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愚人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感而發文
一早五點開車出發,前往中部參加夫家舅舅的告別式
猶記年初過年時,還一起出遊,笑聲言猶在耳
回程趕著上班的路上突然感觸
已經到了參加喪禮的次數多於婚禮的年紀了嗎?!
真令人感傷~
人生,就是個過程
古人說五十知天命
似乎懂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裡一粒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常有人不覺得自己有控制慾與強迫症, 其實,兩種行為很容易從別人的眼中被發現, 這兩種行為對身邊的人,容易造成無形壓力,自省之!
七十幾歲的婆婆正在看著電視上youtube的某個影片… 媳婦關心的向前與她寒喧,婆婆說著 你知道藝人江X幫費XX生了個兒子嗎? 媳婦覺得奇怪,查證一下資訊,發現內容子虛烏有。
閏密的地位永比遠比老公/男朋友高 原因是在閏密面前不用假裝不用隱藏心情不用擔心被嫌惡 與閏密沒有婆媳問題,教養孩子問題,交友問題 與閏密永遠有話聊,什麼都可以分享(生活、感情、心情、問題、理財) 與閏密在一起時,常常是輕鬆、放鬆、愉快、沒壓力、抒壓、互相慰藉、療傷、互訴苦衷
常常有人不覺得自己有控制慾與強迫症, 其實,兩種行為很容易從別人的眼中被發現, 這兩種行為對身邊的人,容易造成無形壓力,自省之!
七十幾歲的婆婆正在看著電視上youtube的某個影片… 媳婦關心的向前與她寒喧,婆婆說著 你知道藝人江X幫費XX生了個兒子嗎? 媳婦覺得奇怪,查證一下資訊,發現內容子虛烏有。
閏密的地位永比遠比老公/男朋友高 原因是在閏密面前不用假裝不用隱藏心情不用擔心被嫌惡 與閏密沒有婆媳問題,教養孩子問題,交友問題 與閏密永遠有話聊,什麼都可以分享(生活、感情、心情、問題、理財) 與閏密在一起時,常常是輕鬆、放鬆、愉快、沒壓力、抒壓、互相慰藉、療傷、互訴苦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接近三月底的時候,接連參加了二場的告別式 一場是學長的,一場的親友的,他們年紀相差25歲. 記得以前只有一天參加過2場的婚禮,還有參加過2場都在中午的婚禮 (趕場完成) 這是第一次接連2場告別式,是否這也代表自己到了一個年紀了呢? 和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們,接下來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呢?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舅公的相聚。同時也談及了對於傳承和自然共生的深刻理解。探訪親人以及對親情思念的內容,堅持人們更多的時間轉移到握手間的暖意,表達作者對於親人的回憶與感情。筆者認為旅行對於自己而言,不只是去看看不同生活方式,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景,而是去找尋自己。
Thumbnail
總覺得過了五十歲之後益發能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早上才從一位年輕後輩口中聽說他要結婚了,滿心的祝福,滿腦興奮地籌畫著要致贈什麼樣的小禮品給這對小新人;下午卻接獲一位久病的同事已經離世的消息。 同一天裡接到極喜與極悲的消息,讓我的心緒一時無法很快地調整回來。在書店裡挑選著婚禮祝賀卡與追思卡,心情益發
今天,一個偷懶天,用罄阿媽帶來的喪假,沒想到迎來另一噩耗。 二叔,離去! 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二叔這人,從晚輩的角度看來,他是一個最像阿公,活得相當跳tone的長輩。他不似他大哥(我父親)公務員般的規矩,抽菸喝酒打牌混水摸魚樣樣行,也不似三叔的謹慎仔細,但有他的場合,就顯得相當歡樂。 每次回番路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2024/1/2 (晴) 常言道「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放眼望去的道路都是之前的人辛苦鋪好的。因此親身去走過一次,實際體驗他們鋪路時的辛勞雖然只有走路的部分,才會更加珍惜使用這條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今天參加了一個好友父親的告別式,感觸有點深。 因為是幾乎參與彼此人生2/3以上時間的老友,這種重要時刻也是不能缺席的。 但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親人離開的場合,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經驗略為緊張。 這種緊張包含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與華人文化對死亡傳統上的忌諱。 就包含了認為死亡這件事是不好的,去到那
Thumbnail
接近三月底的時候,接連參加了二場的告別式 一場是學長的,一場的親友的,他們年紀相差25歲. 記得以前只有一天參加過2場的婚禮,還有參加過2場都在中午的婚禮 (趕場完成) 這是第一次接連2場告別式,是否這也代表自己到了一個年紀了呢? 和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們,接下來我們應該思考些什麼呢?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舅公的相聚。同時也談及了對於傳承和自然共生的深刻理解。探訪親人以及對親情思念的內容,堅持人們更多的時間轉移到握手間的暖意,表達作者對於親人的回憶與感情。筆者認為旅行對於自己而言,不只是去看看不同生活方式,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景,而是去找尋自己。
Thumbnail
總覺得過了五十歲之後益發能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早上才從一位年輕後輩口中聽說他要結婚了,滿心的祝福,滿腦興奮地籌畫著要致贈什麼樣的小禮品給這對小新人;下午卻接獲一位久病的同事已經離世的消息。 同一天裡接到極喜與極悲的消息,讓我的心緒一時無法很快地調整回來。在書店裡挑選著婚禮祝賀卡與追思卡,心情益發
今天,一個偷懶天,用罄阿媽帶來的喪假,沒想到迎來另一噩耗。 二叔,離去! 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二叔這人,從晚輩的角度看來,他是一個最像阿公,活得相當跳tone的長輩。他不似他大哥(我父親)公務員般的規矩,抽菸喝酒打牌混水摸魚樣樣行,也不似三叔的謹慎仔細,但有他的場合,就顯得相當歡樂。 每次回番路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我升大一那年(2003)父親去大陸發展事業,同年,照顧我長大成人的奶奶病逝,之後的過年父親也留在大陸,從不曾回台灣團圓。 外公知道我的處境,每年除夕都命我回三重菜寮外公家吃團圓飯,算一算自2004年至2023年,我也在外公家渡過至少十八、十九次除夕了。 每年過年,看著身旁的好友返鄉和家人
Thumbnail
2024/1/2 (晴) 常言道「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放眼望去的道路都是之前的人辛苦鋪好的。因此親身去走過一次,實際體驗他們鋪路時的辛勞雖然只有走路的部分,才會更加珍惜使用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