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的故事:鈴聲響起的〈封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胡蘭成一讀再讀

「前時我在南京無事,書報雜誌亦不大看,卻有個馮和儀(蘇青)寄了《天地》月刊來,我覺和儀的名字好,就在院子裡草地上搬過一把藤椅,躺著曬太陽看書。先看發刊辭,⋯⋯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地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胡蘭成《今生今世》
〈封鎖〉牽起了胡蘭成與張愛玲的緣分,也讓胡蘭成更想認識這位天份極高、才華橫溢的女子是何許人也。於是他去信詢問蘇青,想探得究竟,卻只換得一句「是女子」的敷衍回應。後來胡蘭成再見蘇青時,又問起了張愛玲,蘇青說張愛玲是不見人的。胡蘭成仍持續追問張愛玲的住所地址,最後蘇青才終於寫給他。
隔日,胡蘭成親自登門拜訪張愛玲,張愛玲果然不見,徘徊良久,胡蘭成只好朝門縫遞進一張字條,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又隔一日,他總算接到張愛玲的來電,說要去看他,然後他們一聊就是五個小時。那天以後,胡蘭成展開對張愛玲的追求,他們倆很快便成為戀人。1944年8月,胡張二人簽訂終身,結為夫妻。誰能想到,這段傳奇愛情的開端,竟是因為張愛玲的一篇小說,〈封鎖〉?!
胡蘭成與其著作《今生今世》

叮玲玲玲玲玲

「封鎖了。搖鈴了。『叮玲玲玲玲玲,』每一個『玲』字是冷冷的一小點,一點一點連成一條虛線,切斷了時間與空間。」
〈封鎖〉的故事,因為上海封鎖而展開。在這段人車不動的時間裡,在一輛停駛的電車空間中,對婚姻不滿的銀行會計師呂宗楨,和長相平淡的年輕英文助教吳翠遠開啟了對話。原本是為了躲避車上那位討厭的太太的姨表妹的兒子上前攀談,呂宗楨才索性和坐在對面一排座位的吳翠遠搭起話來。然從原本的假意調情,到後來自以為是的真愛,在封鎖開放的鈴聲響起後,一切又回到原點。這對男女,連同整個上海,彷彿只是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
張愛玲用「叮玲玲玲玲玲」,作為夢啟動和結束的提示。整個故事在冷卻、靜置的時空裡悄然發生,溢出文本外的是兩個長期受到封建禮教禁制、封鎖的中國人,彷彿在夢裡馳騁想像、恣情愛戀。隨著前與後「叮玲玲玲玲玲」的聲響大作,張愛玲呈述的不僅是一個如夢的故事,也是一個真實悲涼的故事。
1930年代的上海南京路

好人與真人

「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1918年,中國現代文學之父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其第一部短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字句裡反覆能見的,是他對於世間「好人」和「真人」的闡述與辯證:好人好當,真人難見。此般思考,在張愛玲的〈封鎖〉裡,亦成為重要的命題。吳翠遠初識呂宗楨時,她心想,這是「一個真的人!」然而直到最後,吳翠遠方才明白「他是個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個!」
芸芸眾生裡,好人很多,真人卻很少,這是吳翠遠怨恨的,也是張愛玲生命的感悟。唯有像小說裡封鎖時的那種夢幻時刻,人才能真實的作一個真的人;退回到解封後的現實世界,人又得重返那套世俗標準,作一個好的人。正如同學者嚴紀華在《張愛玲與《傳奇》》裡寫的:「在這短暫虛無的片刻,靈魂打個盹兒,同命相憐之間的情感宣洩竟出現了一點『真心』,這才真是一種諷刺,⋯⋯」。
年輕時代的魯迅

比下車更過分的事

解封的鈴響了,吳翠遠的夢也作完了,她自己心裡也明白。可是當「電車裡點上了燈,她一睜眼望見他遙遙坐在他原來的位子上。她震了一震——原來他並沒有下車去!」原來還有比直接下車更過分的事!呂宗楨根本沒有下車,他就只是坐回到原本的位子上,那個正對著吳翠遠的位子上。
這個安排,實在體現了張愛玲細緻的心。試想,如果你是吳翠遠,你寧可呂宗楨直接下車,還是坐回原位呢?
上海常德公寓(張愛玲故居)

