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兩年,時不時陷入怨懟掙扎……
身分證的配偶欄已經空白,但我還在折磨自己。
一下子懊悔第一時間沒有提告,找律師求解方、找朋友傾訴;一下子因為對方對於探視時間的意見或變動,寢食難安……一下子心有不甘,寫了封長信給小三主管,冷靜後最終沒有寄出;花錢花時間到宮廟或算塔羅牌……
這一切的泅泳掙扎,帶著憤怒的毒藥,耗費巨大的精力 ;
被背叛和丟棄的感覺,就像鬼魅般揮之不去;即使清醒的時候用其他的事物填滿腦袋,夜晚則是一場又一場的夢靨。
工作上,接任小主管職,書本還是我最熟悉的學習方式,google 領導力的學習,買了備受推薦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我實在不喜歡中文的翻譯書名,要不是眾多推薦,光看書名就不想翻開他了 )。
這本書卻在意料之外,比心理勵志或是情緒諮商的書,更給我啟發和感動!
書中提到猶太的心理學家,即便二戰期間被關進納粹死亡集中營,受盡拷打折磨,但他體悟到雖然肉體受到束縛,但自我意識卻是獨立的,他可以自行決定如何回應外界的刺激。
這個故事給我從來沒有的思考維度:我不得不承認,有一部分的痛苦是自己的選擇,我體認到我可以「選擇不要痛苦」。
這並不是說,我有這樣的體認後,發現對方給我的傷害其實沒有那麼大,不是這樣的。對方還是一樣渣,但我有自由意志,我可以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回應這個刺激:一個善待自己的方式,一個疼惜自己擁抱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