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見大小核在PC上面的表現,12代 intel CPU I7–12700 理論性能小測

2022/03/1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首次導入"大小核"也就是 P-Core 與 E-Core 的 PC 主流級 CPU,在面對上古老的跑分軟體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前言

在2021年11月 intel 12代處理器正式上市,除了導入 DDR5、PCI-E 5.0 等不同的新型規格外,最重要的變革來自於導入了大小核的結構,也就是 intel 所說的 P-Core(效能核心)以及 E-Core(效率核心)兩種不同核心配置組成的 CPU 架構。
當然 12 代處理器上市至今也已經有一段時間,相關的評測文章也不勝枚舉,這次趁著筆者置換電腦的時候也進行了相關的測試。在不少的評測文章中都著重在 12 代處理器的大小核任務分配的效能狀態進行測試,我這邊則是好奇的是:如果面對上"有點年紀的測試軟體",12代處理器還能發揮他的效能嗎?
雖然說測試軟體不能代表完整的使用體驗,但是依然能針對特定的實用場井進行量化的效能呈現,還請讀者要進行比較與思考。

平台設置

  • CPU:intel I7–12700
  • Motherboard:MSI PRO Z690-A
  • RAM:ADATA 16GB DDR5–4800x2 雙通道 (40-40-40-76-116-2T)
  • SSD:WD SN750SE 1TB
  • HDD:Seagate 8TB ST8000DN004
  • VGA:AMD RX580 4GB
  • Cooler:利民 Peerless Assassin 120
  • PSU:Montech CENTURY 650W
  • OS:Windows 10 21H2 (19044.1566)

CPU資訊

由 CPU-Z 以及 AIDA64 提供的 Intel I7–12700 CPU相關訊息,CPU 核心數為 8 P-core 以及 4 E-core,前者提供單核心雙執行緒、後者提供單核心單執行緒,總計該 CPU 可提供 12 核心 24 執行緒。
Intel I7–12700 CPU 架構上面屬於 Alder Lake-S 的產品,使用 LGA 1700 腳位以 Intel 7 也就是 10 nm 製程進行製造,在 TDP 上面限制為 65W 並且為不提供超頻(Overclocking)選項的 CPU 產品。
支援的 CPU 指令集與 11 代的產品相若,包含有 SSE、SSE2、SSE3、SSSE3、SSE4.1、SSE4.2、EM64T、VT-x、AES、AVX、AVX2、FMA3以及SHA等等,但有個重大的變革是在官方支援上將對於 AVX512 指令集的支援給關閉了。

CPU 效能測試

CPU-Z 內建測試項目
使用的 CPU-Z 版本為 1.99.0
測試項目:17.01.64
I7-12700 1C:765.1
I7-12700 nC:8942.5
測試項目:19.01.64(beta)
I7–12700 1C:239.3
I7–12700 nC:2831.0
測試項目:19.01.64 AVX2(beta)
I7–12700 1C:1098.8
I7–12700 nC:10942.5
AIDA64 系列測試
使用的 AIDA64 版本為 aida64 engineer660
測試項目:CPU Queen
Intel I7–12700:102157
測試項目:CPU PhotoWorxx
Intel I7–12700:46174 MPixel/s
測試項目:CPU ZLib
Intel I7–12700:1212.2 MB/s
測試項目:CPU AES
Intel I7–12700:161920 MB/s
測試項目:CPU SHA3
Intel I7–12700:4435 MB/s
測試項目:FPU Julia
Intel I7–12700:106440
測試項目:FPU Mandel
Intel I7–12700:54875
測試項目:FPU SinJulia
Intel I7–12700:11980
測試項目:FPU FP32 Ray-Trace
Intel I7–12700:22389 KRay/s
測試項目:FPU FP64 Ray-Trace
Intel I7–12700:11966 KRay/s
Cinebech 系列測試
測試版本:CineBench R10
I7–12700 1C:8388cb-CPU
I7–12700 nC:25964cb-CPU
測試版本:CineBench R11.5
I7–12700 1C:1.94 pts
I7–12700 nC:10.96 pts
測試版本:CineBench R15
I7–12700 1C:162 cb
I7–12700 nC:572 cb
測試版本:CineBench R20
I7–12700 1C:8308 pts
I7–12700 nC:711 pts

