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老闆!DAO協作模式,不用再向慣老闆低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投資理財_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

🔥 超火熱的投資議題

最近最熱門的投資議題都與去中性化衍生出來的商品有關,去中心化便是在說少了中心機構、中心發行人,全交由市場來決定,像是加密貨幣以及NFT的發行,讓每個人都有發行的能力,交易的平台也是各自決定。有部分的聲音說加密貨幣是泡沫、是龐氏騙局,總有一天這些泡泡破掉,投資人的心血都將付諸流水。但是,殊難想像好幾兆市值的加密貨幣僅是泡沫,股票或是期貨的投資,雖然背後有所對應的公司或是大宗商品,但這些交易的價格也不僅僅是純粹反應出事實,像是公司的營收表現或是這些商品的供需狀況,《價格烽火效應》就有提到許多產品的價格並不是真實反應現況而是經由市場所交易出來,以及因為動盪所產生的焦慮心態。

全新組織型態-DAO

DAO (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也就是與目前多數公司不同的組織作法,少了中心化機構(公司),透過區塊鏈技術所發展出來的自治組織,組織規定經由智能合約所規定,當要決定組織的走向時會由成員間投票表決。目前的公司都是屬於中心化組織,找工作就是屬於投入自己部分的時間,來賺取一定的報酬。從工作經驗中發現也是因為這樣的規定其實有許多劣勢,有一部分的員工都只會覺得自己工作只是為了賺錢,即使是不喜歡的工作為了錢也會硬著頭皮去做,有些產業也會要求員工責任制,在這樣幾乎是24小時都要待命的狀況下,許多人都表示壓力超大快要撐不住。因為這種目前公司的特性,員工不會將公司的興衰與自己有太大的連結,頂多就是哪天被Fire再找下一份就行,然而,是否有更符合人性且能創造更大效益的工作模式嗎?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是指當人數越多,反而會降低最後的工作成果。曾有個拔河實驗,當一個人拉平均出力63公斤,三個人拉平均出力53公斤,八個人拉平均出31公斤的力,人數越多反而降低了平均出力,這是因為將個人隱藏在群體之下,覺得不用那麼費力也會有人cover。正呼應了大公司中其實也會有不少的薪水小偷,在大型組織中,因為人數過多,評定工作績效時可能會以小組為單位,或是用最後的專案來評定,這種責任分散的模式會認為自己就算沒做也會有人做的心態,便會有些雷隊友拉低整體的工作成效。
Photo by krakenimages on Unsplash

讓每天都期待著工作

工作時因為不是老闆的身份,會覺得只要做好被分配到的工作就行,也比較不會替公司長遠的規劃來做思考,或是碰到問題時也較不會有想要優化改進的念頭,反正等下一次碰到再說。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少了公司的管理,就像每個人都是老闆的概念,公司的成敗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例如一間餐廳,服務生、廚師、清潔人員都是這間餐廳的老闆,為了讓這間餐廳更好,大家也都會盡全力讓服務與業績提升。而且我認為這種做法也會讓更多人擁有工作的投入感與成就感。

這麼美好難道只是場夢?

目前的大企業也都是從小規模或是從自家的車庫開始的,已經看到加密貨幣以及NFT在市場上的熱度,以及在疫情中更多比例的人選擇離開目前的工作,或是開始自己的事業,DAO擁有更彈性的組織選項,讓付出與回報有更直接的關聯,我想未來組織成立或是要建立新的協作模式必定會參考DAO的型態。
Be your own boss!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93內容數
我們相信,心理健康的力量能夠支撐起全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mie.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讓健康長CMO成為企業最堅強的後盾,2020年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產值為三千八百多億美元,預期到2030年會達到五千三百多億,每年也預計會有3%以上的成長率。美國每年約有接近10%的成人被診斷出有心理情緒疾患,像是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等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生活科技(subscription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出訂閱服務,到底對消費者有哪些吸引力,對於企業又有哪些吸金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讓健康長CMO成為企業最堅強的後盾,2020年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產值為三千八百多億美元,預期到2030年會達到五千三百多億,每年也預計會有3%以上的成長率。美國每年約有接近10%的成人被診斷出有心理情緒疾患,像是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等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生活科技(subscription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出訂閱服務,到底對消費者有哪些吸引力,對於企業又有哪些吸金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不僅可能取代傳統的公司組織,甚至也可能取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如此無國界的自治組織是可行的,在此治理模式下「貿易與經濟全球化整合」系統即是本計劃的目標平台。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著財務自由的一天到來,但是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簡單的說:非工作收入>固定支出 什麼叫非工作收入呢? 就是你不用親力親為去工作,用精力或是時間換取相對應的金錢 比如說:上班族的月薪跟時薪,都算是工作收入 論件計酬的業務或是自由工作者,也是 自己創業,自己工作做業績,找客戶才
區塊鏈能去中心化,AI的到來,也會減少體制存在的必要之惡真是讓人興奮﹗ 人創造的工作只是為了錯誤的存在感,真是讓人感慨挫敗。尤其是在體制這種無生物下,雖然是人的集結,但身在其中者多數往往只有線性的思惟,只有短視,美其名是「我只懂自己的領域」是「某領域的專家」,這是「專業分工」、「創造機會」,實
當我們談到上班的危機,我們是否真的能夠依靠工作所賺取的收入來實現財富自由呢?這是一個深具挑戰性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反問一下:上班能否確保我們的財富自由?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薪水的問題,而是關乎我們對於生活的選擇和掌控權。傳統上,我們被灌輸著一種觀念,認為唯有通過每天的辛勤工作,我們才能夠在生活中取
有人問我,就如日主受剋的人是不是可以創業,當然就命理的角度上,一定是不能創業,但你所想的創業跟我所接觸的創業根本就是兩回事,這該如何說呢?
Thumbnail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特點是高度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也能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現代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不僅可能取代傳統的公司組織,甚至也可能取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如此無國界的自治組織是可行的,在此治理模式下「貿易與經濟全球化整合」系統即是本計劃的目標平台。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著財務自由的一天到來,但是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呢? 簡單的說:非工作收入>固定支出 什麼叫非工作收入呢? 就是你不用親力親為去工作,用精力或是時間換取相對應的金錢 比如說:上班族的月薪跟時薪,都算是工作收入 論件計酬的業務或是自由工作者,也是 自己創業,自己工作做業績,找客戶才
區塊鏈能去中心化,AI的到來,也會減少體制存在的必要之惡真是讓人興奮﹗ 人創造的工作只是為了錯誤的存在感,真是讓人感慨挫敗。尤其是在體制這種無生物下,雖然是人的集結,但身在其中者多數往往只有線性的思惟,只有短視,美其名是「我只懂自己的領域」是「某領域的專家」,這是「專業分工」、「創造機會」,實
當我們談到上班的危機,我們是否真的能夠依靠工作所賺取的收入來實現財富自由呢?這是一個深具挑戰性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反問一下:上班能否確保我們的財富自由?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薪水的問題,而是關乎我們對於生活的選擇和掌控權。傳統上,我們被灌輸著一種觀念,認為唯有通過每天的辛勤工作,我們才能夠在生活中取
有人問我,就如日主受剋的人是不是可以創業,當然就命理的角度上,一定是不能創業,但你所想的創業跟我所接觸的創業根本就是兩回事,這該如何說呢?
Thumbnail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特點是高度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也能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現代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