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我們是否為宇宙唯一的生命?一直是近代天文學想要解答的謎題,畢竟可觀測宇宙有數百億光年,分布著數以千億計的星系,而光我們所屬的銀河系便有數千億顆恆星,這代表著銀河系中可能也有數千億個太陽系,而就算一千個太陽系中只有一顆行星具有生命,在銀河系的數量也有數千萬了,然而迄今我們仍尚未找到任何外星生命的確切訊息,那對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科學界有下列看法:

存在的可能性

誠如文章開頭所寫的認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著很簡單的事實的支持:僅僅在銀河系中就有2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而銀河系只是宇宙中超過1000億星系中的一員。據推測至少有十分之一的類似太陽的恆星具有行星系統。
現在據我們所知,太陽在行星系統里是普遍的,並沒有獨特的性質。因此可以相信在許多其他行星上也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條件。在此假設之下,所有這些行星都不進化出生命是極不可能的,因此宇宙中很可能還有其他生命的存在。不過以上推測無視了一個事實,即生命的存活時間窗口可能只有數百萬年。
生命存在的機率在1961年提出的德雷克公式就已經估算過了。然而,德雷克公式里有諸多的係數是完全基於猜測的,因此按此公式推算的結果也是具有爭議的,並無法得到一個確切的結論。考慮到生命會在行星間蔓延:如果技術足夠先進的生命形式在星際殖民,並且文明延續足夠長的話,它們會在數百萬年內充滿整個星系。但事實上沒有跡象表明這一現象的存在,這個事實被稱作費米悖論。

可能的生存環境和形態

科學家在搜索外星生命時,多以液態水和有機物的存在作為外星生命存在之前提條件。水為地球生命體內各種化學反應提供了場所。水的中性pH值使得其電離的氫氧化物和水合氫離子既可以溶解帶正電的金屬離子,也可以溶解帶負電的非金屬離子;另外,有機物分子親水性和疏水性的事實使得有機物分子能夠形成水封閉膜。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也使得其更加容易儲存蒸發的能量,並在冷凝時釋放出來。這有助於氣候的調節,維持生命所需的熱穩定性。
有人批評這樣以地球生物為藍本的先入為主的觀點阻礙了外星生命的探索。卡爾·薩根在1973年認為這些以人類為中心的思想限制了我們對於地外生命可能性的想像。例如在宜居帶之外,有可能通過地熱等方式維持地底的生物圈;也有生物能夠在高砷低磷的環境下存活,這說明生物組成「必備」的六大基本元素:碳、氫、氧、氮、磷、硫 ,可能不是必需的。除了碳基生命之外,有人認為外星生命也可能以矽基、硫基、氨基等生命形態存在。

