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在美國升息下 整體狀況及金融股配置建議

美國升息啦~台灣也跟著跑,這次文章來跟大家聊聊再升息下的一些影響,還有美國未來動向。最重要的是大家如果要來挑金融股,只看一個指標的話,要怎麼看。文章大綱如下:
  1. 美國FED 升息的舉動與未來動向
  2. 台灣升息的動向
  3. 升息趨勢下要怎麼看金融股
  4. 如何避開金融股的隱憂
  5. 結論

美國FED 升息的舉動與未來動向

最近在金融市場上最大的消息,應該是美國FED在3/16 准許了三年多以來的首次加息,這是在不破壞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應對不斷上升的通脹的漸進式舉措。 自Covid 大流行開始以來,在將基準利率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後,決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表示將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
這將使利率現在進入 0.25%-0.5% 的範圍內。此舉將與最優惠利率的上漲相對應,並立即使多種形式的消費者藉貸和信貸的融資成本更高。會短暫衝擊到一些投資者的信心。
除了加息外,委員會還預計今年剩餘的六次會議都有機率持續升息,預計到年底的共識基金利率為 1.9%。這比 12 月份的數據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委員會預計 2023 年將再加息 3 次,而次年則沒有。加息獲得批准,只有一個反對意見,可見集體意識很高,對於升息的想法跟趨勢非常有共識。


從消息這樣看起來,這次美國升息的計畫,應該是會持續進行了,雖然中間調整了利率百分點可能不一定,但升息的壓力跟趨勢,是不會改變了。
美國希望透過加息實現:提高借貸成本足以減緩增長並抑制高通脹,但又不會使經濟陷入衰退。
雖然許多經濟學家擔心這個目標難以實現,畢竟通脹已經如此之高,2022年2 月份的通膨率達到 7.9%,是 40 年來最高的數字; 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天然氣跟石油的價格持續往上竄,需要持續觀察能源帶來的影響,是否可能會使經濟衰退。

各國在二月份的通膨率

在各國二月的通膨率,一樣是美國最高,然後看到歐洲國家的通膨指數也向上飆升。亞洲國家這邊,目前看到是南韓比較嚴重。
因此我們會看到這些國家,都跟著美國調整利率了。p.s 歐盟因為體制的關係,動作不會比單一國家來的迅速。

升息的五大影響

  • 貸款:房貸戶「平均」一年利息多1.9萬(可能因為之後持續升息,而繼續變多) 。
  • 儲蓄:因利率提高,民眾可能會把錢存入銀行  。
  • 股票:短期恐慌,震盪  。
  • 匯率:資金流回美國,美元走強 。
  • 保險:變動型保單利率調升 。

台灣升息的動作

台灣央行在3月17日宣布升息1碼,這也意味台灣銀行業利差谷底已過,銀行中有較大部位台幣資產,或是較高活存比者,如:第一金(2892)、台新金(2887)以及玉山金(2884),以及外幣資產部位較高的中信金(2892)、兆豐金(2886)、上海商銀(5876)等都是美、台升息優先受惠族群。
根據評估,對於整體台灣金融業獲利提升幅度約42.73億元,以個別銀行來看,兆豐金旗下兆豐銀獲利提升金額最為顯著約4.32億元,其次玉山銀3.37億元,一銀、北富銀均為2.73億元。
第一金旗下一銀台幣活存比提高到73.4%,優於業界平均59%,台幣高利活存12萬,1.2%高利活儲,當中外幣部位達30%,活存比提高、存款結構改善持續。像這種類似的方案,其他銀行可能會越來越多
法人預估,升息效應在今年下半年對於獲利有所影響,第一金將因美國、台灣同步升息,利差擴大9個百分點。

就貨幣市場而言,央行因應俄烏戰爭輸入性通膨壓力升高,台灣勞動市場恢復至疫情前水準,以及歐美等國陸續升息三大因素,睽違了十年,火速升息1碼,將引導定存、放款利率同步往上,目前新台幣一年定存利率約0.8%,五大行庫新承做放款利率1.21%,甫升息且幅度不大的前提下,還不至於影響到金融產品投資評價。

永豐金預測台灣央行利率走勢 全年升息3碼

永豐金控 內部最新總經預測維持先前立場,認為央行今年只會升息3次,不過,原估計每次升息半碼,上調至每次1碼,預期全年升息3碼至1.875%。
由於高油價造成的輸入性通膨可能使台灣今年前3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皆高於2%,要到第4季才可望回降至2%以下,然而,全球供應鏈瓶頸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預估央行第2季、第3季都將升息1碼,貨幣政策基調轉為緊縮,俄烏衝突落幕後,國際原物料價格回穩,今年下半年通膨回落至2%以下,升息壓力將會緩解。

