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內心都有嚮往過電視劇或文青店背景裡,室內各式植物的盎然綠意。
這也是我的夢想,沒想到搬進新家實際開始種,就一連就死了好幾盆,才終於找到適合自家的種植方式。
先後嘗試過不同的方式,發現有土的盆栽容易有螞蟻或其他昆蟲,也容易掉屑屑。澆水後也需要注意排水,用水耕的方式也可能會有孑孓。
不少上班族或住宿學生開始體驗不同照顧植物的方式,簡單就能有屬於自己的自然角落。
主要種植苔癬植物或是蕨類。
只要澆上少量的水並蓋上蓋子,裡面的水分就會自然蒸散、凝結、滴落,內部進行水循環植物自然生長,安靜的成為桌上的自然小世界。看著瓶中水氣蒸散,又沿著玻璃邊緣流到苔癬上,苔癬像瓶中的小草原,內心也跟著放鬆寧靜下來。
苔癬常出現在磚面、石頭、水溝縫隙,對於土壤及陽光要求不算嚴格,值得新手嘗試看看。
如果在一開始不了解適合生態瓶環境的植物。
選擇購買包含所有材料的生態瓶DIY包就很方便,這次購買的材料包內附活性碳、兩種顏色的赤玉土、苔癬、嫣紅蔓等植物。
只要依步驟放入土壤介質和植物、灑水,就能完成小巧精緻的生態瓶。
在網路上看到不少人放入水晶,據說瓶中水循環可以增強水晶的能量⋯剛好家裡有水晶碎石就一起放進去,濕潤的的環境讓白水晶閃閃發光。
網購DIY材料包製作方便但內容較制式。
如果想要自己規劃不同的生態瓶,也可以考慮到園藝店選購。
前陣子到園藝店看蕨類一盆40元三盆100元,土壤介質大概一包100~120元。自己購買的話每樣份量比較多,適合想做大生態瓶或是做多瓶的朋友。
想要放入特別的苔癬可以蝦皮搜尋購買。
若想要體驗自己採集苔癬,到附近草地或是牆邊可能找的到,氣候相似更容易種植。
我女兒跑去常常洗車的鄰居家門口看,就找到又圓又翠綠的苔癬團。苔癬摸起來很像絨毛娃娃相當療癒,女兒也常常會去摸家裡面種植的苔癬。
第一次採苔蘚大概是四個月前,原本想要養青苔做景觀盆栽。
然而在家中客廳不夠潮濕,早晚固定噴水還是容易枯黃,很快我和女兒就放棄了⋯就決定放著不管讓它自生自滅。
沒想到後來迷上做生態瓶,又把苔癬盆找出來。
看似枯黃的苔蘚一噴水很快又恢復生氣。將苔蘚種植在生態瓶內,自然的水循環讓苔癬常保翠綠,比之前早晚澆水更好照顧。
除了苔癬,也可以順道尋找耐蔭植物,蹲下了細看⋯很多蕨類植物葉面都很美。
和女兒散步意外發現的鐵線蕨,淡淡的青綠色十分秀氣。
特別帶了內部濕潤的瓶子來採集,避免回家途中植物就死了。
拿出預備好的玻璃空罐,底層擺入在園藝店帶回來的小石子,以及親手捧回家的苔癬。
從擺放時感覺自己正在創造一個綠意的小世界⋯
每每日常工作後,看著瓶中的苔蘚世界自然流動。
內心跟著喘息放鬆,深吸一口氣,輕輕放鬆⋯