從生命本質來探究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7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經濟、科學、歷史發展新天地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3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綜上亞洲國家主要為前兩類,而歐美與拉丁美洲為後兩類,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的差異呢? 東方文化傾向合作,西方文化傾向弱肉強食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下,西方人會將自主權看得比性命還重要便不足為奇了。 長期的製造業外移令社會經濟難以承受防疫手段所帶來的衝擊
那到底是病毒太厲害,抑或者是人類科技還不到位呢? RNA病毒極為容易突變 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普通感冒、流感與腸病毒等疾病的疫苗都要年年調整預測,因為RNA病毒本身就容易突變,今年得到過不代表明年後年就不會再度感染。 生物科技遇到瓶頸
近代的生物學研究進展 在1665年,羅伯特·虎克第一次用顯微鏡發現植物細胞,但是當時細胞並沒有被認為是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僅僅是一個呼吸作用,就涉及到如此繁複的過程,且涉及粒線體內外的移動,況且呼吸作用只是眾多生化反應中的其中一個,生物體堪稱是一個複雜的化學工廠一點也不為過。
相較於中國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除了幾個特殊時期,大部分時間都維持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官僚統治方式,歐洲自從西羅馬帝國覆亡後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大一統的環境,那是什麼因素造就兩者間的差異呢? 羅馬帝國靠地中海航運維繫 中世紀及其之後的歐洲世界 那為什麼中國做得到,歐洲卻是困難重重呢? 關鍵原因仍然出在河流上
綜觀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舊大陸上的兩河流域、波斯、印度、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內陸,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國林立,就算有統一的大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是常態,通常都是某個打仗能力特別強的團體四處征服,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到原本小國林立的狀態。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綜上亞洲國家主要為前兩類,而歐美與拉丁美洲為後兩類,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的差異呢? 東方文化傾向合作,西方文化傾向弱肉強食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下,西方人會將自主權看得比性命還重要便不足為奇了。 長期的製造業外移令社會經濟難以承受防疫手段所帶來的衝擊
那到底是病毒太厲害,抑或者是人類科技還不到位呢? RNA病毒極為容易突變 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普通感冒、流感與腸病毒等疾病的疫苗都要年年調整預測,因為RNA病毒本身就容易突變,今年得到過不代表明年後年就不會再度感染。 生物科技遇到瓶頸
近代的生物學研究進展 在1665年,羅伯特·虎克第一次用顯微鏡發現植物細胞,但是當時細胞並沒有被認為是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僅僅是一個呼吸作用,就涉及到如此繁複的過程,且涉及粒線體內外的移動,況且呼吸作用只是眾多生化反應中的其中一個,生物體堪稱是一個複雜的化學工廠一點也不為過。
相較於中國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除了幾個特殊時期,大部分時間都維持郡縣制的中央集權官僚統治方式,歐洲自從西羅馬帝國覆亡後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大一統的環境,那是什麼因素造就兩者間的差異呢? 羅馬帝國靠地中海航運維繫 中世紀及其之後的歐洲世界 那為什麼中國做得到,歐洲卻是困難重重呢? 關鍵原因仍然出在河流上
綜觀世界各國的歷史,包括舊大陸上的兩河流域、波斯、印度、地中海沿岸與歐洲內陸,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國林立,就算有統一的大帝國在歷史長河中也不是常態,通常都是某個打仗能力特別強的團體四處征服,過一段時間後又回復到原本小國林立的狀態。
上週我們談到當前產業技術的複雜性已經深刻影響社會運作,同時也因為高昂的維護成本令科技再更上一層樓的門檻也越來越高,那還有再往上發展的空間嗎? 照理來說,頁岩油的開採不就代表人類又找到新的石化燃料來源,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嗎?但,這個喜訊的背後其實隱藏了不少的隱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10.Astro-Archaeology(天文考古學) 第十章《天文考古學》主要探討了如何透過天文學研究尋找並解讀外星文明可能留下的痕跡與遺跡,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即“太空考古學”(Space Archaeology)。以下是本章核心內容的詳細說明: 天文考古學的願景 作者認為
5.The Lightsail Hypothesis(光帆假說) 光帆假說(The Lightsail Hypothesis)是 Avi Loeb 在其著作《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中提
《外星: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第一個跡象》(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由哈佛天文學家阿維·洛布(Avi Loeb)撰寫。這本書的前言中,洛布博士以反思與探索為主題,闡述了他關於宇宙、科學進程以及人類
