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的故事:鈴聲響起的〈封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raw-image

胡蘭成一讀再讀

「前時我在南京無事,書報雜誌亦不大看,卻有個馮和儀(蘇青)寄了《天地》月刊來,我覺和儀的名字好,就在院子裡草地上搬過一把藤椅,躺著曬太陽看書。先看發刊辭,⋯⋯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地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胡蘭成《今生今世》

〈封鎖〉牽起了胡蘭成與張愛玲的緣分,也讓胡蘭成更想認識這位天份極高、才華橫溢的女子是何許人也。於是他去信詢問蘇青,想探得究竟,卻只換得一句「是女子」的敷衍回應。後來胡蘭成再見蘇青時,又問起了張愛玲,蘇青說張愛玲是不見人的。胡蘭成仍持續追問張愛玲的住所地址,最後蘇青才終於寫給他。

隔日,胡蘭成親自登門拜訪張愛玲,張愛玲果然不見,徘徊良久,胡蘭成只好朝門縫遞進一張字條,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又隔一日,他總算接到張愛玲的來電,說要去看他,然後他們一聊就是五個小時。那天以後,胡蘭成展開對張愛玲的追求,他們倆很快便成為戀人。1944年8月,胡張二人簽訂終身,結為夫妻。誰能想到,這段傳奇愛情的開端,竟是因為張愛玲的一篇小說,〈封鎖〉?!

raw-image

叮玲玲玲玲玲

「封鎖了。搖鈴了。『叮玲玲玲玲玲,』每一個『玲』字是冷冷的一小點,一點一點連成一條虛線,切斷了時間與空間。」

〈封鎖〉的故事,因為上海封鎖而展開。在這段人車不動的時間裡,在一輛停駛的電車空間中,對婚姻不滿的銀行會計師呂宗楨,和長相平淡的年輕英文助教吳翠遠開啟了對話。原本是為了躲避車上那位討厭的太太的姨表妹的兒子上前攀談,呂宗楨才索性和坐在對面一排座位的吳翠遠搭起話來。然從原本的假意調情,到後來自以為是的真愛,在封鎖開放的鈴聲響起後,一切又回到原點。這對男女,連同整個上海,彷彿只是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

張愛玲用「叮玲玲玲玲玲」,作為夢啟動和結束的提示。整個故事在冷卻、靜置的時空裡悄然發生,溢出文本外的是兩個長期受到封建禮教禁制、封鎖的中國人,彷彿在夢裡馳騁想像、恣情愛戀。隨著前與後「叮玲玲玲玲玲」的聲響大作,張愛玲呈述的不僅是一個如夢的故事,也是一個真實悲涼的故事。

raw-image

好人與真人

「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1918年,中國現代文學之父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其第一部短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字句裡反覆能見的,是他對於世間「好人」和「真人」的闡述與辯證:好人好當,真人難見。此般思考,在張愛玲的〈封鎖〉裡,亦成為重要的命題。吳翠遠初識呂宗楨時,她心想,這是「一個真的人!」然而直到最後,吳翠遠方才明白「他是個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個!」

芸芸眾生裡,好人很多,真人卻很少,這是吳翠遠怨恨的,也是張愛玲生命的感悟。唯有像小說裡封鎖時的那種夢幻時刻,人才能真實的作一個真的人;退回到解封後的現實世界,人又得重返那套世俗標準,作一個好的人。正如同學者嚴紀華在《張愛玲與《傳奇》》裡寫的:「在這短暫虛無的片刻,靈魂打個盹兒,同命相憐之間的情感宣洩竟出現了一點『真心』,這才真是一種諷刺,⋯⋯」。

raw-image

比下車更過分的事

解封的鈴響了,吳翠遠的夢也作完了,她自己心裡也明白。可是當「電車裡點上了燈,她一睜眼望見他遙遙坐在他原來的位子上。她震了一震——原來他並沒有下車去!」原來還有比直接下車更過分的事!呂宗楨根本沒有下車,他就只是坐回到原本的位子上,那個正對著吳翠遠的位子上。

這個安排,實在體現了張愛玲細緻的心。試想,如果你是吳翠遠,你寧可呂宗楨直接下車,還是坐回原位呢?

raw-image

〈封鎖〉的經典語錄

最後,在〈封鎖〉中,儘管篇幅短小,但張愛玲仍留下了許多名言。文章最後,為大家精選了相當切中人心、看透人情世故的五句經典語錄,一起細品張愛玲的文字魅力吧!

