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張愛玲與〈第一爐香〉:看《第一爐香》前你必須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許鞍華導演改編張愛玲小說的最新力作《第一爐香》即將於本週五(1月14日)正式上映。集合了編劇王安憶、攝影杜可風、配樂坂本龍一、奧斯卡最佳服裝造型和田惠美等重量級影壇大師;並找來金馬影后馬思純、彭于晏、俞飛鴻、張鈞甯等強大演員卡司的《第一爐香》,早已備受矚目。然而,在走進影院看電影前,你必須知道關於張愛玲和她的〈第一爐香〉,是如何閃耀文壇並成為如今的文學經典。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劇照/甲上娛樂

驚艷文壇的天才女孩

1943年的某天早晨,年方23歲的張愛玲穿上一身旗袍,走進了當時上海知名的《紫羅蘭》雜誌辦公室。在當時已經逐漸西化的上海,在一片都穿著洋裝、西服的人海裡,張愛玲變得特別顯眼,甚至有些突兀。可是,天生孤僻又不太在意旁人目光的她,就這樣逕自走進了《紫羅蘭》雜誌主編周瘦鵑的辦公室,並將厚厚的一疊手稿放在了周瘦鵑的桌上,然後便轉身離去。這個奇特的女孩,令周瘦鵑十分感興趣,於是當天午後,周瘦鵑便打開了放在桌上的那疊手稿,讀完了整篇小說。而這篇小說便是張愛玲的〈第一爐香〉。
自從《紫羅蘭》雜誌刊登了〈第一爐香〉,再加上周瘦鵑的背書,這位天才女孩一夕之間立刻成為文壇裡耀眼的創作新星。隨後,張愛玲的稿約接踵而至,短短兩年內她就先後寫下了〈第二爐香〉、〈封鎖〉、〈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質量兼具的出色文章,令人歎為觀止。張愛玲最華麗的篇章大抵都在1943至1944年間完成,而她的成就,泰半都得歸功於〈第一爐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文壇才擁有了這位傑出作家——張愛玲。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劇照/甲上娛樂

電影式的催眠指令

何謂催眠指令?其實就是電影院裡的燈暗燈亮、劇場裡的三明三暗,在心理上提示觀眾即將離開現實世界走進一則故事,或是作一場夢。小說當然也能做到,張愛玲更是其中翹楚。而這一切皆源於她從小便喜歡看電影的緣故。1930年代的上海,剛剛接受西方文化思潮的衝擊,古典好萊塢電影更是在上海各影院大量播映,像張愛玲這樣的電影迷,從學生時代開始就經常去上海大光明戲院看電影。同時,她也訂閱了一系列英文電影刊物,諸如《Movie Star》、《Screen Play》等。對於電影的著迷和長期的觀影經驗,滋養了她創作的功力,我們經常能在她的小說裡看見極富電影感的描述。〈第一爐香〉的一開場,便是如此。
「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學者鍾正道以為:「與其認為這類似於中國傳統白話小說的楔子,倒不如說更接近於電影開場的旁」(引自《鏡夢與浮花: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小說最後則寫道:「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這裡結束⋯⋯薇龍的一爐香,也就快燒完了」,沉香屑又再次出現。小說透過首尾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鏡框結構」,就像是電影的催眠指令一樣,讓讀者在現實和虛構、現世和夢境間自如切換。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劇照/甲上娛樂

小說中的電影化場景

「薇龍一夜也不曾闔眼,才闔眼便恍惚在那裡試衣服,試了一件又一件;毛織品,毛茸茸的像富於挑撥性的爵士舞;厚沉沉的絲絨,像憂鬱的古典化的歌劇主題曲;柔滑的軟緞,像〈藍色多瑙河〉,涼陰陰地匝著人,流遍了全身。才迷迷糊糊盹了一會,音樂調子一變,又驚醒了。」小說裡張愛玲寫葛薇龍打開衣櫥,看見姑媽為她準備的華美服裝時,以音樂來比擬衣料的質地,透過半夢半醒間的神遊形態,描繪得充滿影像感,甚至還聽得到襯在畫面下的樂聲,是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段。
另外,葛薇龍在撞見睨兒與喬琪喬深夜幽會的隔日早晨,下樓看見正在浴室洗東西的睨兒,於是她順手拿起了一條濕淋淋的大毛巾朝著睨兒迎面打了過去。她描述那條毛巾「吸收了多量的水,分外沉重,震得滿臂痠麻。」水花四濺和緊捏毛巾的手,張愛玲敘述得格外生動。小說裡,類似的電影感十足的場景,不勝枚舉。令人十分期待,實際影像化後的呈現究竟能多麼精彩。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劇照/甲上娛樂

