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接觸SP圈至今(2022)已經有8~9年了,剛入圈那時候是一個奇摩家族剛結束,臉書崛起的年代,同好們紛紛從奇摩家族轉戰臉書。

我一直想要寫SP和SM之爭這個主題,因為發現許多新同好其實都不知道以前發生過什麼事,所以當議題炸開來的時候,滿滿的茫然:是在吵什麼?這到底有什麼好吵的?就跟我當時一樣茫然(笑)。知道什麼團體或是哪一群人,跟誰有過糾紛,哪怕現在看起來已經和好了,也不是說事情就沒有發生過,對嗎?如果我們沒有仔細去檢視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事情就會一直再發生,只是演員可能換個人。

我將會在這個專題裡寫下我對SP和SM的看法,寫下我看見曾經發生的事件。當然,一個事件一定會有很多面向,立場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觀點,你可能也會聽到或是看到同一段事情的不同說法,或是當事人跳出來反駁我造謠。這都沒有關係,我看見的、聽到的、經歷的、感受的,就是屬於我的事實,沒有人可以取代,而你也會有你的版本、你的事實、你的歷史,這並不妨礙我闡述我的。

我入圈在一個SP與SM是分開的的年代,而我看著圈子一路吵吵鬧鬧到現在。

我們也要寫下台灣SP圈的歷史,不能只讓SM的人來幫我們說SP是什麼。

現在與未來

我發現,現在進入圈子裡的新人,最容易接觸到的資訊是SM圈的,活動、討論版或是影音教學都是SM的資源,PTT和Dcard因為申請版規等緣故,SP被歸類在SM的分類底下,有些人直接默認SP就是SM,因為他不曾聽過其他的說法,沒有想過其實一開始是有別的選項的。

我不太能接受如果我的文章要被歸類在SM裡,因為我當時入圈時,SP的同好和SM的愛好者,是不同群的人,幹著不同的事,我也清楚知道我是為了追尋打屁股才來入圈的。

當然現在也不是全都是壞事,新入圈的打屁股同好沒有過去的包袱,不會憎恨鄙視BDSM,我覺得這樣很好,SP和SM並不是楚河漢界,沒有一條線說過了這裡是SP、過了那邊是SM,很多事情其實是有共通點的,有些人是兩邊都好的,這樣也沒有關係。