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別的女人的同情。
男人徹底地懂得了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
如果一個女人必須倚仗著她的言語來打動一個男人,她也就太可憐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5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2/02/09
1943年,〈第一爐香〉的成功讓張愛玲在文壇有了一席之地。隨後,同年的8、9月,《紫羅蘭》雜誌第五、六期繼續刊載了她的〈第二爐香〉,後收錄於1944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傳奇》。可後世讀者在回顧張愛玲的小說時,卻似乎總是很有默契地遺漏了〈第二爐香〉。然而,它實則是個被輕看的出色作品。
Thumbnail
2022/02/09
1943年,〈第一爐香〉的成功讓張愛玲在文壇有了一席之地。隨後,同年的8、9月,《紫羅蘭》雜誌第五、六期繼續刊載了她的〈第二爐香〉,後收錄於1944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傳奇》。可後世讀者在回顧張愛玲的小說時,卻似乎總是很有默契地遺漏了〈第二爐香〉。然而,它實則是個被輕看的出色作品。
Thumbnail
2022/01/22
看完許鞍華的《第一爐香》,對於其中情節的刪改及調動,想必是許多張迷會特別感到困惑的。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文字裡,張愛玲費盡心思安排的細節,究竟都去了哪裡?那些新添與抹除,究竟真是別用深意,還是弄巧成拙?在經過小說與電影的對讀參照之後,所寫成的此篇文章,便是來自一位張迷對許鞍華的十個提問。
Thumbnail
2022/01/22
看完許鞍華的《第一爐香》,對於其中情節的刪改及調動,想必是許多張迷會特別感到困惑的。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文字裡,張愛玲費盡心思安排的細節,究竟都去了哪裡?那些新添與抹除,究竟真是別用深意,還是弄巧成拙?在經過小說與電影的對讀參照之後,所寫成的此篇文章,便是來自一位張迷對許鞍華的十個提問。
Thumbnail
2022/01/12
許鞍華導演改編張愛玲小說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即將於本週五(1月14日)正式上映。集合了編劇王安憶、攝影杜可風、配樂坂本龍一、奧斯卡最佳服裝造型和田惠美等重量級影壇大師;並找來金馬影后馬思純、彭于晏、俞飛鴻、張鈞甯等強大演員卡司的《第一爐香》,早已備受矚目。
Thumbnail
2022/01/12
許鞍華導演改編張愛玲小說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即將於本週五(1月14日)正式上映。集合了編劇王安憶、攝影杜可風、配樂坂本龍一、奧斯卡最佳服裝造型和田惠美等重量級影壇大師;並找來金馬影后馬思純、彭于晏、俞飛鴻、張鈞甯等強大演員卡司的《第一爐香》,早已備受矚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時光剝離你我 像一襲華美衣衫 卻要被追悔爬滿 11/10   今天帶來的是前段時間瘋狂循環的一首歌:石楠小札。
Thumbnail
時光剝離你我 像一襲華美衣衫 卻要被追悔爬滿 11/10   今天帶來的是前段時間瘋狂循環的一首歌:石楠小札。
Thumbnail
《小團圓》是張愛玲最後的長篇小說,書寫那些她已看透,但造成遺憾的當事人已無從修補的諸多往事,當往事成雲煙,愛癡恨憾都鑽進骨子裡。
Thumbnail
《小團圓》是張愛玲最後的長篇小說,書寫那些她已看透,但造成遺憾的當事人已無從修補的諸多往事,當往事成雲煙,愛癡恨憾都鑽進骨子裡。
Thumbnail
而這或許就是張愛玲在精神上留給後世最寶貴的遺產——俗人何其多,對抗世俗,或說,拒絕理所當然地服膺世俗,我們或許將因此表現得格格不入,甚至可能遭體制排除,但,孤獨使你靈魂富饒,讓你能夠真正自由。或許,能夠品嘗孤獨況味的人,才能真正進入張愛玲的精神世界。
Thumbnail
而這或許就是張愛玲在精神上留給後世最寶貴的遺產——俗人何其多,對抗世俗,或說,拒絕理所當然地服膺世俗,我們或許將因此表現得格格不入,甚至可能遭體制排除,但,孤獨使你靈魂富饒,讓你能夠真正自由。或許,能夠品嘗孤獨況味的人,才能真正進入張愛玲的精神世界。
Thumbnail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Thumbnail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Thumbnail
我與我的張愛玲,從張愛玲作品看女性的華麗與蒼涼。
Thumbnail
我與我的張愛玲,從張愛玲作品看女性的華麗與蒼涼。
Thumbnail
2020年9月是張愛玲百歲紀念,她寫都會男女情愛,特色除了意象綿密、色彩絢麗,更展現在「看透人生」的冷冷語調裡,《傾城之戀》寫這種冷,會讓人起寒顫,在愛情燃燒最絢爛的時候飄出灰燼
Thumbnail
2020年9月是張愛玲百歲紀念,她寫都會男女情愛,特色除了意象綿密、色彩絢麗,更展現在「看透人生」的冷冷語調裡,《傾城之戀》寫這種冷,會讓人起寒顫,在愛情燃燒最絢爛的時候飄出灰燼
Thumbnail
張愛玲的一生,應了叔本華那句名言,前半生是正文,後半生是註解。最令她魂牽夢縈、久久難忘的是她人生中的前三十年。她一生中的所有作品都脫離不出這段人生經驗。
Thumbnail
張愛玲的一生,應了叔本華那句名言,前半生是正文,後半生是註解。最令她魂牽夢縈、久久難忘的是她人生中的前三十年。她一生中的所有作品都脫離不出這段人生經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