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野營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次攜帶裝備:https://lighterpack.com/r/l82g1t

因為認識了小豋,爬山和野營從此真正的走進了我的生命。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我所追求、所環繞的人事物不停的改變、幻化著,一個個如直指內心道路的明燈,照亮著長路漫漫。是先愛上小豋,還是愛上自然中的我們?愛人的凝視總如火炬般溫暖,伴著桶後溪溪畔的萬籟有聲,我難以入眠。不論爬山也好、露營也好,總是睡不好,卻與城市的失眠截然不同,沒有非什麼不可的模樣,朝陽緩緩在對面河岸爬行,我或坐或臥,恣意舒展身體、小口小口感受地瓜的甜或蜷曲如貓地賴床。好久沒這麼放鬆了,似乎所有的標籤,所有的角色都隨著上衣褪去,我以石為枕,坦著背做起日光浴,也把長褲脫了,全身只剩一條月亮褲和帽子,毫無保留也無需保留的趴睡著,我和我的背都感到心滿意足。

輕量化湯頭

想紀錄在幾次嘗試後,會想一直帶上山的蔬食湯頭:乾燥鈕釦菇、乾燥海帶芽、和乾燥高麗菜。三樣食材輕量又百搭,總是手牽著手,讓湯底多份海味的鮮和蔬菜的甜,尤其當濃郁的鈕釦菇吸飽湯頭後,在嘴中迸發的滋味實在妙不可言。這次搭配了兩包韓式泡菜拉麵,和新鮮的雪白菇、玉米筍,香辣的湯麵在微涼的傍晚,化為滋養我們的養分了。可惜湯底太辣喝不完,我們便裝在寶特瓶內,準備帶回烏來。野炊時總是手比心快,下次要慢慢加入調味料,或者直接買乾麵也好,還能節省包裝垃圾。

不用衛生紙

除了極簡、輕量化之外,減少垃圾量一直也是我們關心的課題。在山上、野外創造的垃圾都要背回城市處理(而在城市呢?我為了垃圾減量,願意付出什麼努力?)。身為生理女性,野外如廁創造的衛生紙,一直是我在思考怎麼減量、甚至捨棄。平常在家有免治馬桶,搭配擦屁巾,幾乎可以做到不用衛生紙。一樣的思維放到山上,我嘗試過帶小毛巾上山,卻面臨不容易乾的問題,後來閱讀dylan的文章後,開始用Kula cloth。Kula cloth是一面防水、一面快乾的小方巾,有掛繩可以直接掛在背包後面,設計讓女性小便後可以直接擦乾,遇到可以清洗的地方再洗Kula cloth。不過我習慣搭配CuloClean攜帶式沖洗器,和一個寶特瓶。我會在小便後先用沖洗器稍微清洗,再用Kula cloth擦,不過因為Kula cloth並不是超吸水的毛巾,如果弄濕的範圍太大的話,Kula cloth是吸不了那麼多水的,倒也符合原先設計只擦乾多餘尿液。跟no/w輕量化的老闆聊之後,發現台灣很少生理女性在用,也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聊聊。或許下次我會把lightload毛巾剪半、再當成備用的擦屁巾?如果你也正致力於擺脫上山帶衛生紙,很期待聽見各種各樣的實踐方式。

蔬食者的問答

在一處深約二尺的碧綠色轉彎處,我們坐下來泡著腳,小豋說,他想要再次釣魚了。自從我闖入他的生命裡,好多東西也隨之停泊在他的心頭,包含蔬食和動物福利,讓他不禁思考過往釣魚時,魚所承受的苦。過去,釣魚和小鼠曾經陪伴他度過一段困難的時光,而如今小鼠已逝、釣竿也在老家靜靜躺著,小豋已經很久沒有釣魚了。然而桶後溪富饒的生機,讓他重新燃起那份渴望。我幾年前雖然自許為vegan,在生活中盡量減少對動物的傷害,而最近,生命中的輕重緩急有了變化。我思索著作為一個異營生物,生命是無數場與其他生命的交換,而動物真會比植物還要特別嗎?現代畜牧業造成的環境浩劫和生靈塗炭,以及屠宰動物的殘酷,曾讓愛貓的我堅定的拒絕肉、蛋、奶。然而,若是一位獵人、一位釣客,以自身之力取自身所需,如同草原狼導師對所有生命的尊敬,我卻不禁敬佩著,能夠以肉身在自然中搏鬥、親自肢解烹煮獵物們、面對逝去的命化為滋養的養分的人。

是否,動保朋友們一直想要批判的人類中心主義,我所相信的蔬食等於環保,等於和平,也不是全部的答案呢?是否,有個更大的智慧,能夠溫柔的將肉食與蔬食的兩端搭起橋樑呢?也許,我吃素的部分理由,只是因為我無需承擔吃肉的重量和勇氣吧,把植物看成他者,切下去時我便毫無感覺,至少比切一隻雞容易。心中千絲萬縷湧現著,未完的討論和叩問,將繼續在生命中進行。我看著愛人,這個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無邊際的包容的人,我想要支持他往心之所向。未來人生中,我所深信的理念,盼能綻放出新的火花,盼心如輕紋水面的葉子,安住當下,前往未知。