Thumbnail
簡介與摘要:《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 by Avi Loeb 簡介 Avi Loeb 是哈佛大學天文學系的教授,並且是突破性探索計劃(Breakthrough Starshot
Thumbnail
天體生物學顧名思義是一門研究宇宙生命的學科,目的是想知道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也存在著生命,或者適合人類移居。研究人員們致力於尋找符合上述條件的天體。這其中最常受到關注的就是行星了,不只在太陽系中,研究人員對於適居行星的尋找放到一切可觀測到的恆星系上。然而,事實上並不只行星有可能存在生命,衛星也
Thumbnail
由於人類與AI的戰爭爆發,加上外星人的幫忙,主角踏上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冒險。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宇宙是如此的巨大,然而我們所能看見的生命卻如此的稀有,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矛盾。 但是,如果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形式, 那麼生命的數量就不能用現有的觀測方式來衡量。 小時候,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不知道是什麼波,在黑暗中,沒有任何重力的束縛,往前飛,非常舒服。因此,我不斷思考,或許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微小的宇宙,裡面有著無數的小細胞,它們像是宇宙中的星辰一樣,各自閃耀著生命的光芒呢?
Thumbnail
你認為平行宇宙是怎麼樣的呢? 地球上的生物不是銀河系裡僅有的有機生命體,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也許只是因為空間維度頻率的不盡相同,所以完美錯開了。 我們地球的生物存在在這個空間維度裡,空間在這裡的感覺有點像書裡的頁面,我們處在第3頁,還有其他生命體存在在第4頁、第20頁等等,而其他的生
Thumbnail
精彩內容請點擊觀看:宇宙的終極之謎:科學家眼中的上帝存在論證;希格斯玻色子的上帝粒子、量子糾纏、宇宙微調論、康托爾的數學無限論、哥德爾本體論的數學邏輯證明、阿奎那的神學五路證明 (youtube.com) 在浩瀚的宇宙間,人類自古以來便不斷追問一個永恆的問題:“萬物萬象的根源是什麼?”歷代哲學家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10.Astro-Archaeology(天文考古學) 第十章《天文考古學》主要探討了如何透過天文學研究尋找並解讀外星文明可能留下的痕跡與遺跡,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即“太空考古學”(Space Archaeology)。以下是本章核心內容的詳細說明: 天文考古學的願景 作者認為
5.The Lightsail Hypothesis(光帆假說) 光帆假說(The Lightsail Hypothesis)是 Avi Loeb 在其著作《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中提
《外星:地球以外智慧生命的第一個跡象》(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由哈佛天文學家阿維·洛布(Avi Loeb)撰寫。這本書的前言中,洛布博士以反思與探索為主題,闡述了他關於宇宙、科學進程以及人類
Thumbnail
簡介與摘要:《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 by Avi Loeb 簡介 Avi Loeb 是哈佛大學天文學系的教授,並且是突破性探索計劃(Breakthrough Starshot
Thumbnail
天體生物學顧名思義是一門研究宇宙生命的學科,目的是想知道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是否也存在著生命,或者適合人類移居。研究人員們致力於尋找符合上述條件的天體。這其中最常受到關注的就是行星了,不只在太陽系中,研究人員對於適居行星的尋找放到一切可觀測到的恆星系上。然而,事實上並不只行星有可能存在生命,衛星也
Thumbnail
由於人類與AI的戰爭爆發,加上外星人的幫忙,主角踏上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冒險。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宇宙是如此的巨大,然而我們所能看見的生命卻如此的稀有, 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矛盾。 但是,如果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形式, 那麼生命的數量就不能用現有的觀測方式來衡量。 小時候,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不知道是什麼波,在黑暗中,沒有任何重力的束縛,往前飛,非常舒服。因此,我不斷思考,或許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微小的宇宙,裡面有著無數的小細胞,它們像是宇宙中的星辰一樣,各自閃耀著生命的光芒呢?
Thumbnail
你認為平行宇宙是怎麼樣的呢? 地球上的生物不是銀河系裡僅有的有機生命體,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也許只是因為空間維度頻率的不盡相同,所以完美錯開了。 我們地球的生物存在在這個空間維度裡,空間在這裡的感覺有點像書裡的頁面,我們處在第3頁,還有其他生命體存在在第4頁、第20頁等等,而其他的生
Thumbnail
精彩內容請點擊觀看:宇宙的終極之謎:科學家眼中的上帝存在論證;希格斯玻色子的上帝粒子、量子糾纏、宇宙微調論、康托爾的數學無限論、哥德爾本體論的數學邏輯證明、阿奎那的神學五路證明 (youtube.com) 在浩瀚的宇宙間,人類自古以來便不斷追問一個永恆的問題:“萬物萬象的根源是什麼?”歷代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