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識一個地方,要先了解這地方的歷史;就像要認識一個人,要先瞭解他的過去。
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背後是有種種的機緣及經歷;而人的塑型也是,每個人被生活捏成現在這副模樣,是因為各自擁有不同的經歷和過去, 這一點一滴的累積,慢慢成就今日的我們。
金門這個看似遙遠,卻又不遠的離島,原本在印象中只是個選舉時被藍營包辦的票倉,當兵的前線。要來金門,甚至得飛過海峽中線才能抵達。離台灣最近也需227公里,反觀離金門最近的廈門只相距8公里,用肉眼就可以看見。
抵達之後發現這個氣候乾燥、風又大的大陸型氣候小島,跟台灣潮濕的海島型氣候完全不一樣;植物類型和地貌也不像,在金門遍地都是我沒看過的高粱田;而金門的氣候乾燥到2020年10月的月平均雨量僅0.5mm,創歷史新低。
地理位置不一樣,連歷史都不一樣
自古以來金門就與對岸的廈門往來密切,講的閩南語也跟台語有些不同,也沒受到日本的殖民,但民國38年(1949)國軍退出大陸後,金門就變成國共戰爭的最前線。民國38年(1949)的古寧頭戰役、民國47年(1958)的八二三炮戰。兩岸的砲擊直到中美建交(1979)才停止。兩岸之間的糾葛及美中蔣三方角力,讓金門一直處於戒嚴狀態,直到民國81年(1992)才解除,比台灣整整晚了5年,是世界上戒嚴最久的地區。
歷史不一樣,連記憶也會不一樣
當初的金門人全民皆兵,女生也有可能被徵召,發行的貨幣也只能在金門本地使用,往來台灣就像出國需辦護照的概念,管制嚴格,都讓我大開眼界。對我來說,八二三砲戰是在課本上的事,可能就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但對金門人來說,卻是血淋淋的生活或記憶,所以我相信在前線中的前線的金門人,因為親眼見證過,所以比誰都知道戰爭的殘酷,因為在這塊土地上,到處都充滿了戰爭的痕跡。
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如今的金門是座大國家公園,保留了很多閩式傳統建築,還有混合南洋及當地特色的洋樓,以及國軍的碉堡、坑道、軍事基地和精神標語等等的戰地風情。這都是因為金門的特殊歷史,造就今日的金門,如此的特別,跟台灣如此的不同。
這次在金門爬太武山時,在「鄭成功觀兵奕棋處」看到一段刻在石頭上,金門建縣90周年的文字,意思大概是金門在歷史裡是福建的離島,現在是台灣的離島,但金門不該是誰的離島或沙場,而是兩岸友誼的橋樑,是以海洋和陸地為腹地的中心。
而金門人的自我認同究竟是什麼,尷尬的地理位置,用性命守護的民主自由,以及夾在兩岸之間的歷史情感糾葛、政治角力;隨著2001的小三通、2018的金廈通水,金門的人民究竟需要的是什麼,光用台灣的思維來想是想不透的,套句電影《天能》的名言 “Do no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去一趟金門,感受一下這一言難盡的氛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