2022, 早春, 寫於台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群的群。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2年金穗獎有幸觀賞了短片版的《命中註定那頭鵝》,當年很喜歡片中男女主角散發的超可愛氛圍。其實本片早在2021年就已入選金馬創投長片計劃,2023年底在屏東海生館前完成開鏡儀式正式開拍,期待楊宥瑜導演如何將短片發展成劇情長片,在2024年底的高雄電影節,長片版的《命中註定那頭鵝》就以開幕片的形式
Thumbnail
2022年金穗獎有幸觀賞了短片版的《命中註定那頭鵝》,當年很喜歡片中男女主角散發的超可愛氛圍。其實本片早在2021年就已入選金馬創投長片計劃,2023年底在屏東海生館前完成開鏡儀式正式開拍,期待楊宥瑜導演如何將短片發展成劇情長片,在2024年底的高雄電影節,長片版的《命中註定那頭鵝》就以開幕片的形式
Thumbnail
  與三重站共構的潤泰捷六案Citylink百貨最近已近完工落架、只等申請執照,讓身邊很多朋友也開始關注起三重站新建案。滑手機時看到2025年2月開賣的新濠漾4英倫公園地理很好:有集結機捷及中和新蘆線的三重站及先嗇宮站加持,無論是通勤台北、去機場,還是搭公車、開車上快速道路都超方便
Thumbnail
  與三重站共構的潤泰捷六案Citylink百貨最近已近完工落架、只等申請執照,讓身邊很多朋友也開始關注起三重站新建案。滑手機時看到2025年2月開賣的新濠漾4英倫公園地理很好:有集結機捷及中和新蘆線的三重站及先嗇宮站加持,無論是通勤台北、去機場,還是搭公車、開車上快速道路都超方便
Thumbnail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啦~今天開始大家應該開始放假了吧? 我這幾天也想好這次過年要與男友一起去大坑爬山,去年過年就有提過了不過去年我們跑去了新社玩,就沒有去爬山。 這幾天量體重看到數字往上的趨勢......這次絕對要去爬山運動xdd。 這幾天在整理netflix的清單,發現有些影片都即將下架了!我
Thumbnail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啦~今天開始大家應該開始放假了吧? 我這幾天也想好這次過年要與男友一起去大坑爬山,去年過年就有提過了不過去年我們跑去了新社玩,就沒有去爬山。 這幾天量體重看到數字往上的趨勢......這次絕對要去爬山運動xdd。 這幾天在整理netflix的清單,發現有些影片都即將下架了!我
Thumbnail
最近天氣一變化,我的皮膚就開始鬧脾氣,又乾又敏感,真的很煩! 尤其是現在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 幸好從朋友那邊聽說了一款保養品,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用了幾天,結果…… 天啊 ! 不得不說效果真的太好了, 忍不住想來分享一下 !
Thumbnail
最近天氣一變化,我的皮膚就開始鬧脾氣,又乾又敏感,真的很煩! 尤其是現在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 幸好從朋友那邊聽說了一款保養品,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用了幾天,結果…… 天啊 ! 不得不說效果真的太好了, 忍不住想來分享一下 !
Thumbnail
這是繼上次〈雜談之一〉後又過了3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文的同捆包,請笑納😉。你們每一個人曾經或目前或長期對我的支持,我都日日感念在心,雖然沒有唱名,這也是支撐我生活,乃至於創作動力的一部分!要是沒有你們,我可能只會更發懶(一種另類共創的概念),嘻嘻,總之,還是感謝❤️。
Thumbnail
這是繼上次〈雜談之一〉後又過了3個月,一些寫完了,又忽然因為一些原因不好公開發文的同捆包,請笑納😉。你們每一個人曾經或目前或長期對我的支持,我都日日感念在心,雖然沒有唱名,這也是支撐我生活,乃至於創作動力的一部分!要是沒有你們,我可能只會更發懶(一種另類共創的概念),嘻嘻,總之,還是感謝❤️。
Thumbnail
在蓮華池的這幾天,每夜都是難以入眠啊!冰冷的木地板睡到我的脖子感覺像落枕般,不過山上徐風的涼爽也讓我感覺像是度假一樣,沒有城市的喧囂。 最重要的是應該把「乖乖」帶上山
Thumbnail
在蓮華池的這幾天,每夜都是難以入眠啊!冰冷的木地板睡到我的脖子感覺像落枕般,不過山上徐風的涼爽也讓我感覺像是度假一樣,沒有城市的喧囂。 最重要的是應該把「乖乖」帶上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