〈第一爐香〉的經典語錄

金句製造機的張愛玲自然也在〈第一爐香〉裡,寫下了許多名言。文章最後,為大家精選了相當切中人心、看透人情世故的五句經典語錄,一起細品張愛玲的文字魅力吧!
① 一個女人,太鎮靜過分了,四平八穩的,那就欠可愛。
② 我不能答應你結婚,我也不能答應你愛,我只能答應你快樂。
③ 唯有一樁事是最該忌諱的,那就是你愛人家而人家不愛你,或是愛了你而把你扔了。一個女人的骨架子,哪兒禁得起這一扔?
④ 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⑤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根本談不到公平兩個字。
圖片來源:《第一爐香》劇照/甲上娛樂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除了許鞍華之外,但漢章、關錦鵬、李安也都曾將其小說改編為電影。有的忠於原著,有的脫離張腔,但無論如何這些影像都成為了張愛玲小說的回聲,真實打磨出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果真是每一隻蝴蝶都是花的前身,回來尋找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是我進入休養以來的第十年,最新奇的事就是我開始擔任了新活藝術服務長者的志工,感謝神給我勇氣與力量跨越身體限制與舒適圈,練習將天父豐厚的愛傳遞出去。藝術夥伴(志工)的角色是在團體中一對一陪伴長輩參與團體活動、​個別訪談、藝術創​作等環節,透過回顧生命歷程,讓​長者認識自己的獨​特,肯定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1. 愛情與靈魂的深度交融 愛情,對於INFJ而言,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碰撞,是內心深處的共鳴。它不是一次簡單的相遇,而是一場全然真誠的探索。他們不輕易墜入愛河,卻願意為那稀有的心靈契合付出一切。在這片靜謐的領域,INFJ將情感視為神聖的交響,每個音符都源自內心最深處的渴望與純粹。 「在靜謐的夜裡
Thumbnail
推薦度:★★★★這是個大型張迷聚會及追思活動現場,從編導到演員到觀眾。我是那個搞不清楚狀況亂入的路人甲。最令我這個局外人介意的,是編導關於張愛玲死前一夜的詮釋。
Thumbnail
女性主義者、知名小說家李昂,1997年發表了短篇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因為知名女性公眾人物對號入座故事中的主角,引發軒然大波。最近出版了二十五週年紀念版,重新讀完後,這是我的反思。
Thumbnail
「張愛玲的最後一夜」是表演工作坊於2024年的春季所帶給大家的精彩獻禮,那更是對張愛玲致敬的一種獨特方式。劇中以極其特別的形式,描繪著這位在華文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才女,面對生命的堅持與無畏,更創造出每每讓人反覆玩味的精彩角色。戲劇以最後一夜的角度切入,那像是生命邁向最終的過程裡,重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共融」、「融合」與「平權」大概是近年來熱門的幾個關鍵字。英國學者Alice Fox長期耕耘於共融藝術領域,讓心智障礙者能悠遊於藝術中。她更成立Rocket Art Studio,以工作室的形式,讓心智障礙者不僅是接觸藝術活動,更藉由空間的營造,讓障礙者能浸潤於藝術創作空間,成為一名「藝術家」。
Thumbnail
外貌描寫是小說家塑造人物很重要的技法,透過一個人的穿衣、長相、氣質,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而張愛玲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高手,讓我們來欣賞張愛玲如何描寫女人的外貌吧!
Thumbnail
愛與被愛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愛與被愛。這句話簡單而深刻,蘊含著無盡的意義,也觸動著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一根弦。愛,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它能夠撫平心靈的創傷,照亮前行的道路,賦予我們勇氣和力量,使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歸屬感和幸福。 親情、友情和愛情 當我們談到愛時,往往會想到親情、友情和愛情