〈封鎖〉的經典語錄

最後,在〈封鎖〉中,儘管篇幅短小,但張愛玲仍留下了許多名言。文章最後,為大家精選了相當切中人心、看透人情世故的五句經典語錄,一起細品張愛玲的文字魅力吧!
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是急切需要別的女人的同情。
男人徹底地懂得了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
如果一個女人必須倚仗著她的言語來打動一個男人,她也就太可憐了。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43年,〈第一爐香〉的成功讓張愛玲在文壇有了一席之地。隨後,同年的8、9月,《紫羅蘭》雜誌第五、六期繼續刊載了她的〈第二爐香〉,後收錄於1944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傳奇》。可後世讀者在回顧張愛玲的小說時,卻似乎總是很有默契地遺漏了〈第二爐香〉。然而,它實則是個被輕看的出色作品。
看完許鞍華的《第一爐香》,對於其中情節的刪改及調動,想必是許多張迷會特別感到困惑的。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文字裡,張愛玲費盡心思安排的細節,究竟都去了哪裡?那些新添與抹除,究竟真是別用深意,還是弄巧成拙?在經過小說與電影的對讀參照之後,所寫成的此篇文章,便是來自一位張迷對許鞍華的十個提問。
許鞍華導演改編張愛玲小說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即將於本週五(1月14日)正式上映。集合了編劇王安憶、攝影杜可風、配樂坂本龍一、奧斯卡最佳服裝造型和田惠美等重量級影壇大師;並找來金馬影后馬思純、彭于晏、俞飛鴻、張鈞甯等強大演員卡司的《第一爐香》,早已備受矚目。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1943年,〈第一爐香〉的成功讓張愛玲在文壇有了一席之地。隨後,同年的8、9月,《紫羅蘭》雜誌第五、六期繼續刊載了她的〈第二爐香〉,後收錄於1944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傳奇》。可後世讀者在回顧張愛玲的小說時,卻似乎總是很有默契地遺漏了〈第二爐香〉。然而,它實則是個被輕看的出色作品。
看完許鞍華的《第一爐香》,對於其中情節的刪改及調動,想必是許多張迷會特別感到困惑的。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文字裡,張愛玲費盡心思安排的細節,究竟都去了哪裡?那些新添與抹除,究竟真是別用深意,還是弄巧成拙?在經過小說與電影的對讀參照之後,所寫成的此篇文章,便是來自一位張迷對許鞍華的十個提問。
許鞍華導演改編張愛玲小說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即將於本週五(1月14日)正式上映。集合了編劇王安憶、攝影杜可風、配樂坂本龍一、奧斯卡最佳服裝造型和田惠美等重量級影壇大師;並找來金馬影后馬思純、彭于晏、俞飛鴻、張鈞甯等強大演員卡司的《第一爐香》,早已備受矚目。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也許有那麼一刻,徐清政想娶張晴作為妻子,但他明白,她愛的人不是他。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林夕曾受到黃霑、盧國霑、鄭國江以及林振強等前輩詞作家的影響。在影響自己的作家當中,張愛玲是林夕經常提到的一個人。林夕的性格和造型,多變多樣,不受拘束。此外,文章內容還提到了林夕的電視、電影主題歌詞和他為電影創作歌曲的一些經歷。
張愛玲是民國初年文壇的異數。當時比張更受歡迎的作家,大半已被時代淹沒,倒是毀譽參半的張愛玲,反而成了華文文壇永恆的巨星。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始終有人將張的作品改編為影像,讓張愛玲的作品與當代觀眾跨界對話,同時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讀者。 電影相對成功的,倒是張較不出名的短篇小說《色,戒》。
Thumbnail
張愛玲,在現代中文文學圈子裏,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不過老安很俗,只喜歡看熱血澎湃的爽文,像張愛玲這種被傳揚到幾乎成為標桿的名作家,老安一直沒有動力去拿她的書本來看看,覺得看這種女性名著壓力很大。 不過世事難料,老安上週從圖書館漂書櫃上,拿到了一套兩冊「二魚出版社」出的《小說讀本》,書中收錄了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也許有那麼一刻,徐清政想娶張晴作為妻子,但他明白,她愛的人不是他。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林夕曾受到黃霑、盧國霑、鄭國江以及林振強等前輩詞作家的影響。在影響自己的作家當中,張愛玲是林夕經常提到的一個人。林夕的性格和造型,多變多樣,不受拘束。此外,文章內容還提到了林夕的電視、電影主題歌詞和他為電影創作歌曲的一些經歷。
張愛玲是民國初年文壇的異數。當時比張更受歡迎的作家,大半已被時代淹沒,倒是毀譽參半的張愛玲,反而成了華文文壇永恆的巨星。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始終有人將張的作品改編為影像,讓張愛玲的作品與當代觀眾跨界對話,同時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讀者。 電影相對成功的,倒是張較不出名的短篇小說《色,戒》。
Thumbnail
張愛玲,在現代中文文學圈子裏,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不過老安很俗,只喜歡看熱血澎湃的爽文,像張愛玲這種被傳揚到幾乎成為標桿的名作家,老安一直沒有動力去拿她的書本來看看,覺得看這種女性名著壓力很大。 不過世事難料,老安上週從圖書館漂書櫃上,拿到了一套兩冊「二魚出版社」出的《小說讀本》,書中收錄了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