升息是趨勢,心態要準備好

3月初的時候央行總裁楊金龍曾經講過:「台灣經濟體相對開放,除利率外需連同匯率一併評估,不像美國等大且封閉之經濟體,僅使用利率工具大致上就能控制國內經濟穩定,且台灣目前通膨壓力主要來自供給面,需搭配稅率政策等供給面調整才能有效抑制通膨升溫,單靠利率效果有限,此外,俄烏戰爭不確定恐持續影響金融市場導致波動加劇,若未來市場再現黑天鵝料增添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國際原油需求下滑令價格下滑」。
一段話暗示「央行未必要跟進美國升息循環」。但最後台灣還是跟進升息,因此大家勢必要做好升息的打算跟計畫。可能不會每次都升息一碼,但2022年持續的升息是可以預見的。

升息趨勢下 要怎麼看金融股

升息趨勢下 挑選金融股的指標

上述提到各國的升息的動作,對於金融股的獲利有非常大影響性,畢竟金融股嚴格來講算是比較穩定的族群,在意的就是穩定配息,提升股利對於金融股來講是滿正向的因子。
但像是今年的升息動作,是分成好幾個月,一次增加0.25%左右,不是一次暴增利率,除非股利表現非常亮眼,不然利息可能會被上升趨勢吃掉。
這時候就要觀察各家公司的『殖利率』了!
那殖利率到底是什麼呢?  它的定義,是將每股股息(現金股利)除上每股股價,通常會以百分比表示,公式如下。
現金殖利率(%) = 現金股利(元) / 股價(元)
現金股利就是公司將獲利中多餘的資金配發給股東,如果現金股利越高或股價越低,現金殖利率就相對越高。

這邊舉個例子好了:   現金股利為1元,股價20元,則現金殖利率為5%;若來年配息仍為1元,股價已至25元,則現金殖利率降為4%。
透過上述的例子跟表格,大家可以很明顯看到,投資者拿到的股利是一樣的,但花了比較少錢買個股,因金融股的股價震幅並不大,在不計算股價差額之下,可挑選殖利率越高的金融股,是比較好的投資標的。
近年來銀行定存的利率是大約1%左右,就算是美金定存利率在活動之下也頂多2~3%。 ETF 0050 的殖利率,約落在2%~4%左右。
網路、書或者投顧老師在殖利率的挑選上都有不同的標準,如果以0050作為基準的話,個人認為至少要殖利率高於4%才算比較理想的數字
最後統整一下,現金殖利率這個詞原本是出自於債券,債券每期的利息報酬率也是同樣叫做殖利率。 而股票的現金殖利率與債券最大的差別在於,債券本身的價值會受到利率波動影響有漲跌,但配息是固定的。 股票除了股價會漲跌以外,配息也不見得是固定的。
換句話說現金殖利率的概念是:把一筆錢長期投入股市,每年能拿回的利息 。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 使用這個指標時,並沒有考慮到股價本身漲跌的賺或賠,只考慮拿到多少現金股利。
因此「現金殖利率」不代表股票的「投資報酬率」,這點投資者要多加注意。

小結

可從分析師的觀點,看到雖然殖利率是他們參考的依據,但也會從股價跟股價淨值比 (P/B)去考慮,但如果大家只是要好好存股,把一筆錢長期投入股市,最大化每年能拿到的利息 ,就可以參考殖利率。

各家銀行EPS 殖利率參考數據表 (至3/9)

如何避開金融股的隱憂

最後要跟大家講的是,升息下大家把金融股攤開來看的話,會有非常多可以挑選的公司,但其實升息的動作下,並非所有金融股都受益。
我們先了解一下金融股,它大致上分為3種:
  • 保險業務為主體。
  • 銀行業務為主體(消金、企金、貸款....)。
  • 證券業務為主體。
這三種不同業務為主體的公司,升息下對他們受益的程度,當然會有所差異。
升息帶來的利多,這無庸置疑,特別是升息的動作可能不會只有一次。
過去2年,政府二度實施紓困貸款計畫,包含微型企業貸款、個人信貸等,兩次的計劃大部份都是公家銀行承接案件,一般的私人銀行不太願意去承接這樣的貸款案,因為風險太大,如果投資者因為利差因素存股。
因此建議選擇私人銀行的金控股,因為公家銀行可能會出到較多的呆帳,侵蝕掉一些利多。

