走的路,絲毫不理會現在是否有任何行程。

母親雖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多數時間還是比較好溝通的。
出去旅行是可以的,但母親希望孩子們能夠陪同。
但這些孩子不都出社會了......要怎麼湊在一起家族旅遊?
有些家庭可能可以,但顯然放在這裡談是不行的,因為這個家族各自考慮各自生計。

可以把條件放寬,帶母親搭一次高鐵。
母親這輩子多數時間都在同一區生活,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機車了,次之是小客車、計程車,公車跟客運什麼的,不得不去遠一些地方時才會搭乘。近幾年,也有搭捷運的經驗了,但是台鐵屈指可數,更別說是高鐵了。

所以今年的目標是帶著母親體驗看看高鐵。

因為在聊交通工具的體驗,也提到多年前,老大離職時,獨自買了台鐵的三日通行票。就為了搭搭看各種台鐵列車:自強號、自強 3000、區間車、區間快車、復興號,山線、海線。去了新竹、雲林、嘉義、花蓮、台東,一直一直換乘,中間很短暫地停留,見了許久不見的友人,吃了台鐵便當。

母親說真傻,一直坐火車做什麼?也不知道下來走走。
老大說,只是嘗試各種車型的搭乘體驗。
畢竟費用考量,這輩子做最多的就是區間車了。

老大表示那趟旅行雖然主軸就是只有搭乘火車,沒想到也可以累翻。
母親表示對台鐵的多日通行票也有點興趣。

對今年有很多想望,關於旅行。
除了帶母親體驗看看高鐵外,也想排個家族台鐵旅行。
雖然母親對今年旅行這件事情有點憂心忡忡,畢竟最近交通工具的事故的新聞有點多。




但是內心還是很期待今年如果有機會搭飛機更好。


avatar-img
5會員
101內容數
你如何知道自己不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生活?如果所有的經驗都是虛幻的,怎麼能確信有任何事情是真實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笛卡爾的懷疑 的其他內容
很多年都在外生活,老家的房間已經失去使用權,前幾年還會有負面情緒表示房間像個倉庫,後面幾年連床都沒得睡,只能睡在整理箱上,整理箱蓋每年都得壓破幾個。不太好睡的關係,守夜經常超過兩點,最長的一次六點都還醒著。 老家靠近山邊,又冷有潮濕,一到夜晚,簡直像是進到另外一個國度。 手足早早就睡,隔天還有排班
父親初一一早就出門了,到底去了那裏,沒一個人知道。 到了晚上才風塵僕僕地回來。 有些人在外人面前,花錢如流水。 在家人面前,徹底鐵公雞。 父親拿著三個孩子的紅包下樓,第一次喊了老大的名字,開啟了今年的第一個話題。「這紅包能幫我換一支新手機嗎?」 老大不用開紅包都知道不行。 主要有兩個原因,因為她
一早為了紅包內容物,前往各處 atm 提領新鈔。 兜兜轉轉了幾間銀行,才獲得紅通通的百元新鈔。 有點瞎忙感。 接著盯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各種猶豫怎麼回老家。 因為有太多選擇,所以思索會阻礙前進。 抵達老家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轉乘:走路或者腳踏車,然後搭火車或者客運,最後雙腿步行或者家人來接。 回來之後
昨夜的夢相當驚人,夢裡是滿滿的蛇。 小小條的,滑溜溜的。 各種顏色的。 已忘記緣由,為什麼要跟另外一個人一起抓蛇,還放在一個連袋口都收不攏的袋子裡。 抓了就抓了,收了就收了,但最後好像也沒有打算完成儀式。 把袋子放進了浴室裡,然後......還要淋浴洗澡。 蛇蛇們散了幾條出來,活力感覺不太夠。 即
如果在深夜,有個誰發問:「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呢?」 那麼我可能會回答:「不是個聰明的人,也不勇敢。而且如果有組成表,可能關於我的組成,有一半以上都是魯莽。」 靠著感覺活著。 但是,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 被掛心著,被好好照顧、被關心、被愛護、被記得、被理解、被包容。 有時會覺得
要過農曆新年了,要聽到可怕數字的虛歲了。 但是一點實感都沒有,工作上的事情並沒有結束。 以及有一份厚重的寒假作業要寫。 每一個項目都需要複雜難解,需要思考需要燒腦,需要舉出實際案例。 要證明,要計算過程,要結論,要自己想出完美公式,接著填上數字與趴數。 寫完的獎勵是!確定執行這份工作的我,僅僅只是
很多年都在外生活,老家的房間已經失去使用權,前幾年還會有負面情緒表示房間像個倉庫,後面幾年連床都沒得睡,只能睡在整理箱上,整理箱蓋每年都得壓破幾個。不太好睡的關係,守夜經常超過兩點,最長的一次六點都還醒著。 老家靠近山邊,又冷有潮濕,一到夜晚,簡直像是進到另外一個國度。 手足早早就睡,隔天還有排班
父親初一一早就出門了,到底去了那裏,沒一個人知道。 到了晚上才風塵僕僕地回來。 有些人在外人面前,花錢如流水。 在家人面前,徹底鐵公雞。 父親拿著三個孩子的紅包下樓,第一次喊了老大的名字,開啟了今年的第一個話題。「這紅包能幫我換一支新手機嗎?」 老大不用開紅包都知道不行。 主要有兩個原因,因為她