這8~9年間,也有很多SM的同好被我吸引,跑來看看我在幹嘛,交交朋友。我也接觸一些國內外的SM愛好者、團體或社群,我對SM的態度比較像是「會看看BDSM在做什麼,可能也會去嘗試看看能學到什麼,但還是只有打屁股這件事情讓我想要持續投注心力,所有的探索都是為了打屁股而服務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打屁股作為一種興趣的沙龍
92會員
17內容數
SP新手需要知道什麼?我該怎麼開始?我該準備什麼?我該怎麼邀請別人跟我打屁股?怎樣不要傷害別人?如何不要被別人傷害?…各種疑難雜症、月經題,給你一次完整解答。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MEME BAR@DAC 是由咪式媒體進駐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所策劃的公眾活動,同時啟動藝術沙龍項目「Thorny Talk」。
Thumbnail
MEME BAR@DAC 是由咪式媒體進駐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所策劃的公眾活動,同時啟動藝術沙龍項目「Thorny Talk」。
Thumbnail
我分享了一些我過往旅行的經驗,S也詢問了我的家庭狀況,聽到我經濟無虞他雖好是讚許,但他指出我進行活動的意圖真的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要跟同性戀做些什麼。我當然是悻悻然不以為意,畢竟沙發衝浪行之有年,無條件給予幫助本來就不是什麼新聞,那其中並不會有利益交換,況且我做這件事情本來就是要翻轉性別特質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我分享了一些我過往旅行的經驗,S也詢問了我的家庭狀況,聽到我經濟無虞他雖好是讚許,但他指出我進行活動的意圖真的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要跟同性戀做些什麼。我當然是悻悻然不以為意,畢竟沙發衝浪行之有年,無條件給予幫助本來就不是什麼新聞,那其中並不會有利益交換,況且我做這件事情本來就是要翻轉性別特質的刻板印象。
Thumbnail
如果沒試著作答,最好不要看答案,看完就回不去了。
Thumbnail
如果沒試著作答,最好不要看答案,看完就回不去了。
Thumbnail
我接觸SP圈至今(2022)已經有8~9年了,剛入圈那時候是一個奇摩家族剛結束,臉書崛起的年代,同好們紛紛從奇摩家族轉戰臉書。 我入圈在一個SP與SM是分開的的年代,而我看著圈子一路吵吵鬧鬧到現在。 我們也要寫下台灣SP圈的歷史,不能只讓SM的人來幫我們說SP是什麼。
Thumbnail
我接觸SP圈至今(2022)已經有8~9年了,剛入圈那時候是一個奇摩家族剛結束,臉書崛起的年代,同好們紛紛從奇摩家族轉戰臉書。 我入圈在一個SP與SM是分開的的年代,而我看著圈子一路吵吵鬧鬧到現在。 我們也要寫下台灣SP圈的歷史,不能只讓SM的人來幫我們說SP是什麼。
Thumbnail
認識多久可以約打屁股?大家都入圈多久第一次體驗打屁股?這個問題非常因人而異:因你碰到的對象是什麼心態在看待SP而異。男性和女性對待找SP實踐的態度也不同。
Thumbnail
認識多久可以約打屁股?大家都入圈多久第一次體驗打屁股?這個問題非常因人而異:因你碰到的對象是什麼心態在看待SP而異。男性和女性對待找SP實踐的態度也不同。
Thumbnail
知道自己其實對打屁股有點興趣之後,很多人其實馬上就想要認識其它人! 然後他們就會開始成為一個騷擾別人的混蛋。:)
Thumbnail
知道自己其實對打屁股有點興趣之後,很多人其實馬上就想要認識其它人! 然後他們就會開始成為一個騷擾別人的混蛋。:)
Thumbnail
在「發現」之前,感覺就像這樣:你喜歡一個人,可是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他,好像不知不覺間會去靠近,或是相關訊息出現在眼前時,你心裡會浮起一個很特別的感覺…。 「發現」是一個里程碑。 意識到自己原來喜歡打屁股這件事,或是意識到原來打屁股是可以喜歡的,甚至是…原來有別人是這樣!才發覺其實自己也是同類。
Thumbnail
在「發現」之前,感覺就像這樣:你喜歡一個人,可是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他,好像不知不覺間會去靠近,或是相關訊息出現在眼前時,你心裡會浮起一個很特別的感覺…。 「發現」是一個里程碑。 意識到自己原來喜歡打屁股這件事,或是意識到原來打屁股是可以喜歡的,甚至是…原來有別人是這樣!才發覺其實自己也是同類。
Thumbnail
說到粗暴的性愛,必然會想起SM(sadism and masochism),雖然絕大多數人不屑,但站在性文化的立場而言,不能否忍也有不少人支持。 這裡不討論對錯,只是溯本追源,這是一套由施虐者與受虐者組合而成的性愛文化,最為人所知的玩法是滴蠟、鞭打、綁繩與角色扮演。 當然,一般人都覺得SM太「超過」
Thumbnail
說到粗暴的性愛,必然會想起SM(sadism and masochism),雖然絕大多數人不屑,但站在性文化的立場而言,不能否忍也有不少人支持。 這裡不討論對錯,只是溯本追源,這是一套由施虐者與受虐者組合而成的性愛文化,最為人所知的玩法是滴蠟、鞭打、綁繩與角色扮演。 當然,一般人都覺得SM太「超過」
Thumbnail
在一次觀影時看了《走訪世界的性與愛-柏林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裡頭介紹了BDSM的繩縛空間,繩縛空間窗明几淨除了在天花板多了吊點與一般舞蹈教室、瑜珈教室並無太多差異,這裡的同好在雙方同意、安全的操作下,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實踐慾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完成的幻想,沒有人難為情,彼此在這討論....
Thumbnail
在一次觀影時看了《走訪世界的性與愛-柏林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裡頭介紹了BDSM的繩縛空間,繩縛空間窗明几淨除了在天花板多了吊點與一般舞蹈教室、瑜珈教室並無太多差異,這裡的同好在雙方同意、安全的操作下,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實踐慾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完成的幻想,沒有人難為情,彼此在這討論....
Thumbnail
我想某些人的「按耐不住」,並非想要在群組裡藉一再轉貼這些文章「企圖改變」老同學、老同事的政治立場,更非有意要在難得的群組裡「撕裂大家,製造仇恨」,那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另外,在群組裡看到某些老同學、老同事轉貼跟我們政治立場相左的文章時,我們又為什麼會產生異樣的嫌惡、鄙夷與憤怒呢?
Thumbnail
我想某些人的「按耐不住」,並非想要在群組裡藉一再轉貼這些文章「企圖改變」老同學、老同事的政治立場,更非有意要在難得的群組裡「撕裂大家,製造仇恨」,那他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另外,在群組裡看到某些老同學、老同事轉貼跟我們政治立場相左的文章時,我們又為什麼會產生異樣的嫌惡、鄙夷與憤怒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