雖然升息對於壽險也會有幫助,但有一些投資部位如債券、證券投資波動比較大,此時多空方訊息較不固定,像是俄羅斯之前的債務危機,雖然最後解決了,但相對來說風險可能會比較大一點。

小結

這次金融股的利多來自於『升息』,因此會建議投資人從這個動作下會受益的幾項細節去思考:
1. 銀行業務為主體,且企金跟消金業務較多的銀行,因利率調整後最為受惠。
2. 全世界大多都是跟著美國走,升息的動作也是最快,可選擇美國放款的銀行
3. 避開壽險類股,因為俄羅斯、烏克蘭會有呆帳危機。

結論

  • 在通膨的危機下升息的趨勢無可避免;各國都可能會有升息的動作。
  • 在升息之下,如果想要找到好的定存股,把一筆錢長期投入股市,最大化每年能拿到的利息 ,可參考「殖利率」為主要指標。
  • 建議投資人在挑選金融個股時,可挑選企金跟消金業務較多的銀行、美國放款的銀行、避開壽險類股可能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6會員
    93內容數
    史塔克音近Stock,我們是一群喜歡研究股市市場並且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的資料科學家,我們最常使用到Python來做量化投資,研究了一段時間的財經跟程式,希望能把我們自己分析的分析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並且和大家在這一條漫長的路一起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曾經的越戰、現在的以巴戰爭:美國大學生為何同情巴勒斯坦?4月23日,加沙戰爭來到第200天,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人數已經突破3萬,美國校園的反戰示威也進入新高潮。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4-04-27
    外匯解析20230907: 又一數據顯示美國可能要軟著陸 物價油價又再漲升息預期增加美國經濟 八月非製造業PMI達到54.5,遠高於預期。各方面指標,如訂單、就業、物價和庫存等都出現上升,主要受到美國民眾在旅遊和娛樂活動方面的消費支持。 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褐皮書顯示,七月和八月美國經濟逐漸上升,尤其旅遊業的消費支出強於預期。但全國就業增長乏力,勞動市場供需仍然不平衡,同時
    Thumbnail
    avatar
    群益期貨廖梓棋
    2023-09-07
    農曆七月來說故事~我在美國的日子之靈異篇(一)~半夜廁所的水聲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關於靈異事件,全世界都會有,當然在美國也不例外。在充滿靈異感的農曆七月,就讓我來說說我在美國碰到的靈異故事吧!
    Thumbnail
    avatar
    Hi 我是珊德拉
    2023-08-16
    20230801 美國信貸狀況持續緊縮,歐元區可能跳過九月再升息經濟數據 達拉斯製造業指數連續三個月上升,蓬勃復甦,顯示美國部分地區製造業正逐漸回暖。七月信貸調查顯示,銀行對中大型工商業的貸款標準提高至50.8%,然而,中大型工商業貸款需求仍然低迷,下跌至-51.6%,可見在目前高利率和經濟前景未明的情況下,信貸環境持續收緊。儘管如此,尚未達到新冠疫情爆發
    Thumbnail
    avatar
    群益期貨廖梓棋
    2023-08-01
    美國瘋狂升息,英國卻宣佈要無限量購債來救債市,先購債再升息,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呢?一邊說要升息,一邊卻宣布無限量購債,英國政府究竟葫蘆裡在賣什麼藥呢?
    Thumbnail
    avatar
    勳仔
    2022-10-30
    <美國製造業指數崩潰!澳洲放緩升息!兩者有什麼內在邏輯關係?>今天有兩則重要新聞,看似不同,實則有內在聯繫:第一則是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從 8 月的 52.8 大幅降至 9 月的 50.9,遠低於預期的 52!第二則是澳洲今天意外只升息 1 碼,低於市場預期的 2 碼!
    Thumbnail
    avatar
    財經捕手
    2022-10-04
    聯準會宣布今年可能升息8碼⛰️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在美國老鷹的翅膀下本週波動最大事件就是聯準會的鷹派宣言,甚至各種升息10碼以上的機率預測都在上升。升息真的不是拿來恐嚇股市,通膨愈高升息壓力愈大,聯準會只怕通膨壓不下來並不怕究竟總共要升息幾碼
    Thumbnail
    avatar
    24/365
    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