一早為了紅包內容物,前往各處 atm 提領新鈔。 兜兜轉轉了幾間銀行,才獲得紅通通的百元新鈔。 有點瞎忙感。 接著盯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各種猶豫怎麼回老家。 因為有太多選擇,所以思索會阻礙前進。 抵達老家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轉乘:走路或者腳踏車,然後搭火車或者客運,最後雙腿步行或者家人來接。 回來之後
昨夜的夢相當驚人,夢裡是滿滿的蛇。 小小條的,滑溜溜的。 各種顏色的。 已忘記緣由,為什麼要跟另外一個人一起抓蛇,還放在一個連袋口都收不攏的袋子裡。 抓了就抓了,收了就收了,但最後好像也沒有打算完成儀式。 把袋子放進了浴室裡,然後......還要淋浴洗澡。 蛇蛇們散了幾條出來,活力感覺不太夠。 即
如果在深夜,有個誰發問:「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呢?」 那麼我可能會回答:「不是個聰明的人,也不勇敢。而且如果有組成表,可能關於我的組成,有一半以上都是魯莽。」 靠著感覺活著。 但是,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非常幸運的人。 被掛心著,被好好照顧、被關心、被愛護、被記得、被理解、被包容。 有時會覺得
要過農曆新年了,要聽到可怕數字的虛歲了。 但是一點實感都沒有,工作上的事情並沒有結束。 以及有一份厚重的寒假作業要寫。 每一個項目都需要複雜難解,需要思考需要燒腦,需要舉出實際案例。 要證明,要計算過程,要結論,要自己想出完美公式,接著填上數字與趴數。 寫完的獎勵是!確定執行這份工作的我,僅僅只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嗨各位讀者有慶祝父親節嗎?我本身並沒有,家中對於這類型的節日其實都不太會慶祝,包括生日也一樣,可能有些人也是到了自己能夠賺錢時才想到要慶祝節日,而且現代人也很注重儀式感,都會想要在特定的時間去做點甚麼。 看過我的文章的人應該也知道我和家人沒有住一起,平時交流也適用LINE居多,但應該大部人都會像我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20131021 週一 17:25 下午三點坐父親的車,前往國光客運站。 每次離家北上,分離都是漫長的一段時間。 路上,父親和我聊著天, 叨念還是叮囑,這之間相當模糊。 老實說也不知道自己能回應什麼。 只是靜靜地聽著。 然後盯著後照鏡裡那雙耳朵,被風吹亂頭髮而露出的。 日記中很少關於父親的描
Thumbnail
為什麼想要帶爸媽一起出國旅行?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發現爸媽開始老了之後,我的腦袋中也開始浮現出自己「應該」要做的事,但我不確定這些事情是否真是我想做的事,以及哪些事情應該要放在優先?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我以為你已經對「過年」這件事駕輕就熟了? 「過年」這件事應該永遠不會「駕輕就熟」。有些人真的很難相處,即使是自己的親媽。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嗨各位讀者有慶祝父親節嗎?我本身並沒有,家中對於這類型的節日其實都不太會慶祝,包括生日也一樣,可能有些人也是到了自己能夠賺錢時才想到要慶祝節日,而且現代人也很注重儀式感,都會想要在特定的時間去做點甚麼。 看過我的文章的人應該也知道我和家人沒有住一起,平時交流也適用LINE居多,但應該大部人都會像我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20131021 週一 17:25 下午三點坐父親的車,前往國光客運站。 每次離家北上,分離都是漫長的一段時間。 路上,父親和我聊著天, 叨念還是叮囑,這之間相當模糊。 老實說也不知道自己能回應什麼。 只是靜靜地聽著。 然後盯著後照鏡裡那雙耳朵,被風吹亂頭髮而露出的。 日記中很少關於父親的描
Thumbnail
為什麼想要帶爸媽一起出國旅行?其實我也不太明白 發現爸媽開始老了之後,我的腦袋中也開始浮現出自己「應該」要做的事,但我不確定這些事情是否真是我想做的事,以及哪些事情應該要放在優先?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Thumbnail
我以為你已經對「過年」這件事駕輕就熟了? 「過年」這件事應該永遠不會「駕輕就熟」。有些人真的很難相處,即使是自己的親媽。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父親回來了,住院又歷經了一個多月,今天下班時在家看到父親,我大笑了三聲,還對他說了可喜可賀,歡迎回家! 這些日子,其實都曾想上來方格子發文。但內心有意識的不願意,感覺寫不出一篇文。 寫不出文或許是藉口,可能又是拿人生的身不由己來替自己的開脫。 十二月,除了家裡醫院奔波 也陪母親到醫院照了大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