結語

在這篇文章完成後,這顆 CPU 我也已經使用了大約一個月左右,其實在使用體感上面不會有很強烈的大小核切換所帶來使用差異。
這篇文章中所採用的理論效能測試中,測試成績失準最為嚴重的就是 CineBench 系列,想必大家對於這個系列必定不陌生,目前在 CPU 效能量測上面相當常見的軟體即是 CineBench R20 以及 CineBench R23,但是相對資歷較深的都肯定知道過往的 R10、R11.5以及R15等版本,其地位並不亞於下在 R20 與 R23。
在 R10、R11.5 以及 R15 等版本的測試中都有類似的狀況發生:在測試 1C(單核心)效能時,會將 4個 E-core 都進行調度,同時也不會吃滿;在測試 nC(多核心)效能時,可以觀察到 1 個 P-core 處於中低使用率、4個 E-core 處於高使用率(但未達滿載)。即使在 R15 上面能夠正確識別 20 個執行緒,在執行時同時也以 20 個執行緒在進行,但是 CPU 使用率實際的使用狀況仍與上述相仿。
當然你可以跟我說這些都是很老的軟體了,新一代的 CPU 測試失準是很正常的,但我這邊想拿一些我手邊的數據出來,同時你在 R15 的橫比圖也可以看到其分數甚至連四代的 intel CPU 都不如,可見 12 代 CPU 在比較古老的軟體上面,任務調度還是有一定的優化空間的。
幾款 CPU 的 R10 分數比較
R7–4800H
單核:9803cb
多核:62866cb
Intel I5–11300H
單核:9178 CB
多核:31641 CB
從 CineBench R10可以看到即使是較老的軟體,在其他 CPU 上面還是可以去約略呈現之間效能的差異,可是在 12 代 CPU上面姑且不論 R10 可能無法進行過多核心的任務調度,但是在單核心的測試上面甚至不如 I5-11300H,無論是無法正確調度到 P-core或是無法使用 E-Core 都能顯示出相似的問題。
幾款 CPU 的 R15 分數比較
R7–4800H
單核:186cb
多核:1868cb
I5-11300H
單核:148cb
多核:754cb
在 R15 上面的分數差異是更加明顯,12代 CPU 沒有辦法透過 CineBench R15 或更久以前的版本得到真實的效能資訊,當然我的測試環境是 Windows 10 是否透過 Windows 11 就能改善這樣的調度問題,我不得而知。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理論效能測試不能代表完整的使用體驗,可是卻能代表某些特殊情景的使用情況,目前 12 代 CPU 所帶給我的效能體驗我是相當滿意,會做這系列的測試其實也是純屬好奇在比較老的軟體上面的效能體驗。測試中也可以看到如果使用較為有年代的軟體,可能在 12 代 CPU 上面會出現因為調度不佳,所出現的效能偏差。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純以消費者方式進行測試,並非專業寫手的測試,同時也沒有業配,每一個零件都是筆者自行花費魔法小卡購入QQQ

後記

筆者的上一台電腦也是苦撐了十年,也是開始進行直播之後就發現他開始沒有辦法了負擔這樣的工作量了,因此在過完農曆年後的某天,心一橫就使用了全部的魔法小卡,召喚出了新的電腦。
我想以我過去的習慣,下一次大換機可能也是五年起跳了,不過下一個最有可能置換的零件,應該就是那個顯示卡了,但是... 要等魔法小卡的魔法值重新回來啊QQQ
我是 Allen ,你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我
封面圖採 CC-BY-SA 4.0 釋出
測試圖片擷取自各測試軟體
文字以 CC-BY-SA 4.0 釋出,本文首發於Medium等平台,如欲轉載請標作者 Allen.V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llen Vtuber
Allen Vtuber
各位好,我是 Allen,平常叫我 Allen 就可以了。 其實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上班族,只是上班的地方比較特別而已,平時也是上班上的很厭世,下班的時候最大的消遣就是挖掘各個角落的好吃食物。 想看更多自我介紹可以到:https://tinyurl.com/allenv-cv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