Thumbnail
18歲的張愛玲投稿了處女作〈天才夢〉,單從這篇文章就能看見她年紀輕輕展現驚人才華,除此之外,甚至神預言自己的未來,原來一篇短文就案情不單純。 張愛玲的天才夢成與夢碎,不脫「發揮優勢、接納自我」兩個老生常談,但要如何使這兩者成立,全都建立在對自我理解的通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是我進入休養以來的第十年,最新奇的事就是我開始擔任了新活藝術服務長者的志工,感謝神給我勇氣與力量跨越身體限制與舒適圈,練習將天父豐厚的愛傳遞出去。藝術夥伴(志工)的角色是在團體中一對一陪伴長輩參與團體活動、​個別訪談、藝術創​作等環節,透過回顧生命歷程,讓​長者認識自己的獨​特,肯定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1. 愛情與靈魂的深度交融 愛情,對於INFJ而言,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碰撞,是內心深處的共鳴。它不是一次簡單的相遇,而是一場全然真誠的探索。他們不輕易墜入愛河,卻願意為那稀有的心靈契合付出一切。在這片靜謐的領域,INFJ將情感視為神聖的交響,每個音符都源自內心最深處的渴望與純粹。 「在靜謐的夜裡
Thumbnail
推薦度:★★★★這是個大型張迷聚會及追思活動現場,從編導到演員到觀眾。我是那個搞不清楚狀況亂入的路人甲。最令我這個局外人介意的,是編導關於張愛玲死前一夜的詮釋。
Thumbnail
女性主義者、知名小說家李昂,1997年發表了短篇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因為知名女性公眾人物對號入座故事中的主角,引發軒然大波。最近出版了二十五週年紀念版,重新讀完後,這是我的反思。
Thumbnail
「張愛玲的最後一夜」是表演工作坊於2024年的春季所帶給大家的精彩獻禮,那更是對張愛玲致敬的一種獨特方式。劇中以極其特別的形式,描繪著這位在華文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才女,面對生命的堅持與無畏,更創造出每每讓人反覆玩味的精彩角色。戲劇以最後一夜的角度切入,那像是生命邁向最終的過程裡,重
Thumbnail
因為張愛玲,從此香港和上海有了交集。 再怎麼說張愛玲都嫌多餘,當你知道這只是她二十三四歲時的短篇小說集,於是心中除了驚訝讚嘆,底下還藏著隱隱的妒忌。 之前從沒看過張愛玲,但你當然早就對張愛玲是很熟的,但那是從八卦的角度,瘋狂的找尋她在上海和香港的背影。於是你知道了她的生世,了解她是李鴻章之後
「共融」、「融合」與「平權」大概是近年來熱門的幾個關鍵字。英國學者Alice Fox長期耕耘於共融藝術領域,讓心智障礙者能悠遊於藝術中。她更成立Rocket Art Studio,以工作室的形式,讓心智障礙者不僅是接觸藝術活動,更藉由空間的營造,讓障礙者能浸潤於藝術創作空間,成為一名「藝術家」。
Thumbnail
外貌描寫是小說家塑造人物很重要的技法,透過一個人的穿衣、長相、氣質,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而張愛玲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高手,讓我們來欣賞張愛玲如何描寫女人的外貌吧!
Thumbnail
愛與被愛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愛與被愛。這句話簡單而深刻,蘊含著無盡的意義,也觸動著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一根弦。愛,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它能夠撫平心靈的創傷,照亮前行的道路,賦予我們勇氣和力量,使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歸屬感和幸福。 親情、友情和愛情 當我們談到愛時,往往會想到親情、友情和愛情
Thumbnail
18歲的張愛玲投稿了處女作〈天才夢〉,單從這篇文章就能看見她年紀輕輕展現驚人才華,除此之外,甚至神預言自己的未來,原來一篇短文就案情不單純。 張愛玲的天才夢成與夢碎,不脫「發揮優勢、接納自我」兩個老生常談,但要如何使這兩者成立,全都建立在對自我理解的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