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路線的歷史(九)

貿易路線的歷史(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伊比利半島發展出卡拉維爾帆船後,歐洲人終於開始將目光瞄向神秘的東方。

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通貨的短缺會讓歐洲出現經濟蕭條。還有一個因素是,在收復失地運動中,伊比利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已與穆斯林國家作戰經年,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極需去尋覓海外盟國來反擊當地的伊斯蘭勢力(例如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從而打破伊斯蘭教的制約力量。此外,他們也從阿拉伯鄰居那學到了很多東西。譬如,在卡拉維爾帆船的發展過程中,阿拉伯三角帆技術的引入改進了船隻的機動性。另外,通過從阿拉伯人手裡重新獲取的古希臘地理文獻,歐洲人首次對非洲和亞洲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恩里克王子

恩里克王子是葡萄牙國王約翰一世的三子,他曾參與了其父指揮的征服休達的戰役,並在薩格里什(今聖維森特角)開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航海學校。恩里克的計劃是探索非洲西海岸:在幾個世紀裡,西非與地中海世界的貿易路線都必須跨越撒哈拉大沙漠,而北非的路線則被葡萄牙的宿敵穆斯林國家控制;因此,葡萄牙人希望可以繞開伊斯蘭地區,通過海路直接與西非展開貿易。

1415年與1416年,恩里克曾兩次派人去探索了加那利群島。1418年,恩里克派貴族約翰·貢薩爾維斯·扎爾科和特里斯唐·瓦斯·特謝拉出航探險,在一場風暴過後,他們意外地發現了馬德拉群島的聖港島。第二年,恩里克派遣此二人再次出航去建立殖民地,這次他們發現了馬德拉主島。此後,恩里克曾兩次派人去征服加那利群島,但卻由於當地土著的抵抗與供給不足而不得已而為之中止。1431年到1432年,恩里克派出的探險隊逐步地發現了尚無人類居住的亞速群島,不久後葡萄牙便開始殖民該群島。

1434年,恩里克派吉爾·埃阿尼什首次越過了博哈多爾角的障礙。這裡是當時西方人所知道的最南的地點。1437年,恩里克參與了葡萄牙對北非的戰役,但葡萄牙在這場戰役中遭到慘敗,恩里克的弟弟費南多亦被俘為人質。1448年,恩里克下令在北緯20度左右的阿奎姆島建立據點,這成為了歐洲人在西非海岸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在二十年內,葡萄牙用武力取得了撒哈拉地區的控制權,並開始在現今的塞內加爾地區進行黃金與奴隸貿易。

迪亞士與達伽馬的探索

raw-image

在不斷發現金礦的同時,1469年-1472年葡萄牙人發現了聖多美普林西比,後來在那裡建立起了世界上的第一個製糖業殖民地。1482年,迪奧戈·康率領的一支探險隊與剛果王國取得了聯繫。

1487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迪亞士受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委託出發尋找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他率三艘船隻從里斯本出發,沿著西非海岸南下,而在南緯29度遭遇暴風漂流十三日,最後在1488年2月3日進入非洲南端的莫塞爾灣。他並發現了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與西南端的風暴角,而後風暴角被約翰二世改名為好望角。這意味著進入印度洋的航線已被發現。

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藉由一位熟悉西印度洋季風規律的伊斯蘭教徒領航員之助,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線,使得陸上絲綢之路不再是通往東方市場的唯一途徑。

avatar-img
William Liou的沙龍
44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各位筆者還記得前兩篇文章寫到世界上規模最大地震嗎?第一名規模竟高達9.5,要知道九二一大地震震矩規模才7.6,破裂帶長度變超過一百公里,而規模每相差1.0,釋放的能量差距為10的1.5次方倍,大約為31.7倍左右、規模每差2.0,釋放的能量差距為10的3次方倍,差距為1,000倍,那規模超過九的地震
5.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相信各位讀者對這次大地震應該非常熟悉,那個時候筆者還在當學生,當天下午兩點多時聽到日本東北部發生大地震的消息,沒多久地震發生時的劇烈搖晃以及後面的海嘯畫面一一傳出,若非現場拍攝真的會以為是在看災難電影。 本次地震於日本標準時間(UTC+9)2011年3月
前面兩篇文章介紹台灣歷年重大地震,本篇文章開始介紹全球規模前十的巨大地震。 10.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中文文獻中常稱為1950年墨脫-察隅地震、1950年墨脫地震或1950年察隅地震,英文文獻中又稱阿薩姆地震或1950年印度-中國地震,發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南
各位筆者還記得前兩篇文章寫到世界上規模最大地震嗎?第一名規模竟高達9.5,要知道九二一大地震震矩規模才7.6,破裂帶長度變超過一百公里,而規模每相差1.0,釋放的能量差距為10的1.5次方倍,大約為31.7倍左右、規模每差2.0,釋放的能量差距為10的3次方倍,差距為1,000倍,那規模超過九的地震
5.2011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 相信各位讀者對這次大地震應該非常熟悉,那個時候筆者還在當學生,當天下午兩點多時聽到日本東北部發生大地震的消息,沒多久地震發生時的劇烈搖晃以及後面的海嘯畫面一一傳出,若非現場拍攝真的會以為是在看災難電影。 本次地震於日本標準時間(UTC+9)2011年3月
前面兩篇文章介紹台灣歷年重大地震,本篇文章開始介紹全球規模前十的巨大地震。 10.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中文文獻中常稱為1950年墨脫-察隅地震、1950年墨脫地震或1950年察隅地震,英文文獻中又稱阿薩姆地震或1950年印度-中國地震,發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